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猪粮安天下”、“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天系农村经济及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养猪业在我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不像其它产业说停就停,赔钱也得把猪养大;养猪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不能形成垄断效应.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避免猪价的大起大落,生猪养殖政策应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构建和完善产销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虞华  虞丽娜 《养猪》2013,(1):3-6
“粮猪安天下”、“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养猪业在我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不像其它产业能说停就停,赔钱也得把猪养大;养猪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不能形成垄断效应.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避免猪价的大起大落,生猪养殖政策应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构建和完善产销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猪粮安天下""、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养猪业在我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不像其他产业能说停就停,即使赔钱也得把猪养大;养猪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不能形成垄断效应。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避免猪价的大起大落,生猪养殖政策应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构建和完善产销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猪粮安天下"、"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养猪业在我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不像其他产业能说停就停,赔钱也得把猪养大;养猪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不能形成垄断效应。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避免猪价的大起大落,生猪养殖政策应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构建和完善产销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生动地说明了生猪养殖业在我国民生中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近期受生猪存栏量减少、散户渐退、疫情严重和成本走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很多地区连续数周突破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  相似文献   

6.
杨林  何高飞 《中国猪业》2023,18(1):25-29
近年来,在“非洲猪瘟”与“环境规制”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同时,“猪周期”供需错配导致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且我国的猪肉消费量和产能占据世界“半壁江山”,但国内生猪养殖以分散养殖为主,生产条件较差,使得生猪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严重缺位。为了推进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市场化,提升产业集中度、抵御价格风险、平抑生猪价格波动、享有国际生猪定价话语权,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期货为基础对生猪价格风险治理协同效应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现货市场风险转移的目的,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猪肉有效供给,跳出“猪周期”的怪圈。  相似文献   

7.
2011年生猪市场回顾及2012年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一头猪拱伤宏观经济"可谓一语中的。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一头猪拱伤宏观经济"可谓一语中的。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态势与前进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猪业》2006,(5):9-1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生产国,据统计,2005年我国猪肉产量达到5009万吨.约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1/2。同时,猪业也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肉制品的主要来源。但我国的猪业经济在持续两年的高价之后,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的生猪价格不断下跌。尤其是今年3月份以来,猪粮比价持续在盈亏平衡点以下,直至8月以后,猪价才略有回升。我国是以猪肉为消费主体的国家,”十一五”期间猪业将如何发展。经营者如何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怎样建设发达的猪业以及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环境友好等等问题无疑成为我国猪业十分关注的话题。围绕这些主题。本刊记者对部分专家及管理者进行了专访,并结合由中国畜牧业协会成功举办的”2006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上的会议精要。我们编发了有关我国猪业发展现状、面临难题及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的特辑。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元坝区把发展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整合资源,集中财力,以生猪生态养殖小(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标准化生产为根本,积极发展良种猪业、设施猪业、清洁猪业、环保猪业,全面实施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通过了省级和农业部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认定及产品认证,2007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相似文献   

11.
"猪粮安天下"。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一头猪拱伤宏观经济"可谓一语中的。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颛锡良 《北方牧业》2007,(12):《北方牧业》-6-6,15
我国养猪生产多年来持续发展,猪肉已基本上满足了市场的需求。2006年,全国猪肉产量5224.9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4.3%,但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不断出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跌宕起伏。2006年,全年的生猪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而玉米价格持续高涨。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自2006年5月份以来,我国许多省区先后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今年5月份以来,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全国性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扬,与去年价格持续走低时一样,引起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全行业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思考,在我国这样一个以猪肉为肉食品消费主体的国家,“十一五”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怎样发展猪业,如何建设现代猪业,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市场环境、资源制约、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健康养殖以及食品安全等国家宏观政策都成为业界值得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重点问题。2007年,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主办的中国猪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设立主题报告和主题论坛,邀请政府官员、国内外的行业专家、企业家和一切关注猪业产业发展的人士,就产业发展的话题展开讲演,交流行业发展最受关注的热点,理顺科学发展思路,交流创新发展智慧,推进猪业和谐发展,启发业界的思考。因篇幅所限,本刊仅撷取了部分专家和企业界人士的论述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对于我国的养猪业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生猪市场“冰火两重天”。先是经历了上半年的价格低谷、深度亏损,紧接着下半年便是价格暴涨,部分地区突破历史最高价位。盈利达到高峰。然而,对于养猪户(场)来说,这“冰与火”的考验相对于“猪高热病”带来的创伤。也许是远远不及的。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2006年生猪市场“冰火两重天”呢?猪高热病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呢?2007年的生猪市场又将走向何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秦玉圣 《猪业科学》2023,40(11):11-11
为适应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模式转型,《猪业科学》本期以“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猪场建设”为主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观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元月以来,全国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广大养猪者忧心忡忡,苦不堪言,一些地方出现了宰杀母猪,放任管理,疏忽防疫现象,对生猪业的健康发展、预防猪价暴跌暴涨非常不利.本文在分析猪价下跌原因以及对养殖者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了正确认识生猪价格波动规律,并指出了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对广大规模养猪户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23年,养猪业负重前行,猪肉供求失衡,行业市场低迷,加之动物疫病影响,导致较多养殖场户亏损严重,个别上市猪企负债率逐渐升高,最后只能断臂求生。如何在低迷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是生猪养殖场户亟需解决的问题。《猪业科学》2024年第2期以“2023年养猪业盘点”为主题,从行业热点、产业发展、市场分析、新技术产品、猪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分析、预测与建议,我认真研读后,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有了更为清晰、更为全面的认知。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猪业科学》杂志高度的专业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国猪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判断 2006年我国猪业发展在总体上将是平稳发展势态,数量不可能有多大的增长,生猪价格可能在目前水平上有所上升,但不可能大幅度上扬,也可能出现局部价格波动,养猪生产的整体利润水平难以出现新高,多数企业微利经营,如果健康水平得不到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不能有效降低,高价期潜伏的危机将凸显出来,维持经营也十分困难,有的企业,主要是猪病严重、管理水平粗放、生产水平很低的猪场,将不得不面临倒闭的厄运.  相似文献   

18.
<正>主办单位: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媒体平台:《中国畜牧业》杂志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会议背景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猪种资源最多的国家,具备发展生猪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良种是生猪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此次猪业研讨会,旨在研讨生猪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研讨内容(一)种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商业化运用前景和线路种猪测定及遗传育种评估技术后备种猪的挑选与培育  相似文献   

19.
摘要:长期以来“猪周期”给我国生猪产业链相关的养殖企业和上游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的生猪期货合约能够很好地对冲一些生猪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保险+期货”项目的迭代升级也将促进生猪期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猪业》2006,(1):4-14
我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养猪业是畜牧业经济中的主导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猪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解决人们肉食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借本刊创刊之时,编发了一组生猪主产省生猪生产情况的特辑,使读者对全国生猪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有所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