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卉食品受青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爱好和食物结相正悄然地发生微妙的变化。世界合地正回浙流行以鲜花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在欧洲,天然花卉饮料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睬,鲜花食品价指昂贵,妃玫瑰花瓣汤、嫩蒲公英讪扭署,*有高级宾馆.酒家有有供四。一些人爱将观赏花如自台、玫瑰、紫罗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爱好和食物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世界各地日渐流行以鲜花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在欧洲 ,天然花卉饮料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鲜花食品价格昂贵 ,食用鲜花成为人们最时兴的潮流。鲜花作为菜肴和饮料 ,早在二千多年前 ,就在我国兴起。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其著名诗篇《离骚》中即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露菊花之落英”的佳句 ,可见古人早把菊花当作食品了。唐代 ,人们把菊花糕、桂花栗子羹、木香粥作为宴席珍品。宋代《山家清供》收录的梅花粥、广寒糕、锦州羹等食品 ,就是用梅花、菊花、桂花等配料所制成。清代《养心录…  相似文献   

3.
杨茜 《广西林业》2006,(2):56-57
食用花卉成了美食时尚时下鲜花成了一道佳肴,食用花卉是一种美食时尚。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餐桌上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食用花卉由于能满足人们的保健、减肥、美容等多种养生需求,逐渐成了餐桌上的佳肴。比如玫瑰里脊、牡丹银耳汤、菊花鸡蛋汤、茉莉花烧豆腐、槐花芝麻饼、粉蒸金菊、百合莲子粥等。现在的餐饮,花卉上菜单已经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4.
开发利用     
开发花卉食品前景广阔自然界的许多鲜花中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糖类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这些花卉除供观赏、美化环境外,还可加工成保健饮料、食品、药品、香料、芳香油等多种高效益产品。在各类观赏花卉和农作物花卉中,约有40%的鲜花有香味。白玉兰、玫瑰、茉莉、桂花、夜来香、月季、万寿菊、金莲花可提炼出芳香油,经精炼后制取花卉食用油和香精。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可供人类食用的花卉很多,如丝瓜花、南瓜花、黄瓜花、冬瓜花、韭菜花、油菜花、豌豆花、木棉花、菊花、月季花、金银花、玫瑰花、牡丹花、美人蕉花、玉兰花、栀子  相似文献   

5.
花卉,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物资源,正日益被开发利用,食用鲜、野、绿、生花卉,已成为一种时尚。花卉不仅能直接食用,用它制作的饮料,更是倍受欢迎的饮料新品种。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冯静仪教授,经10多年精心研制开发的“活性花粉冷冻口服液”,投放市场,反映很好。花卉食品有强心降压  相似文献   

6.
<正>情人节的玫瑰、母亲节的康乃馨……鲜花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美好的载体。花卉业成为获利颇丰的朝阳产业,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却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环保难关"。如果说以前的鲜花多用在婚庆、会议等礼仪消费领域,那么近几年则逐渐向家庭日常消费延伸,走进了普通人的客厅、办公桌。花卉产业作为一项占地面积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大的优势产业,已成为  相似文献   

7.
据介绍我国可供食用花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50多种。用花卉加工制成的保健食品、香油、香料和药品,能产生较高的效益,其开发利用的价值很大。尤其当今“回归自然”呼声日渐喊响,自然的可食花卉已经成为消费者的“追逐”目标。 花香不但可闻,而且可食。从白玉兰、玫瑰、茉莉、丁香、桂花、夜来香、菊花、晚香玉、米兰、月季、金莲花等花瓣中提练的芳香油,经精炼后可制取食料油和香料油。据统计,在各类花卉中,约有40%的鲜花有香味,可用来开发制作食用香油。 花卉饮料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种新品。除了常见的菊花露、桂花露,被饮…  相似文献   

8.
<正>情人节的玫瑰、母亲节的康乃馨……鲜花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美好的载体,花卉业成为获利颇丰的朝阳产业。但花卉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却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环保难关"。如果说以前的鲜花多用在婚庆、会议等礼仪消费领域,那么近几年则逐渐向家庭日常消费延伸,走进了普通人的客厅、办公室。花卉产业作为一项占地面积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大的优势产业,已成为全国20多个省份的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从收益来  相似文献   

9.
海枚  晓红 《云南林业》2005,26(2):31-31
花卉,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物资源,正日益被开发利用,食用鲜、野、绿、生花卉,已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中的众多花卉,不仅芬芳艳丽、供人观赏,而且可入馔做成美化无比的佳肴,摆上餐桌,成为日渐受人喜爱的时兴食品。 以花入馔,虽新犹古,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久食鲜花可以强身延年。我国适宜食用的鲜花约有100多种,常见的有兰花、桃花、李花、梨花、玉兰花、海棠花、荷花、茉  相似文献   

11.
金禾 《技术与市场》2007,(11):28-28
食用花卉因其营养丰富,无污染,更兼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福建省科研部门于2000年开始从事食用花卉的专题研究,其中种植鸡肉花每亩产鲜花1500公斤,每亩纯收入超万元.  相似文献   

12.
沈武飞 《湖南林业》2006,(12):31-31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嗜好和食物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世界各地日渐流行以鲜花为主耍原料的食品。在一些餐厅中。以各种鲜花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沙拉点心”和以各种鲜花烹调的美味佳肴大受食客青睐。  相似文献   

13.
由于“饮食回归自然”的潮流日盛 ,世界各国相继掀起一股空前的“食花热” ,花食日益趋向群、野、绿、生。花卉作为天然的食物资源 ,其利用的途径也越来越多。1 直接食用花朵是植物的精华 ,尤其是花粉 ,已被科学家证实含有 96种物质 ,包括 2 2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营养学家指出 :除花粉外 ,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包含全部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因而花粉是“地球上最完美的食物”。可食的花卉种类很多 ,既有野生植物 ,又有园艺植物。现已成为美食的花卉有梅花、芙蓉花、菊花、木槿、栀子、玫瑰、百合、茉莉、南瓜花等。据考查 ,…  相似文献   

14.
花卉可以食用,人类早已知晓。清朝慈禧太后为求长生不老,常以鲜花为食。将鲜花瓣制成梅花粥、梅花汤、芍药花粥、黄菊花饭、芙蓉花烧豆腐、鸡冠花炒肉片、桂花糕及油炸玉兰花瓣等,都是我国古代宫廷膳食中的高贵食品。还有将凤仙花的花朵、茎芽腌渍后食用,其味更妙。  相似文献   

15.
食用花卉用途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森 《云南林业》2000,21(3):23-23
由于“饮食回归自然”的潮流日盛、各国相继掀起一股空前的“食花热”、花卉作为天然的食物资源,其利用的途径也就越来越多。直接食用花朵是植物的精华,尤其是花粉,已被科学家证实含有96种物质、包括22种氨基酸、H种维生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营养学家指出,除花粉外,没有哪一种合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金饰营养成汐,因而花粉是“地球上最完美的食物”。可食的花卉种类很多、既有野生花卉一又有园艺花卉,梅花、芙蓉花、菊花、木校、板子、玫瑰、百合、茉莉、南瓜花都是美食。据查考.适于食用的花卉还有月季、荷花、薄荷、晚香玉、凤仙花…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要闻我国成世界最大花卉生产国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2022年全国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达1986.8亿元,实体花店零售业务市场总销售额达900亿元,鲜花电商零售市场规模攀升至1086.8亿元,占总规模的54.6%。发展特色油料今年油茶种植已全面展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据悉,2023年全国完成油茶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1018万亩。目前,全国油茶种植县800多个,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油茶大县200个,茶油产量占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量的8%,成为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前十位的油种。  相似文献   

17.
花卉是一种美化生活、陶冶性情的农产品,正走进现代人的生活。除会议、宾馆、饭店用花外,人们还用鲜花装扮婚礼、病房,乃至办公室和家庭居室。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加大,花卉生产已成为一项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茶用花卉 在大中城市喝“鲜花茶”已渐成时尚,只要适时采摘鲜花进行干燥处理后即可饮用。适用于泡饮的品种有红玫瑰、甘菊、贡菊、杜鹃、金莲花、金银花、辛荑花、紫罗兰、芙蓉花等等,市场前景看好。 食用花卉 食用花卉市场一直看好,我国并有大宗出口业务。主要用其提取食  相似文献   

19.
贺建华 《中国林业》2011,(17):37-37
玫瑰属蔷薇科蔷薇属,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落叶丛生灌木,它集食用、药用、园林美化、环境香化于一身。其花蕾可入药,具有活血化瘀、醒郁解脾、通经活血之功效。鲜花除用于糕点食品的馅料调味外,还可用来酿酒、提取玫瑰精油和玫瑰花细胞液。所得玫瑰精油用于高档化妆品及日用品的香料调香。玫瑰花细胞液具有清新自然的玫瑰花的香气,可用来制作玫瑰香味的饮料及护肤液。因此说玫瑰是一种经济收益较高的植物。  相似文献   

20.
一、花卉贸易与消费趋势 鲜花凝聚着大自然的美丽,所以倍受人们青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鲜花越来越成为都市居民的消费热点。花卉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高效创汇产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花卉贸易上占有很大优势,支配了贸易额的75%。据联合国贸易组织统计,各切花出口大国的出口比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