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小挑花”用于断乳前仔猪的阉割,保定简单,伤口小,愈合快(阉割后1—2天伤口完全愈合),对仔猪生长影响甚小。经对比试验,同窝同体重仔猪作“小挑花”比“大挑花”每头平均增重9.6千克。  相似文献   

2.
1988年1月,我省某猪场有7头小公猪,阉割后不久创口感染大肠杆菌,继发败血症全部死亡。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7年12月29日,该猪场从仔猪交易市场购入未阉割小猪100头,公母均有;交易时注射猪瘟、丹毒二联苗免疫。1988年1月9—10日全部被阉割后混群  相似文献   

3.
1.白酒姜汁涂身:采毛后,取嫩姜40—50克,捣烂成汁,加白洒10克。用药棉沾姜汁涂擦周身,每天1次,连用2—3天或隔10天涂擦1次,可缩短毛期3—5天,增加产毛量10%—20%。 2.阉割公兔:经阉割的公兔,性情温和,食欲旺盛,身健毛亮,可提高产毛量7%左右。 3.饲喂土茯苓:采毛后,每兔每天喂土茯苓1克,另加蚕沙1克,硫磺2.5克,捣碎拌料饲喂,可提前7—10天剪毛,提高兔毛产量10%左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对雄性仔猪出生后7日龄内施行阉割手术后的生长发育情况与仔猪阉割后60日龄内的生长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出生仔猪7日龄施行阉割,手术简便,仔猪应激反应小。60日龄的平均个体重可达19.33kg,比传统的阉割方式(15.63kg)提高了20.6%;实验组全期平均日增重比传统方式阉割提高了20.6%。  相似文献   

5.
将仔猪阉割后育肥能改变肉质和加快育肥进度,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何时阉割为好,看法不一致。目前农村有的喜欢满双月后阉割,有的喜欢四十天,有的喜欢三十天,有的半个月,有的甚至在十日龄就对小公猪进行去势。究竟什么时候阉割育肥的进度快?在有关资料上还未见过专题报道,为了探索仔猪阉割的最佳时期,笔者于一九八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 我县某养猪户养有仔猪130头,每头体重10~15kg左右,2005年5月1 7日进行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6月18日对96头仔猪进行阉割,6月20日发现经过阉割的仔猪死亡了3头,其余的仔猪均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即请当地兽医前去诊治,经测5头仔猪体温在40℃~41.5℃之间,并用青霉素、磺胺类药、地塞米松进行肌肉注射,6月21日早上又发现死亡1 2头小猪(其中阉割的8头,未阉割的5头),就改用长效头孢肌肉注射治疗,6月22日病情仍未能控制,又死亡1 5头(其中阉割的10头,未阉割的5头),当即送2头死亡仔猪到县兽医站化验室检验,经解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巴氏杆菌病,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经采用高敏药物治疗,3天后全部猪只痊愈康复.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15日,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黄强养猪场发生了一起因阉割导致的猪副嗜血杆菌病疫情。(一)发病情况据畜主反映,3月15日本站兽医刘力对其饲养的两窝22头25 kg左右的双月仔猪进行了阉割,并同时注射了猪瘟、口蹄疫、猪高致病蓝耳病疫苗。阉割后第二天7头仔猪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并伴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被该兽医诊断为阉割免疫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后,遂注射了肾上腺素和青、链霉素。  相似文献   

8.
连阴雨天,仔猪不宜阉割阴雨天猪圈泥泞,易造成闭割后的术部感染、化脓。正在发病的仔猪不宜阉割此时阉割增加应激,加重病情的发展.重则引起死亡。刚喂饱后的仔猪不宜阎割猪胃肠内充满食物,腹压增大影响手术操作,特别是小桃花去势法。正在发情的猪不宜阉割有些地方品种猪性成熟早或阔割过晚的仔猪,外阴红肿、子宫充血,此时阉割易造成出血而引起死亡。断奶、分田、免疫期的仔猪不宜阉割因断奶、分圈、免疫对仔猪是一种应激,此时阔割可增加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易诱发仔猪断奶后因应激反应引发的仔猪水肿病等。阉割仔猪五不宜@李光金$…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3月15日,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黄强养猪场发生了一起因阉割导致的猪副嗜血杆菌病疫情。(一)发病情况据畜主反映,3月15日本站兽医刘力对其饲养的两窝22头25 kg左右的双月仔猪进行了阉割,并同时注射了猪瘟、口蹄疫、猪高致病蓝耳病疫苗。阉割后第二天7头仔猪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并伴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被该兽医诊断为阉割免疫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后,遂注射了肾上腺素和青、链霉素,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民间畜禽阉割术已流传二千多年,尤其是母猪阉割术在兽医外科中占有重要位置,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下面就用“小挑法”对母猪阉割的一点体会简单总结。1母猪阉割法 母猪的阉割一般采用“大挑花”与“小挑花”的方法。“大挑花”用于临近发情的较大母猪的阉割,由于猪个体大,保定较困难,手术复杂,且伤口大、难愈合、易感染,阉割后对猪体伤害较大,影响猪只生长。另外,术者消耗体力也大,所以不适于进行大批量阉割。“小挑花”用于断乳前仔猪的阉割,保定简单,伤口小,愈合快(阉割后1~2天伤口完全愈合),手术时间短(1分钟左右),术后仔猪行为、吃奶、采食都不受影响,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术者阉割的数量多,适合于猪场大批量的阉割。  相似文献   

11.
我村从1970年开始实行阉割、免疫相结合的办法,预防阉割仔猪破伤风病,到目前为止,已累计阉割3万余头,均没发生破伤风病,保护率100%。破伤风病潜伏期为1—2周,而破伤风抗毒素免疫期为2—3周,注射后产生免疫力,确保仔猪阉割后伤口在愈合期内不能感染破伤风菌,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省部分地区仔猪阉割的比较晚,一般在2—3个月,体重在15—30千克才阉割,给手术带来很大困难。最主要的是影响仔猪的早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小挑花”技术主要适用于10—20公斤的仔猪。但由于初学者技术生疏阉割后往往造成一些继发症,其中较为多见的是阉割后引起尿闭。笔者调查了部分经验去势员和临床工作同志,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本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重庆市永川区境内的30头仔猪,在常温下作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疲疫苗田间免疫试验。采用国家规定的抗体检测方法(IHA),检测仔猪体内的猪瘟和口蹄疲抗体。分析仔猪在阉割时和阉割前后2天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猪瘟和口蹄疲的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仔猪在阉割时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对猪瘟和口蹄疫在免疫效果上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湖北畜牧兽医》2006,(10):39-39
在仔猪饲养中,人们普遍认为仔猪阉割越早越好,其实并非如此,仔猪阉割过早过晚都不好,关键是适时。阉割仔猪是育肥的一种手段,阉割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的熟练程度,同时还取决于仔猪的日龄和发育程度。一般阉割仔猪的月龄至少在断奶后1个月或仔猪发育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1适龄阉割 小挑花阉割成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操作技术水平,还在于避免阉割母猪死亡及出现假阉割等现象。一般一月龄(25-40d)左右的10kg左右的仔母猪为适龄阉割仔母猪。此时仔猪处于哺乳期,胃肠发育较慢,肠管较细,其子宫角直径可达0.4-0.5cm,手术易进行,且此时仔猪腹压低,肠管不易脱出,术后伤口愈合快。仔猪太小时不宜阉割,因其子宫角和卵巢尚未发育完全,易断裂在骨盆腔内.  相似文献   

17.
仔猪阉割术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摘除卵巢或睾丸,破坏并消除其生殖机能的方法,有利于加快肉猪生长,提高料肉比和猪肉品质,在猪的养殖业中是一种常用方法。但是在农村中,由于各个地区的兽医卫生工作者的工作方法以及技术水平的差异,造成在仔猪阉割时手法不当、消毒不严等原因容易引起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仔猪死亡,给养户带来一定损失,故仔猪阉割的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1阉割前注意要点1.1病猪不阉割在阉割前应先了解被阉仔猪的饮食、健康状况,对正在患病、病后初愈及瘦弱猪不可以继续阉割。1.2饱食猪不阉割为了减小腹内压,使手术顺利进行,在阉割前须禁食,或者选择在喂食之前进行。1.3雨季等潮湿天不阉割潮湿天气易引起细菌等病原体  相似文献   

19.
刘志刚  邓廷兴 《兽医导刊》2011,(Z1):191-192
仔猪阉割免疫综合技术即在仔猪阉割时,对仔猪进行猪瘟、口蹄疫、高致病猪蓝耳病等疫苗的首次与第二次加强免疫注射,搞好了仔猪阉割免疫,能增强仔猪抵御疫病风险侵袭的能力,减少仔猪的死亡,能促进仔猪的健康生长,确保养猪取得效益。笔者多年从事仔猪的阉割防疫工作,现对自己如何提高仔猪阉割免疫综合技术的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免疫试验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仔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口蹄疫疫苗和猪瘟疫苗不同组合免疫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未吃初乳前的新生仔猪体内口蹄疫母源抗体效价<5log2,仔猪吃初乳后,其抗体水平与母猪相当(100%),此后从第7天开始下降,到35日龄时,其O型抗体效价下降到80%。仔猪断奶后阉割时免疫注射口蹄疫二价苗,到注射后28天,O型抗体的效价才达到(≥5log2)27.78%,亚I型抗体效价(≥1:22-90)29.73%。在60日龄加强免疫口蹄疫苗后才能使抗体效价达到70%以上。在仔猪阉割时,同时分点注射口蹄疫二价苗和猪瘟苗,或者口蹄疫O型灭活苗和猪瘟苗,此二种组合与单独注射口蹄疫疫苗相比所产生的口蹄疫抗体效价在生物统计分析上没有差异。在仔猪阉割时注射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和猪瘟疫苗,21天后口蹄疫O型抗体效价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