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众所周知,鱼虫是饲养金鱼、热带观赏鱼必不可少的饵料,一般养鱼者除了到池塘、河流等水体进行捕捞外,还可以采取人工培养鱼虫的办法,来满足喂鱼的需要。笔者走访本市许多饲养金鱼、热带观赏鱼的同行,他们一般认为培养的鱼虫要选择体型大、繁殖力强、生态适应性好的种类。大家一致认为鱼虫中的大型、蚤状、隆线和多刺裸腹等,最适于人工大量的培养,培养时水的温度以18~25℃为适宜,最合适的pH值为7.5~8.5,水中溶氧的饱和度以70%~120%为最适宜,有机物的耗氧量以20~25毫克/升为适宜,水体中需要大量的细菌…  相似文献   

2.
蝇蛆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蝇蛆作水产养殖的饵料具有适口性好、营养转化率高等特点,据分析,鲜蛆蛋白质含量15.62%,蛆粉含粗蛋白59~63%,粗脂肪10~20%,与进口秘鲁鱼粉相似。蛆粉每种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国产鱼粉,必需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赖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6倍。还含多种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铜等。  相似文献   

3.
浮萍的培养与利用浮萍一般是指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等属于浮萍科的水生漂浮植物。浮萍是草鱼鱼种阶段最喜食的主要饲料。用浮萍饲养的夏花草鱼种,规格较大且一致,体质健壮,成本较低。浮萍的培养技术简单,省时、省力,投喂方便,在精饲料价格猛涨的情况下,用浮萍饲...  相似文献   

4.
周泓  宛立  苏鹤声 《水产科学》2002,21(6):24-25
海洋酵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是鱼、虾、贝、海参、海胆等经济种类的良好开口饵科,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已形成规模化生产^[1]。目前大多数生产单位多采用密封大罐充气培养法,该方法设备投资大,操作繁杂,费时费力。我们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新的简易大量培养海洋酵母方法。  相似文献   

5.
1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目前最有开发价值的螺旋藻为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和巨大螺旋藻(Spirulinamaxima)。藻作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丝体。无鞘、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状弯曲。多数种的藻丝由短圆柱形细胞组成,丝长50~250微米,宽3~8微米,细胞内有气泡,上浮性好,便于收采。繁殖方式以细胞不断横分裂或藻丝断裂而增加藻丝长度和数量。3~4天内生物量增加一倍。该藻适宜盐碱水域及淡水、海水、稻田、沼泽、温泉等水域。适宜生长水温为28~35C,其最高与最低生长温度为40C和15C。PH值为85~10,适宜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6.
海洋酵母内含丰富的营养,其中有:矿物质的磷酸盐、有机物质的蛋白质、糖和脂肪等。此外,还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生长刺激素等。因此,海洋酵母营养价值很高。又由于海洋酵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这样就可弥补单细胞藻类生产的不稳定性。所以最近已被用作养殖水产经济动物的活饵料。海洋酵母若与其他动、植物活饵料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饵料浮游动物(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的培养中,单细胞藻类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生物饵料来讲,在很大程度上是最优质而又不可或缺的;同时,单细胞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大量培养和生产不仅为鱼、虾、贝类等各种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提供饵料,  相似文献   

8.
室内大规模培养单细胞藻类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育苗业的日趋发展,为水产经济动物提供足够适口的单细胞藻类成为育苗成败的关键一环。笔者总结多年来在水产育苗单位的生产实践经验,归纳出一套适合生产性育苗单位大规模培养单细胞藻类的实用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一级培养 一级藻种培养是培育单细胞藻类最关键的一环。只有有了源源不断的纯正无污染的藻种,才能保证后期培养的成功。 藻种尽可能取之于技术力量较强、信誉较好的科研院所,品种一般为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角毛藻、等鞭金藻3011、等鞭金藻8701、湛江叉鞭金藻、小球藻、扁藻等。 一级培养用水要经过…  相似文献   

9.
一、水质的鉴别 1.好水夏季高温季节池塘中较好的水呈现黄褐色或油绿色,混浊度较小,透明度适中,一般为25~40厘米。水中浮游植物的种类主要以鱼类易消化的绿藻、甲藻、硅藻等为主,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在20毫克/升以上(没有测量设备时可将手放入水中搅动,能感到手边的水呈豆绿色,手伸入水中15~18厘米处弯曲五指时,  相似文献   

10.
牟氏角毛藻的生产性培养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为耐高温单细胞藻类,在泥蚶、牡蛎等贝类育苗生产中,角毛藻作为贝类幼体的优质饵料,与其它单胞藻相比具有耐高温、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所以角毛藻的顺利培养,将是贝类育苗成功的保证。角毛藻的培养方式与其它单胞藻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于其它单胞藻培养的关键技术,笔者通过几年的藻类培养生产实践,总结出牟氏角毛藻大面积培养的一些实用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浮萍一般是指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等属于浮萍科的水生漂浮植物。在两广一带欲称为藻或藻莎。如用芜萍馒头夏花草鱼种,规范一致体质健壮,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
蚤的培养与利用俗称“红虫”、“鱼虫”,系一种浮游动物。分布我国的属大约有十余种,目前可培养用作动物饲料的有美女、隆线、长刺和裸腹等。一、培养方法(一)室内培养采用大容器(绿色或蓝色盆较宜)注入养鱼水或坑池水(无工业污染水)10厘米,接种5~109活,...  相似文献   

13.
卤虫无节幼体(体长约0.5mm)是培养牙鲆等多种海产鱼和对虾幼体的理想饵料,它在一般幼体饵料系列里,居轮虫与桡足类之中。由于桡足类等天然浮游生物难于进行计划性采集,往往导致种苗生产不能顺利进行。因此,人工培养其休眠卵随手易得的卤虫及大型卤虫、以大型卤虫取代桡足类等天然浮游生物,确保初期饵料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此,日本曾采用以面包酵母、  相似文献   

14.
持续稳定培养单细胞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丽 《水产科学》1995,14(4):35-37
持续稳定培养单细胞藻技术曹丽(辽宁省海洋渔业开发中心大连116013)关键词:培养,单细胞藻,技术随着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太平洋牡蛎、魁蚶等品种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育苗室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共识。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能够稳定地提供大量的单细胞藻类...  相似文献   

15.
有关轮虫、丰年虫及虎斑猛水蚤等培养技术,前面已做过介绍。本文将扼要叙述淡水蚤状蚤和微型蠕虫的培养方法,其次就日本在饵料生物培养工作中的某些情况谈谈个人浅见,做为“综述”的小结。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是日本学者比嘉照夫教授等研制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该菌剂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其结构稳定,功能广泛,能促进动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已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EDTA二钠对培养牟氏角毛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氏角毛藻个体小,细胞壁薄,营养丰富,是对虾、河蟹、三疣梭子蟹等甲壳类蚤状幼体及泥蚶等双壳贝类的优良饵料,更是海参育苗时不可缺少的饵料,对高温的适应性较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为寻求最佳培养效果,我们用不同浓度的EDTA二钠进行对比培养试验,从而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培养液配方,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牟氏角毛藻Chaactoceros mulleri Lemmermann是某些海产经济无脊椎动物幼体发育阶段良好的饵料生物,它具有耐高温、广盐性等特点,深受水产养殖者的欢迎。在藻类培养中有关藻类生长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已有许多报道,但有关盐度对同一种藻类生长繁殖影响研究报告较少。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轮虫培养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金弟 《水产养殖》2003,24(2):17-17
1日本的轮虫生产现状轮虫(rotifer)因其大小、形状适口,容易被仔鱼、虾、蟹幼体消化吸收,具有营养丰富,增殖快速,易大量培养,不易恶化育苗水质等诸多优点,是目前鱼、虾、蟹类苗种生产前期的最佳基础生物饵料。日本栽培渔协对轮虫培养技术十分重视,做了人量的工作。在下属各事业所的鱼、虾、蟹育苗负责人,在育苗前必须订出轮虫总需求量及月需求量的大体计划,以及育苗10天(或一周)内每天需要量的具体计划。目前日本栽培渔协每年轮虫培养的总量近6兆,而实际用于育苗的轮虫量仅2兆左右,以保证育苗时能有充足的饵料保证。2…  相似文献   

20.
小球藻固定化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海藻酸钙作固定化载体,初步探讨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胶球密度、胶球直径等固定化条件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固定化条件为:4#针头、2%的海藻酸钠溶液和0.15mol/L的CaCl2溶液制备固定化小球藻,在含50mL培养液的150mL三角烧瓶内放置250个小球藻胶球时,其生长速度较高,生长周期较长。与游离的小球藻相比,固定化小球藻生长速率慢,但生长周期长。实验结果为微藻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