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盆景是造型艺术。点、线、面、体……是造型艺术作品的主要结构要素。在盆景构图中,线条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就树木盆景而言,树木的根、干、枝即线条组织。成功作品的线条安排组织乃至构图,总给人以自然舒展、协调适中的美感。一、线条的形式、性质及处理原则线条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和运动趋势。不同形式的线条具有不同的性质(即不同的性格表  相似文献   

2.
盆景界有人对一种“树冠丰满、不露树枝”的树木盆景形态,称之为“远树景象”,这是不对的。道理十分明显:一、“远树景象”之说,不符合树木盆景的概念。盆景是表现自然景观及其生命景象的有生命的艺术。大体分为三类:山水盆景表现树木景象“远景”;水旱盆景表现树木景象“中景”;树木盆景则是表现树木景象“近景”,甚至可以说是对大自然景观中的局部景象之一的树木景象的“特写式”表现。由此可知“远树景象”之说,不符合树木盆景概念的规定性,故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为了展示中国盆景发展新水平、新成果,弘扬中国盆景艺术,中国花卉协会定于10月25日~11月2日在江苏省如皋市举办首届中国杯盆景大赛。大赛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和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政府承办。本次大赛的主题是"传承创新、合作共赢",大赛分比赛、展示、表演和交易四个部分。届时将邀请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和专家进行现场表演,并展示讲解盆景制作技艺。树木盆景、  相似文献   

4.
在盆景制作中,为了突出盆景的美感,有时往往要采取一些超常的措施。这些措施虽然突出了盆景的美感,但也给盆景的养护和管理带来了一些弊端。超浅盆就是一种。浅盆可以表现盆景意境的深远,是盆景的常用手法。长期生长在浅盆里的树木盆景如果管理得好,不但可以使树木的根基隆起,根系紧抓地面,虬劲有力,还可以强化树与盆的比例,小中见大,提升景  相似文献   

5.
盆景是一种文人艺术,它是通过文人自身的艺术修养、个性追求以及审美情趣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同属于文人艺术的山水画、山水诗和山水园林,有着共同的哲学思想和基础艺术类似的功能。它从诞生起就具有诗与画的特点,同时盆景艺术也可以看作是,被高度浓缩的微型园林景观。"盆景"——就是取"盆中之景"的意境。它既不是未作整理的盆中树木,也不是随便放在盆中的完全自然的石头,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技术处理,精心布置在盆中的自然景物。  相似文献   

6.
盆景创作中(主要指树木盆景)枯荣对比的艺术形式,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之一。这种形式及创作技法,也是从中国古代绘画中汲取借鉴而来的,它与盆景艺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也是比较早的一种表现形式,现在人们在盆景创作中仍普遍在用。其艺术特点是利用素材已有的受自然风霜雨雪磨砺和兽虫践踏而形成的枯干枝部分,巧妙雕刻修饰;也可利用造型中必须去掉的部分活的枝干,依据作品整体构图布局的需要,用作点缀,以枯衬荣,与树木的枝繁叶茂、鲜花硕果  相似文献   

7.
盆景,顾名思义就是“盆中之景”。它可以表现树木景观,也可以表现山水景观,还可以表现树木、山水兼而有之景观。因此,在中国盆景中,既有树木盆景、山水盆景,也有水旱盆景。树木盆景是最常见的一类。它以木本植物为主要材料,采用攀扎、修剪、雕刻等造型手段,并通过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自然界的树木景观。以自然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选择和切截、雕凿、拼接等造型加  相似文献   

8.
一盆形态动人,意境深邃的树木盆景,其根的艺术表现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附石盆景中,树木的根大部分裸露于石上,根的艺术效果则更为突出。因此,在制作附石盆景时,除对石材和树桩的择优选用以及在干枝的造型上下功夫外,更应着意在营造和使用根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根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附石盆景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盆景艺术是一门甜美的艺术。创作树木盆景既可强健体魄,又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欣赏盆景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返璞归真,净化心灵。当然,盆景在美化环境方面的功能也不可小觑。树木盆景除以上功能外,还有哪些其他的功能有待开发利用呢?我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开发树木盆景保健功能。研究资料表明,许多植物散发的气体对人体有益,具有杀菌、消炎和补益功效,对一些疾病有辅助  相似文献   

10.
<正>盆景作为生活艺术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必需品,盆景如何与生活空间良好搭配以达到最好的观赏效果,是广大盆景爱好者关心的问题。摆放位置不同类型的盆景需要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才能将其最好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装饰生活的盆景因为其类别、形式、体积及与室内外的陈设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类别盆景摆放小型树木类盆景在摆放时不宜太靠墙角,以利于欣赏到树木的整体,同时凸显树木类盆景的层次与和谐美。小型山水与水旱盆景的摆放与植物盆景摆放有所区别,这两类  相似文献   

11.
●根部处理根部是树木的重要部分,也是鉴赏树木盆景的重要标准之一。理想的作品一般四面露根,没有露根的树是不完整的树。改作树木盆景时,当然不可忽视这个问题。除了在确定树木面向时要考虑到根的效果外,对于接近土面但未显露的根,要剔除上面的土,使其露出,但不要悬空,这样也有利于长粗;对于方向和位置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几架小议     
一件具有整体美的树木盆景,应当包括树木、盆和几架三个部份。树木是盆景的基础,盆则是树木赖以生长的必要条件,而对几架来说,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多余之物,但从盆景艺术的总体视之,实也缺少不得,它不但可以烘托树木,开拓境界,而且可以起到增姿添色的作用。在1985年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荣获一等奖的《步步青云》(见《中国花卉盆景》1986.1.插四,以下刊名略),配以多级书卷式几架,给人以读破万卷书,  相似文献   

13.
宋德钧同志提出统一盆景术语的意见,是非常及时的。在盆景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不及时统一盆景术语,将对盆景艺术制作和研究带来很多不便。笔者也想谈一点看法,供参考。Bonsai(盆栽)是日本的叫法,其本义是盆栽植物和盆景树木。它不符合我国的叫法,也不符合盆景的真正含义。就字面理解,盆栽只是将植物栽在盆中而已,没有人工艺术造型的含义;再者它只适应于“植物盆景”(或称“树木盆景”或“花木盆景”),而不适应于山水盆景。盆景既然起源于我国,就应该以中  相似文献   

14.
如同人与猿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样,树木盆景与盆栽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又有它们内在的联系。盆栽是盆景的基础,是向盆景过渡的初级阶段;盆景则是盆栽发展的高级阶段。从本质上看,盆栽还尚未跨入艺术殿堂的大门,只是把生长在地面的植物移入盆钵里加以培植管理而已。由盆栽向盆景转化,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对盆栽植  相似文献   

15.
<正>二、树根雀梅盆景栽培与管理方法树根盆景造型的关键是选择根形符合制作意图的树根。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我们对根桩的根形、枝要全面鉴别,只有选择形态好的根和枝,才能创作出构图精巧、寓意深刻、古雅如画、趣味无穷的艺术盆景。盆景是自然和人工合作的成果,通过人工的创造来表现其无限的变化。选定后,修改树根桩头是栽培盆景最基本的一步。要截去哪节树干,剪掉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和中国花卉盆景编辑部在北京举办的第七期盆景、园艺培训班上,赵庆泉先生为学员们讲述了水旱盆景的制作过程,使我这个喜爱水旱盆景创作的工作者从实践中又提高了一步。现将赵先生的讲述,按我的学习体会记录下来,与喜爱盆景的同道共享。中国盆景与优美的自然景致有着密切联系。可说是微型的造园艺术,可以表现树木的景象,亦可表现山水的景象。水旱盆景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树木盆案和山水盆景的有机结合,是以植物、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在浅口水盆里表现水、旱、树、石兼而有之的自然景象。赵庆泉先生在继承中国传统水旱盆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逐渐形成了清新、秀丽的个人风格。他创作的水旱盆景以树木为主,山石为辅,表现大多为比较“完整”的自然号观。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卉园艺》2010,(15):15-17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它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犹如立体的山水画。中国盆景“滥觞于汉晋,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代一度衰落,今又复兴”。扬州盆景几乎与中国盆景同步,是中国盆景的先驱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树木附石盆景的生命力,突出地表现在其艺术效果上。它犹如简笔写意画,寥寥数笔,韵味无穷。它的魁力不仅能以其对顽强生长在崖壁石隙或峰峦岩巅的树木形象的夸张和特写,引人入胜,给人情趣;而且能使人从中领略巨蟒腾空的气概、临危不惧之胆略、迎风挺立的精神、坚韧不拔之毅力等等。树木附石盆景创作的关键,在于提根附石之技法上。为了加速树木附石盆景的创作进程,更充分地展示其生命力,探索树木的快速提根附石技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现将本人近年在探索这一课题中的肤浅做法和体会总结于下、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盆景是活的立体艺术,它以活的树木为物质载体,不但依赖树木的存活而存在,也依赖所用树木自身质料的奇异特性来创造其审美意象。因而树木是盆景内在结构中的基础层次,对它最基本的追求:一是适应盆栽,树身相对矮壮、树枝节距短、叶片小;二是成活率高,树龄长,生命力强,耐修剪,经得起作者的艺术加工,三是质料奇特,追求树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影响和自身的变异所形成树身形  相似文献   

20.
从山野采掘老树桩作为盆景素材,不仅可以节省很多培育的时间,而且能使作品具有一种人工培育难以达到的天然古拙形态。这是由于大自然环境对树木所作的长期“加工”所致。然而,大自然的“加工”毕竟不是艺术,它给树木带来自然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造型,如出枝的位置,根、干、枝的比例等,常常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创作的时候,只有顺其自然,因材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