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广东省湛江、阳江、汕头、茂名和中山等5市2010年54个对虾养殖农民合作社对虾养殖有关成本-收益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饲料、种苗、塘租以及人工成本等是影响对虾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了控制饲料成本、加强对虾养殖全过程监管、提高生态养殖技术和推进农民对虾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建设等降低对虾养殖成本和提高收益的几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虾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但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对虾流行病的大爆发,使我国的对虾数量骤减。此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对虾养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高位池养殖和淡化养殖、对虾封闭循环式综合养殖系统、不换水对虾养殖的生物安全性、稻田养虾环境的生态调控的评价以及对虾与鱼、贝、藻同池混养等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再次发展,但是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此,探索了对虾养殖的新模式,即对虾-鱼-贝-藻生态优化养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海水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虾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近岸海域重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相关文件的颁布对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我国近海对虾养殖尾水的处理现状并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对虾养殖尾水处理的集成技术具有重要环境生态意义。本文概述了我国对虾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海水养殖尾水特征以及海水养殖尾水对近岸海域造成的影响,〖JP2〗结合案例和文献详述了对虾海水养殖尾水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分析了各集成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潜力。最后基于我国海水养殖示范区尾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对未来对虾海水养殖尾水的排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虾生态养殖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生态学角度诠释了对虾生态养殖的原理,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对虾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分析了我国对虾生态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应通过加强对虾生态养殖的基础研究、加强对虾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及人才培养等措施,使我国对虾生态养殖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改善,为我国对虾生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7年全球养殖对虾生产和贸易呈持续增长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球养殖对虾的产量达N280万吨,以中国、泰国、印尼、越南、印度和厄瓜多尔为主要对虾生产国。全球对虾养殖的另一大变化是,在中国的带动下,主要对虾养殖国家均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其产量占养殖对虾总产量的5%,这是由于它生长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对虾是我国重要的养殖水产品,在上海市的养殖时间大概在4~10月,而这段时间上海常有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为提高上海地区对虾养殖水平,确保对虾养殖经济效益,现对夏季极端天气后对虾养殖措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供虾农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循环水养殖原理,分析了当前对虾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目前新兴的池塘循环水养殖新模式的技术要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是在节能减排新形势下实现一种高效、减排、降低养殖生产风险、减轻养殖水环境污染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对虾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的有效新模式,是现今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升级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当前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省沿海的对虾养殖由于对虾病毒病的流行等原因,致使产量和效益直线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有人进行了对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抗病毒病等的影响的试验,也有人研究养殖其它品种是否比养殖对虾更利于提高效益,从而替代对虾养殖.鉴于目前全省大力发展罗氏沼虾的养殖,且不少养殖单位已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此,对东方对虾(在本文中简称为对虾)与罗氏沼虾在我省养殖的气候适应性作一对比分析,以便生产部门安排生产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水对虾池塘养殖污染物环境负荷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通过分析广东海水对虾养殖饵料、养殖品种的组成成分、养殖效率和养殖池塘进排水污染物增量的变化,利用质量守恒法和增量估算法,评估了对虾池塘养殖主要污染物的环境负荷量和排放量。结果显示,对虾池塘养殖氮、磷环境负荷量分别为45.8和10.1kg·t-1,其中随养殖废水排放入海的环境排放量分别为1.39和0.65kg·t-1同时,排放废水中COD和悬浮物的环境排放量分别为49.65和179.7kg·t-1。以广东省2001年对虾池塘养殖状况为例,评估了池塘对虾养殖污染物的环境负荷量。结果显示,2001年全省对虾池塘养殖对环境产生的氮、磷负荷量分别为4508.5和994.2t,其中通过养殖废水排入临近海域水环境的COD、无机氮、无机磷和悬浮物排放量分别为4887.5,136.8,64.0和17689.5t;氮磷环境负荷量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均以粤西最高,粤东次之,珠三角一带最低。与陆源废水排放中氮、磷排放量比较,海水对虾池塘养殖废水排放氮、磷总量分别约为陆源排放量的0.15%和0.41%。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施的“对虾集约化防病养殖系统”项目,创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对虾集约化防病养殖新模式和技术系统。该项技术集成和优化了对虾集约化防病养殖系统的工程设施和施工工艺、全人工繁育和养殖工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有益微生物养殖对虾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对虾养殖现状.总结了利用有益微生物生态平衡养殖对虾的技术,以期利用该技术解决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病毒感染的难题,从而保障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现代对虾海水养殖模式的特点,分析制约现代对虾海水养殖经济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从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广工厂化生产、创新保险机制、打造产品品牌、拓展上下游产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现代对虾海水养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水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南省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的水质状况,对陵水、万宁等地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虾养殖地区整体研究结果表明:排泄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均高于养殖水体,差异不显著(t>0.05)。但是,在万宁地区,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t<0.05);在陵水地区,养殖废水中磷酸盐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t<0.05)  相似文献   

14.
对虾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发展人工养殖对虾,对创汇和改善我国人民生活都有很大意义。为此我就人工养殖对虾问题,采访了山东海阳县水产养殖公司经理赵志松同志,他说:海阳县养殖对虾,突破了一些难关后,亩产已从1982年的3—4公斤增加到1986年的50公斤。接着他介绍了养殖对虾的经验和技术。现将海阳县水产养殖公司的养虾经验和烟台地区的养虾技术,归纳整理如下: 一、对虾的一般习性:对虾是广盐性甲壳动物,适于在含盐量为5—40‰的海水中生长,最适盐度是18—20‰。适温范围为8—35℃,最适温度是20—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两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土池(305#、301#池),每隔14 d定期采集一次养殖对虾和水样,检测对虾血清、肝胰脏和肌肉组织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和抗菌活力(Ua)等免疫指标,以及水温、溶解氧(DO)等环境因子,探讨了养殖对虾免疫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中免疫指标随亚硝酸盐氮、总氨氮等浓度的转变有很明显变化,301#池塘水体中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由高于305#池转变为低于305#池,其养殖对虾体内各组织的免疫指标由低于305#池转变为高于305#池。表明在检测的养殖池塘理化因子中,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是影响养殖对虾免疫指标最主要的因子,因此,养殖过程中应加以严格控制,以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海南省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的水质状况,对陵水、万宁等地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虾养殖地区整体研究结果表明:排泄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均高于养殖水体,差异不显著(t>0.05)。但是,在万宁地区,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t<0.05);在陵水地区,养殖废水中磷酸盐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t<0.05)  相似文献   

17.
地处渤海、黄海南岸的大连普店市每年养殖对虾2万亩左右,根据该市养殖对虾大户牟有彬、梁春林、徐恒有等12户自1998年养殖对虾以来都获得比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他们养殖对虾实现高产高效主要经验是六抓: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囊对虾是我国沿海一种重要经济对虾品种,也是我国沿海主要的养殖品种,采用工厂化养殖车间内水泥池铺沙养殖,一年养殖两茬。本文介绍了日本囊对虾工厂化一年两茬养殖技术,包括养殖设施、放苗前准备、放苗、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和监控对虾养殖过程中使用投入物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养殖投入物进行了分类和用法用量,并提出了监控措施,如在养殖场管理中引入HACCP管理理念,并严格控制对虾饲料质量、科学使用药物、规范使用环境调控剂、合理使用有益微生物和肥料等,从而提高和保障养殖对虾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从对虾苗种生产、对虾养殖、对虾饲料、行业组织等方面分析了海南省对虾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海南省对虾产业的发展趋势,如对虾产业链逐渐完善、遗传育种研究逐渐开展、养殖模式多样化、品牌意识逐渐加强等,最后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方面对海南省对虾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