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套玉米叶片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麦田套种玉米叶片生长及不同展开叶期追肥对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麦套玉米的叶片总数与单作玉米相同或相差1片,小麦收获时,套种玉米展开叶2~3片,可见叶4~5片为适宜套种时间;麦套玉米应重施攻秆肥,叶龄指数40~50为适宜追肥期。本研究结果可作为黄淮海地区麦田套种玉米栽培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钾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宏伟  赵景云 《玉米科学》2010,18(3):140-143
在不同施钾肥条件下对春玉米子粒淀粉合成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在春玉米子粒灌浆过程中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一定的施钾肥用量范围内,增加钾肥用量,提高了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活性,使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峰值出现日期提前。施钾肥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四单19在施钾肥100kg/hm2时产量最高;丰禾10在施钾肥150kg/hm2时产量最高。淀粉合成酶活性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玉米吐丝后的21~35d,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吐丝后42d,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吐丝后14~28d,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楚光红  章建新 《玉米科学》2016,24(1):130-136
在田间研究拔节期后5种施氮量处理对春玉米KWS2564吐丝后群体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光合势、光合速率(穗位上第3片叶、穗位叶、穗位下第3片叶)、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施氮量对滴灌超高产春玉米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主要增大棒3叶以下、棒3叶的叶面积指数,明显延缓吐丝后棒3叶以下叶片衰老,增加群体总光合势;增加吐丝后穗位上第3片叶、穗位叶、穗位下第3片叶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降低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施氮量超过300 kg/hm2以上再增加施氮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干物质和产量的增幅降低,降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适宜施氮量为300 kg/hm2左右,可获得17 002.6 kg/hm2产量,其吐丝期叶面积指数为6.62,总光合势为423.6 m2/(d·m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为13.8 kg/kg。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花后追施氮肥对春玉米产量、根系及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根据春玉米全生育期氮肥调控方案(INM)的最优施氮量(ONR)基础上,在春玉米吐丝期(R1)、乳熟期(R2)设置3个追氮处理,R1、R2期不追施氮肥(N1处理);R1、R2期按照ONR方案追施氮肥(N2处理);R1、R2期在ONR方案基础上氮肥施用量增加50%(N3处理)。通过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花后不再追施氮肥相比(N1),花后追施氮肥(N2、N3)能显著增加玉米功能叶的SPAD值和R2期叶面积指数(LAI),在每次追氮10 d后可提高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从而维持春玉米长灌浆时间和高灌浆速率,产量平均增加13.2%、22.0%。春玉米吐丝后28 d,取0~60 cm土层玉米根系分层分析后表明,花后追氮对春玉米总体根系形态和总根重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10~20 cm和50~60 cm土层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对玉米后期延衰、维持叶片功能和养分、水分吸收有促进作用。在R1、R2期分别增施50%施氮量(N3),较N2(ONR)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合性能、根系形态及产量均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罗上轲  刘婕  叶开梅  冯云贵  朱德坤  宋碧  张军 《玉米科学》2020,28(4):146-154,164
为探明贵州春玉米适宜的覆膜方式及施氮量,采用裂区设计,连续两年在贵州威宁进行不同覆膜方式(宽膜、窄膜覆盖)与施氮量(0、80、160、240、320 kg/hm2)对春玉米产量及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与施氮量间春玉米产量差异极显著,宽膜覆盖比窄膜覆盖产量提高15.61%。宽膜覆盖显著增加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提高干物质转运对子粒物质积累的贡献率,显著增加春玉米氮素积累量。在宽膜覆盖条件下,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春玉米产量最高,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最高。宽膜覆盖提高玉米产量,促进春玉米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试验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240 kg/hm2。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设不施氮(N1)、70%推荐施氮量(70%Opt,N2)、推荐施氮(Opt,N3)、130%推荐施氮量(130%Opt,N4)、高量施氮(N5)5个处理,通过两年田间试验,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春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玉米子粒产量。与不施氮相比较,施氮后玉米株高平均增幅8.5%,茎粗平均增幅8.5%,生物量增幅为16.8%~29.1%。N3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在处理间均最高。施氮显著提高花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施氮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之间并不呈正比关系,当施氮量增加至330 kg/hm2后,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施氮量对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内单314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超高产春玉米不同层位叶片花粒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低于439.8 kg/hm2时,同一层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当施氮量超出439.8 kg/hm2时,各层位叶片的SPAD、Pn、Fv/Fm降低,且叶位越低降幅越大。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层位叶片SPAD、Pn、Fv/Fm花粒期变化不同,上位叶片自散粉后0~20 d相对稳定或略有上升,21~40 d迅速降低;中位叶片整个花粒期缓慢降低;下位叶片自散粉后0~20 d缓慢降低,21~40 d后迅速降低。当施氮量为439.8 kg/hm2时,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不同层位叶片衰老得到延缓,利于其花粒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PAL肥料增效剂对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2010年在陇东黄土旱塬进行春玉米田间试验,研究PAL肥料增效剂对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情况下,配施凹凸棒(PAL)肥料增效剂玉米增产效果明显,施氮量180 kg/hm2、配施PAL肥料增效剂90 kg/hm2的处理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3年平均分别为11 637.6 kg/hm2和43.8 kg/(mm.hm2),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14.4%和13.0%,较相同施氮量不配施PAL处理分别增加6.0%和5.4%,产量性状优,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方式对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钾作基肥施用、1/2钾在拔节期追施的处理产量两年均最高,且肥料回收利用率提高1.7~10.3个百分点,玉米的干物质量和钾素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最好。施钾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钾肥分次施用比一次性基施的产量有所提高。钾肥追施次数过多、追施时期过晚对玉米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且不利于玉米营养体中的钾素向子粒转运。综合考虑玉米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和钾素吸收利用等因素,1/2钾作基肥、1/2钾在拔节期作追肥为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鹰  曹国军  耿玉辉  叶青  王聪宇  李佳 《玉米科学》2014,22(1):132-136,14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吉林省东部地区不同施氮量对高产春玉米氮素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影响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各生育器官氮素的阶段累积量,对累积趋势与分配规律无明显影响,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各器官氮积累量影响均表现为N300>N450>N150>N0,表明适宜的氮肥用量不仅能有效促进春玉米对氮素的吸收、累积,而且能显著提高生育后期子粒氮素的积累量,从而促进高产的形成。春玉米花前是大量累积氮素的时段,其积累量占吸收总量的67%~88%。各处理间子粒产量均达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增加,子粒产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养分积累分配等因素,该地区高产田块春玉米的推荐施氮量为300~33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