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西州牧草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6~8月平均气温、6~8月平均降雨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西州牧草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关联顺序依次为:6~8月平均降水量>7月降水量>6月降水量>8月降水量>6月平均气温>6~8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8月平均气温,海西州牧草产量与6~8月平均降水量的关联度最高。因此,海西州牧草产量对降水量敏感度高于对气温的敏感度,降水量是影响海西州牧草产量的主要因子,气温基本满足牧草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藏高海拔河谷气候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的影响,以西藏达孜引种栽培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以3茬次鲜草量产、总草产量为参考数列,以生长期内的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5℃积温、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最低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为参比数列,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西藏紫花苜蓿草产量与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日均最低温度对第1茬草产量影响最大;而影响再生草产量的气象因子主要是平均温度即热量指标;影响总草产量的气象因子主要是5-7月的降水量和3-5月的日均最低气温。因此,影响紫花苜蓿总草产量及各茬次草产量的主、次气象因子及其效应都有所差异,生产中可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草原蝗虫的危害与降水量及气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气温对草原蝗虫的危害均有较大的关联度,5~6月份的降水和气温对草原蝗虫危害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7~8月份的降水和气温.  相似文献   

5.
晋北地区引种苜蓿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晋北地区引种的24个苜蓿(Medicago)品种的14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晋北地区引种的苜蓿品种试验中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品种是多叶王、肇东、苜蓿王、龙牧803和00596,而05599,05604,00593和扶风的加权关联度最小,综合生产性能较差;各项生物学性状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越冬率>粗蛋白含量>茎叶比>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干鲜比>粗灰分含量>叶长>株高>鲜草产量≥主根长度>茎粗>再生速度>叶宽,结果可为晋北生态区苜蓿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苜蓿品种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苜蓿Medicago sativa主要性状间关系,在连续3年使用常规方法调查与测定国内外数种苜蓿品种主要性状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7个苜蓿品种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主要农艺性状中,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株高,其次是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最小的是枝条密度。在苜蓿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上,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有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枝条密度。因此,在高产育种中,应选择植株高大、生长速度较快的类型,在以品质性状为育种目标时,注重对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枝条密度几个性状的选择与改良。  相似文献   

7.
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3个苏丹草(Sorghum)材料6个农艺性状与产量和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叶长、茎粗对苏丹草干鲜草产量影响最大,且叶长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是影响干鲜草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茎粗、叶长、叶宽适当,分蘖数和节数少的苏丹草植株、品系或品种的营养价值较高。在苏丹草育种的过程中,根据具体产量育种或品质育种的目标,选择与苏丹草高产高品质关系密切且表现稳定的农艺性状,明确各性状的主次关系,为苏丹草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6种干草调制方法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对6种干草调制方法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质量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试调制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各调制方法的优劣顺序为:1)65℃烘干;2)喷碳酸钾溶液;3)压扁 喷碳酸钾溶液;4)风干;5)压扁茎秆;6)自然晒干.65℃烘干综合表现最好,是6种调制方法中最好的,但不易操作;其次是喷碳酸钾溶液和压扁 喷碳酸钾溶液,此2种方法调制的干草质量较高且操作简单易行,在实际操作中可优先选用;晒干和压扁茎秆营养损失大,不是理想的调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位于青藏高原内陆的共和盆地1985—2005年21年间天然草地产草量与水、热两因子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热两因子与产草量的关联度基本相近,但在该区域降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热量条件是主导因子,尤其是4—8月温度的高低,是决定当年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苜蓿根系生长性状及其与产草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3个秋播苜蓿品种的根系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产草量分析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根系生长参数差异显著(P〈O.05),其中Prime和WL323的根系植物量最高,大于32g,WL323的侧根数最多,为17.8枝,综合评价以Prime、WL323、Super7和L90品种的根系生长性状最佳。在一年进行的3次刈割中,苜蓿自身根系的生长发育与第1次扣第2次地上生长形成相互促进关系,而与第3次生长形成竞争关系,进入越冬时苜蓿根系的好坏制约着次年的产草量,特别是次年第3次的产草量。  相似文献   

12.
苏才旦  周雷 《草业科学》2009,26(5):38-43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共和盆地温性草原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因素的关联程度作相关分析,以牧草各物候期产量为对照数列,以牧草生长期月均温、月降水量及月日照时间为对比数列,经分析结果表明:牧草抽穗期产量与5月的降水量、温度和3-5月的日照时间关联度最大,而牧草籽粒成熟期产量与6-8月的温度和日照时间关联度最大。因此,在牧草早期生长阶段牧草产量取决于5月的降水量、温度和3-5月的日照时间,而在牧草成熟阶段牧草产量取决于6-8月的温度、日照时间,尤其是6-8月的温度是决定当年牧草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苜蓿传粉特性及其制约种子产量形成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采用传粉生物学的方法,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lupulina的花朵酬物、花粉特性、访花者种类、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传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并对种子生产中导致低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每花有花粉(3 509.3±299.12)粒,产蜜0.1~0.5μL/d,持续3~5 d.单花9:30-10:30开始泌蜜,16:00-18:00达到泌蜜高峰.2)花粉败育率为(40.48±2.33)%;新鲜花粉活力(51.87±2.08)%,在室温下放置7 d后,活力降至25.39%;自然状态下每花柱头上有花粉(36.20±2.12)粒,P/O(花粉数/胚珠数)值为(288.73±32.01).3)初花期及盛花初期约有访花昆虫5种.在10 m2小区内,平均每天拜访25.33次,拜访花序17.67个;在标记的10个花序中,未观察到拜访昆虫.盛花期约有访花昆虫15种.在10 m2小区内,平均每天拜访187次,拜访花序1 083个;在标记的10个花序中,平均每天每花序被拜访2.1次.4)从传粉效果看:初花期及盛花初期开放的花序,结荚率为(16.45±2.91)%,荚内种子数(3.91±0.34)粒;盛花期开放的花序,结荚率为(83.32±1.31)%,荚内种子数(5.12±0.25)粒.上述结果表明:在传粉过程中,苜蓿花朵酬物少、花粉败育率高、昆虫传粉效率低是导致其种子产量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影响苜蓿种子丰产的主要因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根据查阅文献和调查试验结果,提出影响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产量的因子主要有生态环境、种群密度、磷肥、微肥、水分、授粉、生长调节剂、害虫、杂草和收获时间等.其中在栽培过程中以密度、水分条件和辅助授粉等因子对种子产量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范燕闯  王俊锋  高嵩  李志坚 《草地学报》2022,30(9):2460-2468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芽菜作为优质食材,适当比例收获对草地总体收益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全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苜蓿芽菜收获时期(早、中和晚)以及收获比例(0,10%,30%和50%)2个因素,探究了松嫩盐碱化较重区域返青期不同阶段收获芽菜对草地生产性能和总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晚期收获时芽菜和苜蓿干草的产量均最高。干草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在早期收获芽菜后最高。返青早期芽菜极小,收获成本高,而晚期收获时芽菜的可食用性大幅降低,综合分析收获芽菜与苜蓿干草的总收益,发现返青中期收获30%芽菜时最高。此时,分枝数和株高的补偿性增加,干草总产量分别比10%与50%时高98.67%和41.44%,总产量达5 082 kg·hm-2。因此,在松嫩盐碱化程度较重的草地中,返青中期收获30%芽菜,既能收获较多的优质芽菜,又能获得较高的干草产量,最终可提升草地综合收益。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施磷量对滴灌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微环境及干草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施磷(P2O5)梯度:0(P0),50(P1),100(P2)和150 kg·hm-2(P3),采用滴灌模式随水滴施,测定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干草产量,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及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P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04,6.15 lg cfu·g-1及933.54,945.91 U·g-1·d-1;细菌数量在P3处理达到最大值,为7.14 lg cfu·g-1;碱性磷酸酶活性在P1处理达到最大值,为14 939.80 U·g-1·d-1。根际土壤全磷及有效磷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配施对草原3号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草原3号苜蓿进行大田施肥,通过对苜蓿干草产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来探索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在7.20%~26.85%之间,增产最高的施肥处理是P2K1N1;在单因子施肥效应中,苜蓿干草产量随着磷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随着钾肥和氮肥施入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在两因子互作效应中,氮磷、磷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氮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优施肥配比为P2O5 180.22kg/hm^2、K2O 52.82kg/hm^2、N 41.84kg/hm^2,产量达11257.09kg/hm^2。磷、钾、氮以及饲草产量的最优配比区间分别为178.2~182.33kg/hm^2、51.38~54.38kg/hm^2、40.8~42.9kg/hm^2、11247.36~11266.82kg/hm^2。  相似文献   

18.
2003—2004年在甘肃酒泉地区研究了疏枝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和其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枝对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具有明显的作用(P<0.05)。疏枝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提高了花序数/枝条、结荚花序数/枝条和荚果数/结荚花序(P<0.05),但对种子数/荚果和种子质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种子标准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疏枝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