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讨缓释酸化剂对肉用鹌鹑生长性能的影响。将120只1日龄法国莎维麦脱肉鹌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酸化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酸化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缓释囊酸化剂,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缓释酸化剂能显著提高肉用鹌鹑平均体重、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1~21d、1~42d差异显著(P<0.05);明显提高1~21天日粮的干物质、蛋白质、有机物、能量、钙和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显著降低了1~21天的消化道PH值;明显提高21d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水平;提高21d的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长度。表明缓释酸化剂能降低肠道的pH值,提高肠道消化酶水平,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鹌鹑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调控日粮的钙磷、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及电解质平衡等,可提高蛋壳质量。蛋壳质量直接决定着蛋壳破损率高低,并影响着蛋鸡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超微蛋壳粉对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调参数式低温行星球磨机,对蛋壳进行超微粉碎,研究超微蛋壳粉作为生物钙源,对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将断乳SD大鼠进行低钙喂养,按其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添加超微蛋壳粉的饲料。50 d后处死大鼠,对血清中的钙、镁、磷元素进行检测;剥离股骨,测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结果显示,超微蛋壳粉是一种良好的钙源,可提高大鼠的血清钙水平、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防止缺钙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日粮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氮含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麻羽肉鸡22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1~28日龄和29~56日龄2个阶段饲养,每个阶段配制3种日粮。对照组1~28日龄和29~56日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1%和18%的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饲喂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降低1、2个百分点的低蛋白质日粮,并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将日粮的必需氨基酸水平与对照组保持一致,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1)1~28日龄、29~56日龄及1~56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28、56日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尿酸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1~28日龄及29~56日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粪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98%、11.23%及8.09%、11.88%,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前提下,降低日粮粗蛋白质1~2个百分点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粪氮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胚胎发育、仔鱼形态发育及饵料转变进行了观察研究,详细描述了胚胎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鞍带石斑鱼受精卵在水温29±0.5 ℃、静水微充气、盐度30的孵化条件下,经过18 h 30 min仔鱼开始孵化出膜。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5.0~30.0 ℃和盐度33.0 ~35.0的室外水泥池进行初孵仔鱼的培育试验,仔鱼在孵化出膜后72h开口摄食。4日龄仔鱼的卵黄囊几乎完全消失,开始摄食原生动物;从5日龄开始,摄食行为明显,摄食原生动物和小轮虫; 8日龄仔鱼逐渐转向摄食桡足类,兼食少量的轮虫;13日龄后,仔鱼的饵料以桡足类成体为主,摄食量大;经过21天培育进入稚鱼期。  相似文献   

6.
不同钙磷水平对5-8周龄五龙鹅生产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2二因子有重复设计,研究了饲粮中不同水平钙(0.55%、0.65%、0.75%和0.85%)和磷(0.3%和0.4%)对5~8周龄五龙鹅生产性能、血浆及胫骨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钙水平对鹅的体增重、料重比、饲料消耗、血浆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胫骨灰分及钙磷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血浆钙磷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0.65%钙水平时的增重速度最快,料重比和血浆AKP活性最低,胫骨灰分及钙磷含量最高;不同磷水平对鹅的体增重、料重比、饲料消耗、血浆钙磷水平及AKP活性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胫骨灰分及钙磷含量影响显著(P<0.05);钙磷间的交互作用对体增重、料重比、饲料消耗、血浆AKP活性、胫骨灰分及钙磷含量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红  国振杰  易津 《种子》2007,26(8):8-12
对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研究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存在发生时间、含量的差异,在不同植物种间其变化规律也有不同。4种植物激素峰值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性和种间一致性的特点,赤霉素和脱落酸出现最早(8~14 d),其次是生长素(11~23 d),最后是细胞分裂素(11~33 d);种间存在含量差异,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4种植物激素含量具有明显的激素间和种间差异,以峰值含量比较,3种促进激素中赤霉素含量最低(15~35 ng/g)(鲜重),其次是生长素(35~91 ng/g)(鲜重),最高是细胞分裂素ZR(104~129 ng/g)(鲜重);抑制激素脱落酸峰值含量(43~113 ng/g)(鲜重)的变化范围最大。激素含量在6种根茎禾草中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无论是抑制激素还促进激素,均表现为长根茎禾草显著高于短根茎禾草。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从高到低的趋势,即发育早期激素含量较高于后期,但是激素含量存在明显种间差异;3种促进激素变化呈双峰曲线;抑制激素ABA变化呈波浪式降低曲线,峰值不明显。抑制激素/促进激素的变化规律呈从低到高的趋势;即发育后期抑制激素含量高于促进激素。  相似文献   

8.
郝春光 《科学种养》2014,(10):38-39
<正>孵化要素包括温度、湿度、翻蛋次数和出雏时间。孵化期间应正确检测这些要素,力争达到以下目标:蛋表温度维持在37.8~38.3℃(100~101℉),孵化18天时失水率为10.5%~12.5%,拣雏时雏蛋比为66%~67%,孵化15天内翻蛋角度在38~45°之间,雏鸡出壳时间紧凑(拣雏前30小时鸡孵化率要低于1%),拣雏时蛋壳表面粪便很少,这样才能提高孵化率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鹅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其种蛋品质的异同。随机选取浙东白鹅(65周龄)、四川白鹅(76周龄)、豁眼鹅(66周龄)的种蛋各50枚,分别测定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三品种间蛋的比重、蛋黄重、蛋壳比例、粗蛋白、粗灰分及蛋壳中钙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浙东白鹅的蛋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白高度、哈夫单位、蛋黄颜色、蛋白重、蛋白比例、蛋壳重指标均高于四川白鹅与豁眼鹅(P<0.05或P<0.01);豁眼鹅的蛋形指数、蛋壳颜色、蛋黄比例、粗脂肪含量均高于浙东白鹅与四川白鹅(P<0.05或P<0.01);四川白鹅的多数指标介于浙东白鹅与豁眼鹅之间。不同品种鹅蛋品质差异为蛋品质的选择改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并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合理消费鹅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苜蓿种植年限对土壤养分及后作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不同株龄苜蓿后茬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和对后作玉米的增产效应,以毗邻种植的4龄、5龄和7龄紫花苜蓿地(2009年秋季统一翻耕灭茬,2010年春季按同一模式种植玉米)为试验对象,研究苜蓿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养分及后作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后作玉米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土层间存在一定的差异;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pH均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玉米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苜蓿种植年限越长,对后作玉米的增产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的耐旱性,采取模拟自然极度干旱条件方法,利用盆栽方式,研究顶果木在干旱胁迫期间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期间,顶果木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出现增加趋势,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高于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顶果木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受水分胁迫的影响,顶果木叶片质膜透性越来越大。干旱胁迫开始在停止供水后的第11~16天的某一天,干旱胁迫的临界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第21天顶果木各种生理机能开始丧失,已经达到顶果木的萎蔫系数(12.99%)。  相似文献   

12.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林生  蒋纪云 《作物学报》1997,23(3):301-306
小麦籽粒发育初期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12-16d达到最大,随后降低,24d后又缓慢增加至成熟;在整个过程中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而谷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不断增加;籽粒发育初期游氨基酸不断增加,12d含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以湘早籼33号、01早5202和V20B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水稻愈伤组织分化培养过程中保护酶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稻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分别在第6天和第12天出现峰值,而这正是胚性细胞形成和绿苗分化的时期。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接种后12d出现峰值,分化前期,SOD活性变化趋势与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推测这两种酶活性的差异与细胞分化决定有关。此外,POD、S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水稻愈伤组织分化进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催花期施氮对观赏凤梨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了探讨催花期氮素对观赏凤梨成花效果的影响以及为凤梨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丹尼斯’凤梨为试材,研究了催花期施氮处理对其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影响。【结果】催花期施氮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植株叶片和生长点玉米素核苷(ZRs)和脱落酸(ABA)含量,提高了赤霉素(GAs)含量,但对叶片和生长点生长素(IAA)含量影响较小,从而引起叶片和生长点ABA/IAA、ABA/GAs、ZRs/GAs和ZRs/IAA比值的显著降低,同时植株成花率下降、花期推迟、成花质量降低。【结论】催花期施氮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动态平衡从而降低植株催花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瓜感染白粉病菌后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 d后开始下降,而感病品种的光合速率基本上低于对照,这与呼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幅度更大,说明黄瓜抗白粉病的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接种后各品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降低-升高-再降低-再提高,而且均在第5 d出现第1个峰值,第7 d则出现最大幅度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病菌的侵染消耗植株体内的糖,但并不能说明糖含量的降低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各黄瓜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中抗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说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更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杧果短截结果母枝蔗糖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蔗糖在杧果花芽分化进程各阶段中的含量及作用,对正在进行花芽分化的杧果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及芽的蔗糖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剪口叶和附近韧皮部内蔗糖含量于短截当日最高,分别为43.16、45.89μg/g,剪口芽于3月2日达到最高(47.92μg/g);叶片、韧皮部和剪口芽分别于3月12日、3月7日和2月25日降至最低,分别为38.47、38.27、38.94μg/g;各检测部位平均含量分别为40.72、41.34、42.93μg/g。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和剪口芽内蔗糖未向此时的生长中心(花芽分化的剪口芽)输送,无明确的库-源流向性,表明杧果花芽分化与蔗糖相关性不强,或碳水化合物的物质运输主要形式不是蔗糖。剪口芽芽眼中心颜色于2月20日出现蜡黄迹象,25日向芽体四周扩散;3月2—7日,芽体逐渐膨大,蜡黄色加深、芽眼呈半透明状;3月7日后绿色逐渐增加,半透明状消失。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天水油菜开花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开花生物学特性是开展蜜蜂授粉试验的基础。为更好地利用蜜蜂为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油菜授粉,于2009-2011年连续3年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甘肃省天水市广泛种植的‘天油六号’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油菜开花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群体花而言,油菜初花后第9天开始进入盛花期,第31天转入开花末期,盛花期时间为22天;而对于单株油菜,‘天油六号’第9天的单株开花数量显著高于前8天,第19天时达最高,每株开花数可达25.43朵,此后,开花数逐渐减少。而对一天的开花动态研究表明,油菜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6:30-12:30之间,其中8:30-10:30为每天的开花高峰期。对油菜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研究表明:花后1 h花粉活性最强,柱头的可授性也最强。一天中,9:00-15:00期间所开花花后1 h的花粉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的花粉活性。  相似文献   

18.
长期定位施肥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素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长期定位施肥蔬菜保护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磷素在剖面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剖面中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而且在同一土层内,施有机肥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不施有机肥各处理。在0~60cm土体内施有机肥各处理土壤磷素活化系数明显高于对照和不施有机肥各处理。在土壤剖面中施肥各处理有机磷含量均高于对照,配施有机肥处理也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磷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和长期施用有机肥是导致土壤磷素向下层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香椿幼苗蛋白质含量及特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以抗寒性强弱不同的河南西峡、江苏南京和福建霞浦3个种源1a生香椿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以引起香椿叶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但不同种源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不一致,同一种源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动态变化也不一致。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抗寒性较强的河南西峡、江苏南京种源变化规律相似,在-5℃低温胁迫1~4d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即胁迫1d后蛋白质即大量表达,谱带颜色变深,随后在第2、3天含量逐 渐下降,谱带变浅,第4天含量又开始增加。两种源分别诱导表达出分子量为27.6 KD、22.5 KD的特异蛋白。抗寒性较弱的福建霞浦种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没有诱导出新的蛋白质谱带。各种源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的蛋白质谱带颜色的深浅变化与蛋白质含量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藜麦苗生长过程中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藜麦苗这一新型苗菜产品的开发,以筛选的高黄酮(0.72mg/g)、高多酚(1.97mg/g)藜麦种子(YY22)为材料,对藜麦苗生长14~48d过程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分别用DPPH法和ABTS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藜麦苗初期生长较为缓慢,约20d后生长加快,藜麦苗株高在第48天达37.37cm;藜麦苗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在生长期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均高于种子中的含量;总皂苷含量呈动态变化,在第48天时最低,各生长时期的皂苷含量均较种子的低;藜麦苗抗氧化活性随生长进程降低,且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总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48d时,藜麦苗生物产量高,品质较为鲜嫩,总黄酮(3.19mg/g)和总多酚(4.36mg/g)较高,具备一定的DPPH和ABTS清除活性,总皂苷含量(2.28mg/g)较低,适口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