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疾病,病因复杂,常易反复发作。笔者采用组胺球蛋白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诊断依据见文献[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治疗组男9例,女11例,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脾阳不足、痰饮内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脾阳不足、痰饮内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服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静滴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药物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期末、舒张期末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脾阳不足、痰饮内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磁疗灯照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2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苯海拉明注射液1 mL+维丁胶性钙注射液1 mL注射双定喘穴,同时用磁疗灯照射20 min;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磁疗灯照射疗法能够缓解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丸口服联合抗病毒及镇痛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龙胆泻肝丸+肋间神经阻滞+抗病毒治疗;B组:单纯抗病毒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从即刻开始至观察期(20 d)结束,A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睡眠状况也明显改善(P〈0.01);而B组患者仅在第15天开始疼痛有所减轻,睡眠状况好转.结论采用龙胆泻肝丸口服+肋间神经阻滞行镇痛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和睡眠质量改善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5例的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95例)和常规组(95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等),疏血通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1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变化,有无出血现象。结果疏血通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总时间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疏血通组较常规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1)。凝血功能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临床出血现象。结论对于UA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疏血通可改善冠脉血供,降低血脂、血粘度及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及其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中晚期妊娠合并急性重症哮喘住院患者12例。对该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使用p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无效时。及时全身应用茶碱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缓解良好.12例中显效5例(41.7%).好转7例(58.3%)。随访至分娩.新生儿和母亲均正常。结论:中晚期妊娠合并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病人及时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以尽快控制发作.并能保障母要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A组200例,B组100例,A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B组采用吲哚美辛口服治疗。结果:A组治愈150例(75%),好转38例(19%),未愈12例(6%),总有效率为94%,治愈率为75%;B组治愈49例(49%),好转37例(37%),未愈14例(14%),总有效率为86%,治愈率为49%。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Hc=20.141,P〈0.01)。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经济、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山莨菪碱治疗周围性眩晕症32例疗效观察李昌(广东医学院附属三院内科,茂名525011)周围性眩晕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常为内耳器官病变引起,对该症的治疗方法有关报道很多。本文应用山莨菪碱对32例周围性眩晕症者进行治疗,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9.
呃逆症状临床常见,大多数患者无须治疗可自愈。但顽固性呃逆者特别是手术后的顽固呃逆可严重影响康复,应尽早中止。有关顽固性呃逆的医治方法较多,但易反复。本文对我院1990~1996年30例持续呃逆3d以上并经常用方法治疗不能根治者行隔神经阻滞法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卫病例本组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5~68岁(平均45岁);分别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6例,食管癌术后6例。胆、胰、消化道梗阻等手术术后8例。呕逆发作时间:术后当日5例,第id19例,第Zd6例。30例均先后应用镇静剂、解痉剂、呼吸兴奋剂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吗啡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肺水肿时的血气变化。方法:将5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1)皮下组(n=16):吗啡10mg,ih,30min后追加6mg,连用2~3次;(2)肌肉组(n=17):吗啡10mg,im,20min后追加6mg,连用2~3次;(3)静脉组(n=17):吗啡4mg,iv,10min后追加4mg,连用2~3次。3组患者其他抢救措施相同。结果:(1)50例抢救成功36例(72.0%),其中皮下组9例(56.3%),肌肉组12例(70.6%),静脉组15例(88.2%),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用药后3组患者R、HR均减慢,以静脉组患者R、HR次数减慢明显(P<0.05);(3)血气分析示用药后静脉组患者PaO2、SaO2恢复较快(P<0.05);(4)呼吸抑制皮下组5例,肌肉组4例,静脉组1例。结论:吗啡治疗急性肺水肿宜早期、静脉和足量,较佳剂量4~5min、iv。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川芎嗪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探讨川芎嗪在脑梗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6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川芎嗪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2组(各30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比较,川芎嗪治疗组的症状好转明显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组,P〈0.01。结论:川芎嗪在治疗脑梗塞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KTP-Nd:YAG激光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下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将下泪道阻塞患者49例64眼,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26例36眼)和单纯组(23例28眼)。联合组行KTP-Nd:YAG激光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单纯组采用KTP-Nd;YAG激光术治疗。手术后8个月以流泪症状和泪道冲洗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均无出现感染,术后8个复诊,联合组治愈29例,好转4例,无效3例;单纯组治愈16例,好转5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395,P〈0.05)。结论 KTP-Nd:YAG激光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下泪道阻塞治愈率高,符合泪道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肺益肾膏方对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为该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补肺益肾膏方治疗,对照组不采用膏方干预疗法,两组在观察期间均可在必要时使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以缓解症状,随访1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积分、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和单次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圣乔治(SGRQ)呼吸问卷评分的疾病影响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益肾膏方能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防治哮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 208例眩晕患者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每日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每天两次;对照组每日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10 m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变。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26.1455,P〈0.01);两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脉冲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射频治疗仪治疗三叉神经痛(TGN)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TG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射频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或封闭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40/41),对照组为78.1%(3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面部感觉减退及角膜反射迟钝者2例,张口受限者1例,结膜下出血者1例,但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未发生重度感觉异常、颅神经损伤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4例,无其他严重不良药物治疗副作用。结论射频治疗仪治疗TGN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及封闭疗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莒县中医医院脑病科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用中西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动脉血流指标[左大脑后动脉(LPCA)、右大脑后动脉(RPC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1);治疗后两组LPCA、RPCA、LVA、RVA、BA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LPCA、RPCA、LVA、RV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其机制与进一步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相关。  相似文献   

17.
肖林  卢丹  陈文荣  郭灵 《湛江医学院学报》2012,30(3):258-260,263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喘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9例支气管扩张伴喘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仅行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出院后3个月的肺功能、PO2、症状计分、喘息发作频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出院后3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症状计分明显减少下降(P〈0.01)。出院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喘息发作频率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可改善支气管扩张伴喘息的肺通气功能、临床症状和喘息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8.
苯海拉明静滴治疗美尼尔氏病的疗效观察李东风,黄利,陈芝胜,潘维忠(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湛江524000)我科从1980年8月至1994年10月对51例(不完全统计)美尼尔氏病人采用苯海拉明静滴疗法,发现苯海拉明静滴能迅速控制眩晕症状,缩短治疗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TMZ)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8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4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MZ化疗,B组(43例)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所有治疗均在术后1个月内开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1,2,3 a的生存率、Karnofsky评分及毒副作用.结果 A组的客观有效率( 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 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76.7%和90.7%,显著高于B组(55.8%和74.4%)(P〈0.05);治疗后,两组Karn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中位生存期及术后1,2,3 a的生存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步TMZ化疗是神经胶质瘤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提高近远期疗效和术后的生存率,且并不增加药物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用乙酰水杨酸和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希弗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乙酰水杨酸+希弗全)和对照组(乙酰水杨酸),疗程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对照组为67.44%(P<0.05);观察4周后,治疗组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9.38%)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配合常规治疗能有效减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并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用该方法联合治疗U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