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计划的开发,一直是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需加大力度解决的关键问题。“九五”期间,尽管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建设改革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也正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需要,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具备  相似文献   

2.
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从输血到造血,从救济式扶贫到参与式扶贫开发,甘肃省近年来在静宁县和秦安县积极推行参与式扶贫模式,不仅激发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活力,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一新的扶贫方式以极强的生命力,在甘肃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甘肃省将参与式的思路和方法应用于扶贫工作中,包括:让农民参与开发项目的选择和实施、资金的管理,以及检查和验收等全过程,并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甘肃省实施的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已从2001年初的3个村,推广到目前的223个村。 过去,扶贫项目都是由上级政府决定,…  相似文献   

3.
本以中德合作河北省白洋淀上游集水山地生态造林项目为背景,阐述了参与式工作方法引入项目建设的过程。通过调查案例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证明在项目建设中引进参与式工作方法是一种科学的选择,也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对项目中参与式工作方法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阐述了“参与式”的真正含义,提出了参与式工作方法在项目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得出了采用参与式方法是山区开发提高成效的切实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德钦县山区综合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迪庆州西北部,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1996年确定的第二批35个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之一。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的山区综合开发思路和模式是德钦县调整产业结构,变山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实施山区综合开发也是保护两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滇金丝猴等珍贵野生动植物,保护天然林资源的需要。根据“九五”执行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生态平衡保护和森林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旨在通过探讨经济林与研学旅行产业融合开发使得经济林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解决目前经济林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供需关系逆转问题。以郑州市为例,对现有经济林资源及开发现状进行探讨,利用PESTEL模型分析融合开发的可行性,提出郑州市产业融合三大类可设计开发模式,即:1)按土地经营模式分为"公司承租+分包""公司+产业联盟";2)按商业投资主体分为"学校+旅游企业+政府""学校+专业研学机构+政府";3)按活动组织形式分为"主题认知教育""文化体验活动""应用实践探索""知识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山区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是农村工作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是党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基本方针的具体体现。 选择行之有效的开发模式是山区综合开发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投资、投劳、管理收益分配之间矛盾的方法。三年来各地通过探路子、摸经验、树典型,山区开发模式各有不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10年来在低立岗地综合治理与开发中,运用增肥改土、主体间作、种养结合、庭园林业和私营农庄多种开发模式,以发展高效经济树种为主,改善了低丘区域的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江苏仪征低丘岗地营林开发模式优化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总结江苏省仪征低丘岗地开发的经济林、用材林等7种营林模式和5种纯板栗与农作物间作模式,评估其生产和经济效益,优化选择出了板栗与茶复合林模式、纯梨园、纯茶园、纯桃园等4种开发营林模式;板栗与山芋 雪菜、板栗与芝麻 胡罗卜、板栗与花生 苕子等3种板栗与农作物间模式。其中板栗与茶,并期板栗与山芋 雪菜等间作模式,可形成高效复合经营开发模式。文内还提出了该市低丘岗地综合治理与开发试点试区的建设原则,发展模式及应实施的集约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试验研究中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了适于嫩江沙地治理开发的4种模式,即草场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治理、“三化”草场治理开发和封沙育植治理及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开发是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经营和合理利用,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不断总结和探索森林资源开发模式,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挖掘森林资源的内在潜力,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在对漓江风景区核心段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墨菲(Peter.E.Murphy)提出的旅游社区发展战略模式,结合漓江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从景区商业经营、居民利益分配、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管理4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漓江风景区核心段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有助于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可为漓江风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市场》2007,(2):28-28
项目单位:西藏绿宝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概述:“西藏芫根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投资2000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3000亩芫根种植示范区和绿色酱腌菜食品工厂、保健食品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蕾  王立海 《森林工程》2004,20(6):31-33
针对我国物流园区盲目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混乱的现状 ,提出物流园区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提出合理选择物流园区经营模式的基本思路 ,阐明了物流园区经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基础理论,“护源”+“三Z”开发投入模式、PRA调查法模式、体验式开发模式.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等,归纳了一些实践经验。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典型区域类型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基地。从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状况入手,分析了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并提出了该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则,最后提出了该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在全面论述桑树经济价值、生态作用及生态产业开发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的模式,即:蚕用桑、果用桑、饲料桑、城市绿化、材用与纤维利用等多种模式.把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探讨桑树的多用途开发渠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蚕桑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蚕桑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黑龙江省西部平原缓丘农区的自然资源、气象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出发 ,对农林复合经营开发模式的类型及其效益进行探讨 ,提出了农林复合经营开发模式的基础、类型与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并讨论了农林复合经营开发模式的技术措施 ,为黑龙江省平原缓丘农区的资源合理利用 ,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涨渡湖滩地以林为主、逐步建成林农牧渔相结合的立体开发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并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是滩地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试验研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 ,初步筛选出了适于嫩江沙地治理开发的 4种模式 ,即草场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治理、“三化”草场治理开发和封沙育植治理及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作为一种新思维和创新的工作方法融入农村社区的林业而成为社区林业,村民在其参与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那些本来就属于他们的权利得以重新回归,参与式方法已逐步为贫困农户所接受,本介绍了面对山区反贫困的各种挑战,中荷扶贫项目社区林业子项目积极探索,帮助山区贫困农民通过“开发式”扶贫方式发展林业中建立的一种可持续的扶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