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樟子松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耐贫瘠等优良生物学特性,是我国北方珍贵的、优良的造林树种。文章从樟子松的采种时间、采种母树的选择、球果脱粒,育苗地选择、育苗过程及管理,樟子松容器苗的培育、出圃以及樟子松大苗、容器苗造林等几个方面介绍、总结了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优质香椿实生苗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往香椿主要靠根蘖繁殖 ,其优点是生长迅速 ,并能保持母本的优良形状 ;缺点是产苗数量有限 ,难于满足大面积造林的需要。近年来推广了香椿实生苗的繁殖方法 ,为大面积造林提供了可能。1 采种母树的选择与管理1.1 采种母树的选择首先 ,应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15~ 3 0年生的壮年植株为采种母树。其次 ,采种树的选择还应根据造林目的而定。作为菜食用林 ,应选择树形低矮 ,分枝力强 ,枝条生长缓慢 ,芽体粗壮、肥嫩的品种。作为材用林 ,应选择生长迅速 ,树干高大、通直、材质好的品种。1.2 采种母树的管理首先 ,被选作采种母…  相似文献   

3.
白榆的育苗和造林大多采用播种方法,近年来,我圃采取扦插方法育苗、造林,成活率可达80—90%,且苗木生长较快。据1980年11月对当年生扦插苗和播种苗的生长调查,扦插苗平均高1.05米,平均地径0.85厘米;播种苗平均高0.87米,平均地径0.64厘米。扦插后能保持河南自榆(母树)干形直、抗性强等优良性状。一、种条的选择、采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利用枣树根系容易形成不定芽,长出新株特性,采用挖沟断根形成根蘖苗。然后再将根蘖苗进行归圃,培育出完全保持母树性状的优良苗木用于造林。此方法简便易行,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扦插造林配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优良家系建立采穗圃,采取去梢促萌措施,能使采穗母树平均产穗条208条/株;地膜覆盖可使扦插苗生根率提高到89.76%,比无地膜覆盖提高13.47%;采用切根扦插苗造林,其成活率可达95.33%;扦插苗造林比实生苗造林的幼林树高增加29.62%,地径增加28.57%;通过无性系选优的幼林,1.5年生平均树高达1.33m。  相似文献   

6.
早实优良核桃直播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用嫁接核桃苗造林成本高,提出了用早实优良核桃种子直播造林方式以降低造林成本的观点.通过对过去用核桃种子实生繁殖带来的坚果品质良莠不齐和结果晚等原因进行剖析,以遗传育种学理论及实生核桃苗造林实践为依据,论证了用早实优良核桃品种的种子直播造林的可行性,方法具体,措施得当,降低造林成本显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用华北落叶松平茬苗造林,能显著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并从基径、根系和根茎比几方面初步分析了成活率提高的原因。为适应生产管理的要求,还探讨了平茬苗的高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8.
山苍子为我国珍贵芳香油料和药用树种。长期以来,山苍子是处在自生、自长、自灭的野生状态。为了发展这一树种,改变野生状况,建设山苍子商品基地,我们从1989年秋季开始选择优良母树,探索采种最佳时期和种子处理、贮藏方法,进行种子检验,用种子催芽和不催芽条播育苗对比试验;用野生苗进行切干与未切干育苗对比试验;1991年春又分别用播种苗、切干苗、未切干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经过3年的培育管理,幼林长势良好,林相整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银杏结果迟的问题,进行选择母树、分批采种和种子处理,用不同方式贮藏、催芽与不催芽点播育苗,用芽接苗造林、施肥等系列技术研究。历经3年,取得了“先年采种,翌年育苗,第3年造林结果”的效果,比实生苗造林提早16年结果,突破了银杏生产上长期存在的难题,为发展银杏速生、早实、丰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石灰岩山区香椿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广西石灰岩山区种植香椿以获得木材为主要目的,要求选择树干通直、速生、健壮、树龄在20 a左右的优良植株作母树,采集其优良种子、根条、萌蘖条等以繁殖良种壮苗。造林地选择在山坡中下部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处,林粮套种是主要造林模式,种植密度1 800~2 250株/hm2为宜,平缓荒地、退耕地种植2 500~3 300株/hm2。造林时,通过细致整地、适时种植、及时补植等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后可通过除草松土、林木施肥、间作农作物、合理间伐等抚育措施促进幼林生长,达到香椿林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1.
枣树采用归圃育苗可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造林成活率比普通的根蘖苗提高20%多。并有利于母树的管理。提高母树座果率。  相似文献   

12.
目前,普通油茶良种的繁殖途径是:一是选定优株,通过子代鉴定,建立种子园,用实生苗造林。二是选优后经过当代鉴定,建立采穗圃,用无性系造林。实践证明,有性繁殖其子代分化变异较大。母树优良而子代植株大部分不能保持与母树相同的优良性状。用无性细胞(如叶芽、根)进行繁殖的后代植株,其优良性状基本能保存下来。为了探讨无性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对地方农家品种零陵红桃1号优树,以及用其枝条嫁接植株的果实性状作了调查,种子的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香椿原产于我国 ,品种资源丰富 ,栽培历史悠久 ,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大等特点。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过去并未形成大规模的商品性生产 ,而是以农户为主体 ,在房前屋后零星栽培。近几年 ,随着商品经济和林业的发展 ,香椿栽培范围不断扩大。以往香椿主要靠根蘖繁殖 ,其优点是 :生长迅速 ,并能保持母本的优良形状 ;缺点是 :产苗数量有限 ,难以满足大面积造林的需要。近年来推广了香椿实生苗的繁殖方法 ,为大面积造林提供了可能。现将优质香椿实生苗的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仅供参考 :1 采种母树的选择与管理1.1 采种母树的选择首先 ,应选…  相似文献   

14.
李志光 《湖南林业》2007,(10):23-23
毛竹种子苗造林具有适用性强,成活率高,发笋旺,运载方便,成本低等特点。种子实生苗的分蘖性强,用分株、埋鞭、压条留鞭等方法,以苗繁苗,建立永久的竹苗生产基地,是解决母竹来源少,多快好省地扩大竹林面积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秋季来临 ,绝大多数林木种陆续成熟 ,务必适时科学采集绿化林木种子。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采好种不采劣种好种育好苗 ,种苗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造林绿化的成败。采种前 ,应进行母树资源调查 ,从中选择生长健壮、品质优良、结实正常的母树或母树林良种基地采种。采种应注意尽量采集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 ;采时要注意保护母树 ,不要伐树、砍枝采种。以免影响来年种源。二、鉴别种子的成熟度应实地调查观察 ,鉴别好种子的成熟度。一是从果实的颜色上看 :球果类种子成熟时 ,果鳞干燥、硬化、变色 ,如杉木、马尾松球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干果…  相似文献   

16.
楠竹以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成林快、树姿优美而深受群众喜爱。楠竹强劲的固土保水性能,使它成为退耕还林的优良生态树种,西南各省、市、区发展种植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母竹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大面积种植种源有限,群众已向实生苗培育方向转化。楠竹实生苗不仅解决了大面积造林的种源问题,而且运输容易、成活率高、造林成本低,育苗一年,取苗不尽,省工省力。楠竹实生苗虽为“懒汉苗”,但若不掌握其生长特性,势必分蘖量少,长势弱,苗木质量较差。经过几年的实践和不断总结,本人认为促使楠竹实生苗分蘖的技术措施应从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17.
侧柏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是北方常用的生态防护林优良树种之一。为了更好地解决立地条件较差地区的造林用苗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侧柏容器苗广泛推广使用。文章总结了侧柏容器育苗以及抗旱造林技术,旨在为侧柏育苗和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西康蔷薇进行了植物生境调查,通过根系的生物量、长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水稳性指数的测定,并采用石蜡制片法对其根茎结构进行观察。研究表明,各级别根系长度顺序依次是:二级〉三级〉四级〉一级;生物量分布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二级根系伸展能力最强;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依次减少;根系对土壤抗蚀性能的水稳系数小于草玉梅和川西千里光而大于荒坡地;它根茎的表皮细胞较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气孔较密的特点;机械组织发达、髓部能储存大量营养物质。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分蘖能力强的特性;有较好的绿化观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成为治沙造林的优良树种,能为林芝植被建设提供优良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的育苗造林 ,初步探索出适用于云南热带、南亚热带采用的肉桂育苗、造林技术。采种母树可选择 7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植株 ,种子按 1 1的湿沙拌匀混合贮藏 ,采用袋苗培育 ,Ⅰ、Ⅱ级合格苗上山造林 ,密度可根据培育方向选用 1m× 1m、 1m× 2m的株行距 ,时间在雨季 6~ 7月最佳。  相似文献   

20.
生产实践上,实生毛竹造林采用的种苗,广泛应用着一年生春播实生苗、二年生的分株移植分蘖苗,单株的鞭生小竹苗等多种形式。它们各有利弊,只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贯彻相应的栽培措施,灵活运用,都能达到较好的造林效果。 一年生春播实生苗,在广西等南方温暖多雨地区应用最多。但在我省因当年生长不高,分蘖不多,菌株幼嫩,即使原丛栽植亦往往因造林地水土条件差和管理措施不能紧紧跟上而生育不好。分丛栽植的更因鞭根受过损伤,恢复困难,甚至不断死亡。而一年生温床冬播春移毛竹苗由于生长期长,竹苗高粗和分蘖旺盛,原丛栽植后,成活率高,繁殖率强,能在造林后初期就充分发挥竹丛的群体力量,弥补上述缺陷,可望达到提早成林成材的要求。本此目的,1976年春天,我们进行了一年生冬播春移毛竹实生苗原丛栽植的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