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产权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以云南省22所高校专利产出为研究对象,利用SooPAT专利搜索引擎中的专利分析,对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云南省本科院校申请的专利从专利数量、年代分布、类型及发明授权专利、合作申请机构、技术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从量化角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针对高校专利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择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采集198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全球生物节水技术专利文献,建立专利数据库,并运用HIT-恒库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分析系统,分别从专利申请与授权趋势、申请人、发明人和区域分布等方面,对全球生物节水技术专利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比分析我国在此领域与国外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生物节水技术专利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明晰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创新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农用航空植保技术专利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分析工具,从专利申请量、专利结构、专利权人分布、技术关键和核心专利等角度对相关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研究。分析表明,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迅速,2009—2013年,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达96.5%;专利类别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为主,实用新型占比66%,发明占比31%,企业和科研院所构成该领域创新主体,技术研发重点集中于B64D和B64C等国际专利分类(IPC)小类,现阶段尚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专利。应规避专利较集中的技术,防止重复研究,重点提高专利质量,加强专利全球布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国转基因技术研发的国际竞争力,以Web of Science、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II)和ISAAA系列研究报告等数据库和文献为统计源,查询1973-2014年间所发表的转基因SCI论文、所授权的转基因专利和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转化事件。基于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中国研究人员所发表的SCI论文处于国际第三位,其中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棉花SCI论文处于国际第一位;授权的转基因专利仅次于美国而处于国际第二位,授权专利数几乎是处于第三位日本的两倍;与其他种植转基因国家所采用的技术绝大多数来自跨国公司不同,中国目前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技术几乎全部来自国内政府研究机构或企业。  相似文献   

5.
农业高校授权专利的实证分析——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技管理》2015,(5):57-60
对农业高校授权专利进行分析,是了解其科研活动状况、自身优势弱势,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四川农业大学1997~2014年的授权专利数据从年代分布、经费投入、类型分布、技术领域、学科分布和发明人个人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农业高校授权专利与全国其他高校相比存在授权专利数量偏少、发明专利比率偏低、农业高校对PCT国际专利申请资助和奖励重视不足等问题,建议农业高校的专利资助政策分为申请和授权两个阶段,建立发明专利和PCT国际申请的专项申请基金,同时通过竞标引进3家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促进农业高校专利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丽军  宋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7):3617-3623
【目的】研究专利数量飞涨背景下不同申请时期、申请主体和技术领域的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以中国1985-2010年受理的全部农业专利为样本,利用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发明专利申请率、发明专利授权率、授权发明专利失效率、专利维持时间等质量指标。【结果】中国与国外农业发明专利授权率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国外的平均维持时间显著更长。在0.01置信水平下,中国公共研究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个人相比,发明专利授权的概率显著更高,但维持专利的概率却显著低于企业。时间趋势变量的系数估计值表明,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的授权和维持状况自2001年起有明显改善。【结论】尽管中国农业专利质量总体不如国外,但近年来已有显著提高,尤其以农业生物技术最为突出。大学、科研机构作为中国农业专利的申请主体,申请质量显著高于企业和个人,但“重申请轻维持”的现象比企业严重。中国今后应引导和规范农业科教单位的专利申请动机,鼓励和支持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  相似文献   

7.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必须依托技术创新确保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稳步发展。利用大为innojoy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湖北省粮食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分布、专利申请人、专利法律状态和专利运营等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粮食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技术领域集中在粮食储藏、运输、加工和检测环节,企业和高校是粮食技术创新的主体,专利法律状态以授权、未缴年费、撤回和实审为主,近年粮食技术交易比较活跃。最后,从创新投入、研发方向、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促进湖北省粮食技术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专利大数据的油菜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晰油菜产业技术发展现状,采用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通过专利数据挖掘对油菜产业全球专利发展态势、主要国家、重点创新机构、主要IPC和技术热点、专利强度进行了分析,并用可视化的方法展示了该技术领域的创新状况。结果表明:全球油菜产业发展在经历技术萌芽期、技术成熟期后, 2013年后逐渐进入技术衰老阶段;中国大陆和台湾是美国、日本等国专利布局的重要目标市场;油菜产业关键技术主要集中于C12N、A01N、A61K等小类;中国的发明创新覆盖了大部分技术热点,但仍有部分热点领域覆盖度不足,美国专利强度遥遥领先,中国专利技术创新仍面临挑战。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油菜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群英 《农学学报》2020,10(3):76-82
为了解中国桉树产业的专利现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对中国桉树产业已申请的专利进行收集,并对专利的申请量、类型、申请人、地区分布和技术领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桉树产业专利申请始于1986年,2007年之前发展缓慢。自2008年起,申请量呈增加趋势,在2016年达到峰值,达139件。类型以发明专利为主,所占比例达88.65%;企业是专利的主要申请人,所占比例达40.95%;广西的专利申请量最多,所占比例达45.53%;有效专利以云南国润香料制造有限公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的数量最多,均为9件;专利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林业、木材加工、肥料等方面。当前中国桉树产业的专利仍处于技术发展阶段,多数专利属于第一代商品,可以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反映过去十年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专利的分布规律及特征趋势。【方法】本文依据2012-2021年incoPat专利数据库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专利数据,利用专利文献计量方法,对所收录专利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现,2012-2021年incoPat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专利超过1500件,全球农业工程领域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专利申请人均以高等院校为主;中国农业工程领域的专利数量位于全球第一位;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内申请农业工程领域专利最多的高校;全球农业工程领域专利在效率、成本、便利性等技术功效方面技术发展较快;相较于全球,我国农业工程在质量提高方面的相关专利较少;全球农业工程专利技术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播种、联合作业机械等领域;相较于全球,我国农业工程专利技术研究加大了对病虫害预防及数据网络应用的关注。【结论】全球农业工程领域专利技术日渐成熟且仍然保持很强的活力,专利维持情况较好,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SooPAT中文专利搜索引擎的专利数据,对云南农业大学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至检索截止日,申请公开的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专利从数量、类型、年代分布、所属的技术领域、及专利隶属部门分布等进行排序、对比和分析,揭示专利信息流的动态特征,评估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智慧芽专利信息平台,运用平台提供的专利信息计量的相关方法,对2000-2019年以安徽农业大学为单位的专利申请人、发明人、专利时间序列分布、专业类别分布、代理机构分布情况及法律状态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近20年来安徽农业大学申请和公开专利现状、模式和特点,并结合现有的学校相关制度分析,分析在专利数量、专利专业方向和专利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学校科研管理和发展规划管理提供一定的数量依据和决策证据.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调查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自中国恢复专利申请制度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各年度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各研究所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以及专利申请和授权的人员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专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促进创新与提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新加坡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在对方国家的有效发明专利,能够发现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技术竞争与合作态势,为两国相关权利人开展技术合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释中国与新加坡在对方国家的技术格局以及行业优势,探索两国整体上的技术竞争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通过对全球126个国家及地区的Bt抗虫基因专利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国内外主要研发机构Bt抗虫基因研发的进展和策略,借此为中国在Bt抗虫基因挖掘、产业化应用方面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PatSnap),利用专利分析法,对收录的有关Bt抗虫转基因的专利进行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及公开趋势、基因类型、主要研发机构、技术研发热点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全球Bt抗虫基因专利的技术现状、研发热点与未来发展态势。[结果/结论]全球Bt抗虫基因的研发趋势趋于稳定,中国在专利质量提升方面与国际先进仍有差距;跨国公司是Bt抗虫基因的市场竞争主体,融合基因和基因叠加的复合性状研究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李悦 《农学学报》2019,9(12):54-59
[方法]利用InCites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8—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的兽医学发展情况,并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皇家兽医学院、根特大学等国外三所高水平大学进行了对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国内四所高校论文数都有所增加,但是总论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和H指数等依然偏低,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和创新力与国外高校都存在较大差距。[结论][目的]并据此提出应从加强国内高校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增加论文产出;引导发表高水平论文、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论文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创新力等方面提高国内论文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小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关乎全球粮食安全。深入研究全球小麦遗传育种技术专利,对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PatSnap),利用专利分析法,对收录的有关小麦遗传育种技术的专利进行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总量及趋势、国家/地区分布、技术构成、热点主题与专利价值等方面,研究全球小麦遗传育种专利的技术现状、研发热点与发展态势。[结果/结论]全球小麦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正在逐步迈向成熟阶段;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是该技术领域的活跃机构,国内申请人则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抗病性基因的研究、耐除草剂和杀虫剂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转基因小麦研究等是当前的热点技术主题;高价值专利主要集中在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手中;中国的专利技术布局应打破地域局限,主动参与到全球化的技术竞争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