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禽巴氏杆菌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浅谈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禽巴氏杆菌病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相似文献   

3.
杨福 《中国畜禽种业》2012,8(5):149-150
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本病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建水县是畜禽养殖大县,2011年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了1560多万头(只、羽、匹),从调查统计疾病情况看,禽类发生巴氏杆菌病的频率比较高。一年来养禽数量较多的曲江镇发生2起,发病460余羽,死亡398羽,死亡率达86.52%,通过采取措施,没有给群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总结了防治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多为败血症经过,表现剧烈下痢,剖检可见肝脏有坏死灶,心包液增多等。巴氏杆菌可侵害各种动物和禽类,鸡鸭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禽业带来很大损失。病禽和带菌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病菌。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均可成为传递  相似文献   

5.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家禽和多种野鸟都能感染,鸭最易感,雏鸡发病较少,3~4月龄的鸡和成年鸡较易感染发病,呈散发或流行性。2010年,某养殖户的家禽出现较大数量死亡,对46只基本无临床症状的鸡剖检,经临床诊断,细菌学检查和病理解剖学检查,进行了定性分析,诊断为禽巴氏杆菌病。1临床症状最急性行:见不到明显的临床症  相似文献   

6.
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提供特异、敏感的诊断方法,本研究建立了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方法.该方法能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扩增出1条460 bp的特异片段,而无法从大肠杆菌、鸭疫里氏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禽1型副黏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和鸭基因组DNA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显示该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出1 ng·L-1的细菌基因DNA.  相似文献   

7.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和火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因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是由多杀性禽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急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于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在温热潮湿的地区和季节有多发倾向。通常以春末秋初发生较多,饲养管理不良促进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它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畜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急性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禽称禽霍乱。现将本人诊治的一例禽巴氏杆菌病的详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13年12月10日,普兰店市丰荣街道办事处某鸡场从外购种鸡2000只,2013年12月12日有100多只鸡体温高达43~44℃,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弓背缩头,头藏于翅下,离群呆立,不愿走动,带有剧烈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或深绿色,头冠、肉髯呈蓝色。呼吸困难,从口鼻流出淡黄色带泡沫的黏液,张口呼吸时,发出咯咯声。至2013年12月15日发病鸡只150只,死亡鸡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恩诺沙星联合脂多糖粗提液(lipopolysaccharide crude extract,LPS)诱导鸡肝损伤中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并研究复方甘草酸单胺粉(compound ammonium glycyrrhizin soluble powder,CAG)护肝及免疫调节作用和机理。【方法】104 羽海蓝蛋鸡随机分为空白组(I),模型组(II),CAG预防组(III)、CAG治疗高、低剂量(IV、V)组,除I组外,各组连续3 d灌服恩诺沙星(100 mg•kg-1,1次/天),于第3次灌药时腹注LPS(4 mL•kg-1)诱发肝损伤,III组建模前3 d以40 mg•L-1混饮CAG,持续至建模结束;IV、V组腹注LPS后分以22.5、7.5 mg•kg-1灌服CAG,2 次/天,重复3 d。建模后6、24、48 h采血并剖检。【结果】与I组相比,II组鸡血清ALT、AST、TNF-α、IL-1、IL-6水平 6、24和48h显著升高,外周血中CD3+、CD4+和CD8+ T细胞百分含量 6和24 h显著降低,48 h显著升高,肝组织病变明显。与II组相比:III组ALT、TNF-α 和IL-6 6 h,AST 6和24 h,CD3+、CD4+ 和CD8+ T细胞48 h降低显著;IV组ALT、AST、TNF-α、IL-6 24和48 h,IL-1、CD3+、 CD4+ 和CD8+ T细胞 48 h 显著降低,CD3+ T细胞6和24 h,CD4+ T细胞24 h显著升高;V组中CD8+ T细胞在48 h显著降低;其余差异不显著。IV组较其它组肝组织病变有最大改善。【结论】恩诺沙星联合LPS诱发肝损伤同时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释放和CD3+细胞及其亚群CD4+ 和CD8+发生先低于正常水平,后又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现象,复方甘草酸单胺可能通过抑制以上3种炎性因子释放,双向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水平而发挥护肝作用,但作用与给药剂量和时机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三种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人工诱发鸡霍乱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试管肉汤两部类法,测得恩诺沙星、单诺沙星脑二氟沙星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是0.05、0.2及0.4mg/L,按5mg/kg的剂量,分别给人工诱发霍乱病鸡内服恩诺沙星、单诺沙星脏一氟沙星,每12h给药1次,连续3d,这些药物对鸡霍乱的治愈率分别为96.7%、83.3%及83.3%。而感染对照鸡的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13.
恩诺沙星对隆腺蚤(Daphnia Carinata)的急性活动抑制毒性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恩诺沙星是在畜禽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以隆腺蚤(DaphniaCarinata)为试验对象,测定了恩诺沙星对隆腺蚤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5℃时,24h恩诺沙星对隆腺蚤的最大不致死浓度为1μg·mL-1,使隆腺蚤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为120μg·mL-1;恩诺沙星在24h、48h时对隆腺蚤的EC50分别为34.03μg·mL-1和19.37μg·mL-1。48h时,恩诺沙星对隆腺蚤的LC50为25.86μg·mL-1。依据蚤类急性活动抑制毒性分级标准,恩诺沙星对于隆腺蚤属于中毒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动物专用药恩诺沙星水溶性粉剂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病的雏鸡进行了治疗研究,用环丙沙星、阳性空白对照、阴性空白对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60,30,10mg·L-1浓度的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剂的保护率分别为85.7%,77.1%,28.6%;环丙沙星20mg·L-1的保护率为74.3%,阳性对照组为11.4%,阴性对照组为100%.说明恩诺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为给制定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轮换用药方案,降低耐药性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细菌传代、营养因素和耐药菌下大肠杆菌耐药菌株D600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耐药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D600经210代传代,对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128μg/mL(高度耐药)降至32μg/mL(中度耐药),而对恩诺沙星的MIC值没有变化;在稀释32倍的LB肉汤培养基中传代,D600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MIC值由≥128μg/mL(高度耐药)分别降至0.25μg/mL和1μg/mL(敏感)。营养因素水平越低、传代次数越多、耐药菌比例越小,D600对药物的MIC值越小,直至恢复到敏感。且上述因子对环丙沙星敏感性恢复的作用强于恩诺沙星。  相似文献   

16.
恩诺沙星对鲟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鲟鱼暂养于室内玻璃水族箱内7 d后进行试验,分别用恩诺沙星800、1 000、1 300、1 690、2 200和2 860 mg/kg体重对鲟鱼进行口灌给药,给药后连续10 d观察试验鱼的行为及死亡情况。用改进寇氏法计算鲟鱼口灌恩诺沙星LD50为1 590.36 mg/kg体重,95%可信区间范围为1 172.20~1 803.02 mg/kg体重。  相似文献   

17.
对两组鲤分别进行腹腔注射、口灌恩诺沙星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了恩诺沙星在鲤(Cyprinus carpio)体内的吸收、分布与消除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两种给药方式下,鲤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消除二室模型.腹腔注射给药血浆动力学参数:AUC为59.1856μg·h·mL^-1、K为75.7627h^-1、t1/2B为96.5456h、T(peak)为0.0730h、C(max)为3.2970μg·mL^-1;灌服给药血浆动力学参数:AUC为600.2961μg·h·mL^-1、Ka为0.1693h~、t1/2β为168.2871h、T(peak)为3.6655h、C(max)为3.2661μg·mL^-1.这说明腹腔注射给药比口灌给药吸收快,血药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  相似文献   

18.
牛溶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市某肉牛养殖场犊牛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及死亡为主的疾病.从该牛场发病死亡的犊牛采集病料,采用病料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试验的方法,对导致该牛场犊牛发病死亡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从该牛场患病死亡犊牛的心、肝、肺中均分离出溶血性巴氏杆菌,从而确诊该牛场此次犊牛发病为牛溶血性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提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Pm27基因组DNA,参考GenBank中Pm70株ompW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了细菌ompW基因,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度为615bp,编码20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Pm70 OmpW蛋白的同源性最高,达98%;与睡眠嗜血杆菌的同源性77%,与琥珀酸产生菌的同源性为69.3%,与霍乱弧菌、大肠杆菌、耶尔森菌的同源性为50%左右。OmpW蛋白前21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序列,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位于第122位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20.
恩诺沙星缓释溶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18头健康猪进行恩诺沙星普通溶液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恩诺沙星缓释溶液肌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比较了2种溶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α=0 726±0 164h,t1/2β=9 083±1 121h,Vd=4 364±0 565L/kg,ClB=0 336±0 053L/(kg·h),AUC=30 397±4 895mg·h/L。肌肉注射恩诺沙星缓释溶液和普通溶液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 468±0 114h和t1/2α=0 415±0 195h;t1/2β=25 818±6 528h和t1/2β=9 460±2 946h(P<0 01);Tmax=1 498±0 194h和Tmax=1 347±0 393h;Cmax=2 206±0 555μg/mL和Cmax=2 561±0 152μg/mL;AUC=23 715±3 528mg·h/L和AUC=18 397±1 808mg·h/L(P<0 01);F=(78 02±11 61)%和F=(60 52±5 95)%。肌肉注射恩诺沙星缓释溶液和普通溶液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1/2β和AUC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恩诺沙星缓释溶液既有速释部分(与普通溶液相比吸收半衰期不变),又有缓释部分(消除半衰期延长),应用于临床其有速效和长效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