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东海绿鳍马面纯(以下简称马面纯)资源开发利用十多年以来,有关学者、科技工作者及渔捞专业人员发表了不少卓有见识的文章,对合理利用资源起了有益的指导作用。对马、五岛水域的越冬马面纯资源较丰富,但要获得最佳捕获量,必须对它的越冬、洄游及生殖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掌握其活动规律,才能不失时机的跟踪追捕。一、1979~1985年的产量分析我公司近年来在海上捕捞马面纯的产量分越冬期,产卵洄游期、产卵期、索饵期(产卵  相似文献   

2.
绿鳍马面鲀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属鲀形目,革鲀科,马面鲀属,英文名Bluefin leatherjacket。江浙及福建一带称象皮鱼、剥皮鱼;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称猪鱼、皮匠鱼、面包鱼、烧烧鱼。近些年,由于自然海域资源严重衰退,加之肉质鲜嫩,肝脏营养价值高,绿鳍马面鲀的市场价格明显提高,引起了部分养殖户与水产工作者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海的马面鲀鱼资源骤增,上升为我国东、黄海渔获物的第二位。但是这种鱼外形奇特,貌不惊人。怎样才能改变人们的偏见,还它营养学上的本来面目,以达到有效地利用马面鲀鱼资源呢?这里介绍一点日本的情况以供参考。日本的马面鲀鱼,学名Navodon mcode-stus(绿鳍马面鲀),在三崎、东京等地又称马面鱼。体长一般是1令20~22厘米,2令26~28厘米,3令32~34厘米。马面鲀鱼在日本沿海分布很广,北海道以南的沿岸各海域均有出现,尤以日本海一侧的富山湾、两津湾(佐渡岛)、山阴海域(鸟取、岛根、山口、兵库县及京都府的沿海)、新泻县沿海、对马海峡以及太平洋一侧的相模湾等为主要栖息  相似文献   

4.
马面鱼菜谱     
<正> 新的一年,写些什么?我首先考虑的是写一点有关马面鱼的东西。因为1993年海洋渔业最大的新闻就是马面鱼。马面鱼长相很难看,由于体侧高。长椭圆形,皮又粗又厚,所以有“橡皮鱼”、“剥皮鱼”、“面包鱼”、“皮匠鱼”、“猪鱼”等不同“雅号”。马面鱼在我国有记录的是两种。以其鳍的颜色来分,一种叫绿鳍马面鱼,另一种是黄鳍马面鱼。马面鱼的开发和利用,大概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当时,渔民看到这种鱼很头痛,一方面马面鱼长相很难看,另一方马面鱼背上有一硬刺,容易挂在网上,把它从网上取下来很困难,不小心还要弄破手,特别是马面鱼多的时候更为讨厌。由于马面鱼长相很难看,又卖不出价钱。市场上一斤马面鱼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对五岛对马渔场底鱼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1979年冬季,主要捕捞对象是绿鳍马面鲀。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海域马面鲀等底鱼资源的分布洄游和资源状况,198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向东海所下达了“东海北部及毗邻海区绿鳍马面鲀等底鱼资源调查与探捕”课题。在这之前,东海所和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合作,于1983年12月、1984年12月和1985年1月进行了三个航次的第一阶段调查。本文用这三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调查海域内马面鲀等底鱼(包括部分头足类和上层鱼类)的现存资源量和年可捕量进行估算,供合理利用该渔场资源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衰减,马面鱼已成为当前各渔业、水产企业的主捕品种之一,因目前马面鱼作业渔具装配工艺尚未有进行系统的总结,本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马面鱼作业网具的装配工艺,以供各渔业、水产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7.
绿鳍马面纯Navodon septentrionaltis(Günther)又名皮匠刀、橡皮鱼、面包鱼,是一种暖水性底层鱼类,广泛分布在东、黄海和朝鲜、日本的近海。  相似文献   

8.
90年代初以来,东海区马面鲀渔业由黄鳍马面鲀取代了绿鳍马面鲀,并在近几年来已成为群众渔业主要捕捞鱼种之一。因此,了解黄鳍马面纯的资源状况变动,对渔业生产、管理都具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有关资料,从若干方面简述分析了黄鳍马面纯的资源动态,结果为:由于近几年连续高强度的捕捞,其资源群体数量已开始衰退,2000年其可能渔获量属偏低年份,其产量为3.3万t。合理利用初步看法是:减少越冬期的渔获量。  相似文献   

9.
《渔业现代化》1975,(3):33-33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和深海鱼类资源的开发,近几年来,马面鲀鱼(俗称橡皮鱼)的产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广大工农兵的需要,使低档鱼能更好地为市场服务,我厂增加了马面鲀鱼缶头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东海的马面魨鱼资源骤增,上升为我国东、黄海渔获物的第二位。但是这种鱼外形奇特,貌不惊人。怎样才能改变人们的偏见,还它营养学上的本来面目,以达到有效地利用马面魨鱼资源呢?这里介绍一点日本的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东海绿鳍马面鲀(以下简称马面鲀)资源开发利用十多年以来,有关学者、科技工作者及渔捞专业人员发表了不少卓有见识的文章,对合理利用资源起了有益的指导作用。对马、五岛水域的越冬马面纯资源较丰富,但要获得最佳捕获量,必须对它的越冬、洄游及生殖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掌握其活动规律,才能不失时机的跟踪追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海洋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低值小杂鱼占总渔获量的比例越来越大。其比较突出的绿翅马面鲀鱼,成为低值小杂鱼渔获量之冠。过去绿翅马面鲀鱼被人们视为小杂鱼中最低等的鱼。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绿翅马面鲀鱼成为鱼品加工原料的热门货,先后有许多厂家引进日本先进技术设备,以马面鲀鱼为原料,加工成美味可口的烤鱼片。后来又变为红烧、五香、鲜炸之类的罐头原料。近几年,由于海洋资源越来越紧张,导致水产品加工原料价格高,尤其是罐头食品,品种单调,  相似文献   

13.
食品马面,俗称象皮鱼,剥皮鱼,面包鱼等,属形目,革科。为温水性近海底层鱼类,集群性很强,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东海的马面个体较小,体长一般不超过20厘米;黄海、渤海的马面个体较大,一般体长在25厘米左右,大者在30厘米以上,是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马面资源丰富,肉质细嫩、色白,清鲜而不腻,营养不比其他鱼类差。据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9.2克、脂肪0.5克、钙9毫克、磷174毫克、铁3.6毫克;可食部分达46%左右,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用鱼类。但是,由于马面的外观难看,一般消费者习惯上不太爱吃。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有必…  相似文献   

14.
赵营  殷小亚  李翔  刘皓  贾磊 《科学养鱼》2022,(10):61-62
<正>绿鳍马面鲀俗称马面鱼、橡皮鱼、面包鱼、烧烧鱼、扒皮鱼,隶属单角鲀科、马面鲀属,是温水性底栖洄游鱼。20世纪90年代前,绿鳍马面鲀在我国捕捞量和渔获量仅次于带鱼。过度捕捞等导致近30年来绿鳍马面鲀产量锐减,为恢复渔业资源开展绿鳍马面鲀的育苗技术研究以及增殖放流意义重大。笔者于2022年进行了绿鳍马面鲀工厂化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面鱼,学名绿鳍马面鲀,属草鲀科,马面鱼属,地方名叫马面鱼、象皮鱼、皮鱼、面包鱼等,因其头酷似牛头,故又称牛鱼,是我国七十年代末开发的一种海洋鱼类,我国沿海各海域均有分布,主产于浙江、福建外海,每年1~5月为旺季,产量集中。马面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鱼类,同黄花鱼,鲅鱼等一样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见附表),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9.2克。其蛋白质中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並且各种  相似文献   

16.
张明云 《海洋渔业》1986,8(2):82-83
<正> 马面纯渔汛仍为国营渔业公司最大的生产渔汛之一。多年的生产经验表明,了解马面鲀渔汛的鱼发特点及资源状况,对有效地组织整个渔汛生产是必要的。在其资源及鱼发年间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尤为必要。为此,本文在总结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1985年马面鲀渔汛生产的基础上,对该年的鱼发特点及  相似文献   

17.
我公司利用马面鱼这种低级鱼类资源,加工生产成调味马面鱼干出口,换取外汇,提高了资源利用价值。由于调味马面鱼干有其独特的风味,很受日本客商欢迎。干制食品中的水分活性,对食品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了解和掌握食品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 从1974年以来对开发东海绿鳍马面纯资源后,渔获量从4千余吨逐年增长到20~25万吨,是我国冬、春汛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由于东海绿鳍马面纯越冬、索饵、产卵渔场处在东海暖流水系范围内,暖流水系的强、弱对渔场的位置及渔获量的变动关系密切,本文根据1977~1983年2月暖流水系的强、弱和渔获量之间的关系,明显看出其间的相关性。一、分析方法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王建新 《海洋渔业》1987,9(4):176-177
在生产调味马面纯干片的同时,为了充分利用马面纯原料,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参考有关资料,试制了鱼糜芝麻片,并且摸索了一套适应温州厂现有调味马面纯干片生产设备的加工工艺,并且作出了初步的经济核算,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舌鳎鱼,鳕鱼调味鱼片制作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十年代马面鲀(剥皮鱼、橡皮鱼)由许多水产加工厂加工成调味龟片,畅销国内外市场,为国家创造大量外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入90年代后,由于对马面鲀过度捕捞,资源日益衰退,产量下降,许多水产加工生产单位开始寻找生产调味鱼片的新原料。带鱼、鳗、马鲛、黄姑鱼等都曾作为试验对象鱼,最近鳕鱼和舌鳎鱼被选中可作调味鱼片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