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茶与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莘野 《茶叶》2000,26(4):188-189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茶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产供销、经科教等方面,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对茶业产业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业产业化指的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茶叶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农工贸、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的产业体系。通过产业化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最佳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对茶业产业化的生存与发展起着指导、推动作用,其具体的最为突出的表现在茶树栽培与育种、茶叶机械、茶叶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和扩大行业范围、引导茶叶消费等四个方面。现分述如下:1 推动优良品种的繁育和高产优质的栽培管理技术的进…  相似文献   

3.
开发有机茶是提高茶业效益、促进茶业向无公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有机茶生产对技术环境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宜昌茶叶生产向有机茶转换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现状,从政策、思想、基地、企业、技术和监管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代茶叶产品与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勇 《福建茶叶》2000,(4):40-41
1 现代茶叶产品的开发现代茶叶产品是指以茶叶为主要原料 ,在加工理念、生产方法上有别于传统茶叶产品 ,并在开发过程中融入了一些现代高科技手段。其产品符合现代人对饮料要求“天然、营养、保健、回归自然”的消费时尚。1 1 有机茶的开发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无污染的有机茶已引起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关注。有机茶比绿色食品的要求更高 ,技术难度更大。有机茶选择在无污染的产地 ,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 ;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物品 ,只能使用有机肥 ,采用生物的、农业的措施和物理的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5.
绿色食品茶叶的开发与消费,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福建是我国传统的产业茶大省应充分利用我省优越的自然,气候,茶树品种资源,名优茶与多茶类加工的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叶,有机茶、顺应绿色消费的需求,迎接入世挑战;全面提高茶叶质量和安全性,优化茶业结构,实现我省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对策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部门协调,齐抓共管,建设无公害茶园,实行产业化经营;制定标准,提高质量,政策扶持,科教兴茶,弘扬茶文化,扩大茶叶消费,提高我省茶叶竞争力,提高茶叶效益,增加茶农收入。  相似文献   

6.
有机茶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无污染、无公害、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有机食品消费在全球悄然兴起.有机茶开发正是顺应了市场消费的需求,以其纯天然、高品质的特性,倍受消费者青睐. 闽东是全国绿茶生产区,茶园面积69,7万亩,年产毛茶4.51万吨.茶业产业是闽东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茶叶生产与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的经济来源戚戚相关.因此,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环境和茶叶资源优势,开发有机茶生产,提高茶叶质量,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药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茶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其生产过程必须截断外来污染源和自身对环境的污染,笔者选用三种绿色农药在有机茶园中试验应用,分析其对茶小绿叶蝉、茶叶产量、茶叶品质等的影响,旨在为云南有机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义有机茶产业发展状况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武义县有机茶发展历程武义县有机茶开发可追溯到1995年。武义县多数茶园基地位于山区半山区,远离县城和工业区,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无污染,开发有机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此背景下,武义金山茶厂(现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厂长潘金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指导下,选择大溪口乡潘山头村300亩茶园作为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1995年,采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08,(2)
黄山茶叶生产基地是叙府茶业最主要的品牌茶生产基地之一和目前国内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对叙府茶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元月11日——29日黄山有机茶生产基地的黄山分场、罗元洞分  相似文献   

10.
高山产好茶,高山出名茶,这是古今茶业界对茶树立地环境条件与茶叶质量的一种客观定义。目前我省名优茶生产正处在向高山规模发展新阶段,已呈现出大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山区市县,利用山区生态环境无污染,高山适宜开发名优茶的自然条件优良,走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之路。有不少有实力的私营企业,看好高山名优茶开发项目,以规模资本经营,产供销一体化,这是目前广东名优茶开发主要新的主流力量,可见高山名优茶的魅力。在规划发展高山茶叶生产中,注意合理规划茶园、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选择适合的茶树良种、绿色优质栽培、建设规范的茶厂等问题,进行科学统筹兼顾,合理利用高山的自然条件,保护和营造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江帆 《茶叶科学》2011,31(5):427-433
随着各国政府与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对无污染、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强,但作为无公害茶叶的较高层次——有机茶叶的供给却不见明显增长。本文抽取福建省383家茶叶企业进行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通过二元Logit模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找出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规模化效应因素、品牌因素等是影响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的主要因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投入对于茶叶企业有机茶的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我市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相接轨的要求,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市场所向,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也是提升茶叶质量档次,发展效益茶叶的必然选择。现就我市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提出如下意见。一、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内涵有机茶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高品位的健康饮料,它需兼备以下四条:1、茶园要求远离城市、工业区、村庄、公路,以防人为带来污染。茶园四周林木繁茂、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  相似文献   

13.
徐华 《茶叶科学技术》2002,(2):36-37,22
茶叶为世纪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随着人民21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茶叶的消费在注重茶叶品质的同时,对茶叶农残与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也日益重视。无公害茶叶、绿色茶叶产品与有机茶已成为当前茶叶发展的主导方向,也将成为茶叶消费的主要潮流。高山茶以其品质优、无污染、无农残等特点,正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国内茶叶的出口因农残等问题而受阻,国内茶叶产大于销,市场疲软。但高山茶尤其是优质高山茶的产销局势仍较好,价高且供不应求。因此,开发无公害优质高山茶是茶叶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同时…  相似文献   

14.
实施品牌茶战略再造湖南茶业新优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湖南是茶叶大省,产茶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基础较好:自然条件比较优越:龙头企业优势明显,以及科技力量强是湖南茶叶的优势。但也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即:茶区布局不合理,茶类结构不适合,茶叶市场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为使湖南茶业摆脱困境,省农业厅提出实施“湖南省100万担(5万t)优质品牌茶开发项目”,以推进全省茶叶产业化经营,促进我省茶业持续发展,再造湖南茶业新优势。  相似文献   

15.
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从1997年着手开发有机茶以来,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与有机茶出口创汇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公司通过逐年扩大承包茶园面积,有机茶产量逐渐增加,但由于公司自身条件和能力的限制,一方面公司自营承包茶园的扩大有限,远远满足不了有机茶出口量不断增加的需要,另一方面义乌市不少茶叶专业户看到公司有机茶出口创汇效益好,纷纷要求该公司帮助指导开发有机茶,收购  相似文献   

16.
桃江茶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江茶业具有优质茶生产水平稳步提高、茶叶优势产区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和支撑服务能力增强、产业化开发有一定进展等基本特点;指出目前桃江茶业发展存在茶园单产低、生产效益不高,名优茶品类多、但没有真正的优势品牌,茶业基础落后、基础设施十分脆弱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茶业产业化、提升茶业水平、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探索茶叶的多元化利用途径、加大对茶业的资金投入等桃江茶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谈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通过建设生态茶园的技术来生产无公害茶叶,尤其是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实现茶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茶园的建立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以茶树为主要作物,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与茶园中的各种生物和谐共存,形成良性循环,维持茶园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一、茶叶产业发展成果湖北省竹溪县地处秦巴山脉腹地,是鄂西北秦巴山区高香型绿茶主要产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区域自然优势,提出"南特北茶"的产业布局和推进"工农对接"发展举措,以有机茶开发为主线,以板块基地建设为契机,围绕建设全国茶叶强县目标,抢抓机遇,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举全县之力发展茶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竹溪县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茶叶之乡"和"中国有机绿茶之乡",拥有省级龙头企业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和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龙峰茶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9.
有机茶1983年始于斯里兰卡,是我国第一个有机食品,1990年产自浙江临安东坑,由荷兰有机认证机构颁证,当年经浙江省茶叶公司出口。之后,浙江、江西、云南等产茶省先后启动了“有机茶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产,从而掀起了有机茶开发热潮。至今,有机茶生产已遍及全国各产茶省,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和产业化,在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统一,提升茶业产业化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推行有机茶生产、创制三明特色名优茶主导产品、提高茶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等措施,推动三明茶业“跨越式”发展,建设闽西北山区现代茶叶新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