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参与式农业基地建设行动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万涛  刘明池  佟瑞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30-11831,11835
为了编制实用性强的基地建设行动方案,首先,确定参与式发展的主体,搭建一个“决策框架”;其次,针对行动目标,提出不同参与主体,如管理者、农民、消费者等团队与个人的目标及行动内容;最后,工作应向重塑伙伴式合作关系,挖掘农民自我发展潜力,完成三大角色的转换,打造农业基地文化等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历了由冲突到融合、由内容到形式、由僵化到辩证、由思想到体制、由精神力量到物质力量转变的过程,两者之间虽然在特定情况下势同水火,但总体趋势是彼此交融,这些过程内化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  相似文献   

3.
酒精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地基变形等原因,使罐体位置发生纵向倾斜和横向偏转等变化,从而导致罐容表发生改变,为准确测量酒精罐内酒精的容量,需要定期对罐容表进行重新标定。首先我们将实际酒精罐抽象成小椭圆型的数学模型并给定纵向倾斜α,研究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再将上一问题中的数学模型扩展到实际生活中,并给出的大量实际采集数据。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假设,利用Matlab软件对给出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拟合,从而得出实现对酒精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无花果品种抗寒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方  苏卫国  张振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183-4184,4285
[目的]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无花果的抗寒性.[方法]采用电导法,测定5个梯度低温处理的无花果一年生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并结合水插法和徒手切片法验证电导法,测定无花果抗寒性的准确性.[结果]温度越低,电解质渗出率越大,说明低温对膜系统和组织结构的破坏得越严重,恢复生长能力越差,受冻害程度越严重.[结论]布兰瑞克和小叶无花果在天津地区生长受冻的临界低温均在-12℃左右;无花果抗寒性的强弱为布兰瑞克>小叶无花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剂首选氯化汞属剧毒且污染环境,急需杀菌效果好,适用性广,药害小,对人体低毒,环境友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消毒剂。将常用消毒剂及几种环保型消毒剂对5种植物离体叶片的伤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氯化汞对叶片伤害最大,溴硝醇和邻苯二甲醛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何伟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48-5050
分析了淮安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农民素质低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村工业化水平低;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7.
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研制有效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疫苗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北省某渔场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鲤鱼中分离出2株优势菌,对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研究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同源性为99%),发现2株分离菌均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认为嗜水气单胞菌是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分离到的2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加替沙星等15种抗生素均敏感,对氨苄西林均耐药,对复方磺胺表现出了菌株差异。[结论]对嗜水气单胞菌敏感的15种抗生素可作为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给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何种影响?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带来的负效应?这是我们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各种挑战,即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执政方式、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农学院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支柱学院之一,在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及学生工作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农学院通过凝练学科方向和内涵积淀了学科实力;争取到一大批重点项目,迅速提升了科研能力;重视教育教学塑造高水平师资;突出学生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促进了学院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8种新型杀菌剂对2种玉米致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领  高扬帆  陈锡岭  陈军  孔凡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65-2266,2268
选用市售8种新型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对玉米小斑菌和玉米新月弯孢霉的毒力,得到16条毒力回归曲线及相应EC50,并筛选了极强毒力杀菌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烯唑醇对玉米小斑菌和玉米新月弯孢霉均有极强抑制作用,其毒力回归曲线的相关性系数及相应EC50分别为0.883、1.885 8 E+1和0.973、1.404 8 E+1。速克灵、百菌清对玉米小斑菌也属极强毒力,春雷霉素、腈菌净、新万生、甲基托布津属较强毒力,扑海因效果较差。扑海因对玉米新月弯孢霉属极强毒力,速克灵、新万生、腈菌净属较强毒力,春雷霉素、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抑制作用较弱。烯唑醇和扑海因55∶及91∶的混配比例对玉米弯孢霉为增效组合,且以55∶增效最显著。速克灵与烯唑醇对玉米小斑菌未发现增效组合,百菌清与烯唑醇64∶、速克灵与百菌清28∶的混配组合为玉米小斑菌的增效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