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染色体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重要结构。从1888年Waldeyer命名为染色体以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进展,研究方法日趋完臻,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1966年Ojima等采用气干法以后,鱼类染色体的研究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如何快速、简便地制备出优质的染色体标本,是进行染色体研究的一个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几种经济鱼类及其杂种染色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淡水渔业》1975,(2):F003-F003
鱼类染色体过去研究不多,原因之一是由于鱼类染色体一般小而多,难以计数,更不易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核型的分析。但近些年,随着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的改进,鱼类染色体的研究报导迅速增加。据1973年的归纳统计资料,全世界共报导了分属于60科,417种鱼类的染色体。其398种鱼类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文献资料和作者对鱼类胚胎、仔鱼组织和成鱼的鳃上皮细胞、鳞片、血液、性腺等细胞中染色体观察方法,还叙述了细胞核学研究用临时标本和永久标本的制作法以及鱼类各种组织的培养法。  相似文献   

4.
以黄颡鱼胚胎为材料,采用筛网研磨过滤,并同步进行秋水仙素、低渗处理的方法,获得黄颡鱼胚胎细胞的样本,成功制备其染色体标本.该方法简便、用时短、结果稳定,可为其他鱼类混合胚胎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鱼类骨骼标本在鱼类形态学研究及实验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在现有文献中存在重要步骤叙述不详细的缺点,给初学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为对现有骨骼标本制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并制作用于本科教学的鱼类骨骼标本。对新鲜标本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及甲醛固定标本大吻鱥属Rhynchocypris等鱼类的标本进行多次骨骼标本的比较制作,尤其是对咽颅的分离和后期处理进行了详细汇总比较。总结出一套步骤详细、操作简便的鲤科鱼类骨骼标本制作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鲤科鱼类新鲜标本和甲醛固定标本,且新鲜标本及甲醛固定标本的骨骼标本制作过程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新鲜标本或甲醛固定标本进行骨骼标本制作。  相似文献   

6.
硬骨鱼类胚胎染色体永久标本的制作——切碎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林岗 《水产科技情报》1982,(3):10-10,M032
鱼类染色体标本,具有多种制作方法,通常有Evance等人的空气干燥法;Roberts和Yamada等人的乙酰——地衣红压片法以及Mcphail和Jones制作鱼鳃上皮细胞染色体标本的方法,但均不够理想。为此,山崎文雄·小野里坦和荒井克俊介绍鱼胚染色体永久标本的制作方法如下: 1.在解剖镜下,用钩头镊子从发育卵中取出胚体,于林格氏液中用外科手术刀切成小块;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获得鱼类染色体制片的一种简单、可靠且对活体标本几乎没有影响的鱼类细胞短期培养的方法,是通过取鱼类的尾鳍进行原代培养获得成纤维细胞制备染色体的。这些鱼类中,白斑狗鱼和鲫属淡水鱼,狭颈愈额鲷和细条天竺鲷属海水鱼,均为重要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8.
冯恩慧  陈炜 《淡水渔业》1998,28(4):27-28
淡水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冯恩慧陈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鱼类博物馆,武汉430072)在淡水鱼类分类研究中多根据其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为鉴别依据,鱼类标本在制作时,应采用浸制法。本文就浸制标本制作中易被忽略或混淆的几个技术性问题给予介绍。1标...  相似文献   

9.
鱼类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随后的50年里发展迅速.雌核发育可以为纯系建立、性别控制、基因定位等研究提供一种有效途径,乃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活跃领域之一[1-3].  相似文献   

10.
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技术是六十年代必起的,属于染色体遗传工程。此技术首先在苏联兴起,而后欧美等国相继进行了研究。所谓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生)就是使遗传上去活的精子进入未受精卵使卵单性发育。在这里人工去活的精子仅起激活卵子发育作用而不参与遗传物质。这项技术的建立不仅能控制性别,而且由于使其雌性染色体加倍高度近亲,这就为迅速建立鱼类纯系  相似文献   

11.
多种鱼类骨骼标本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鲈、草鱼、鲫鱼、尖头斜齿鲨、光(鱼工)骨骼标本制作做系统研究,介绍一种适合软骨鱼鱼类和硬骨鱼类的鱼类骨骼标本制作方法,即在制作硬骨鱼类鱼骨制作时采用的冷剔法[1],软骨鱼类鱼骨制作的热解法[2],分析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萝北县在名山镇名山岛建设一处黑龙江流域博物馆,需要将黑龙江所有能捕捞到的鱼类,都制作成浸泡标本和干制标本两种供广大游客参观.鱼类干制标本的制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既没有资料可查,也没有范例可借鉴,全省仅具有几个制作标本的技术人员,但对此技术都进行封锁,学习请教困难较大.为了完成此项任务,我们长期住在抚远县,一边收集所需要的特殊稀少鱼类,一边观摩当地的技术人员的操作,凭借他们只言片语的介绍,回来后我们一边实验、一边摸索,经过多次的失败,终于制作出了形象逼真,做工精细的鱼类干制标本.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在互联网用户端的网页浏览器(IE)上能进行鱼类标本的360°虚拟展示,观察到鱼类标本的全貌,利用旋转台及数码相机,进行多角度的数字化图像自动采集,设计了数字化鱼类标本网络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2.5维图像技术,集合图像处理及微软银光(Microsoft Silverlight)应用程序技术,实现鱼类数字标本的图像建模和制作,并利用网站发布,在用户端上实现可操控标本的360°自由旋转,图像流畅,无停顿。该系统具有图像自动采集、全景观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太湖新银鱼胚胎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帼英  刘玲 《水产学报》1990,14(4):357-358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我们以胚胎细胞制取染色体标本,进行了太湖新银鱼春季群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两种鱼类染色体制片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肾细胞体外培养法可获得高分裂指数的翘嘴红鱼白染色体标本,且染色体分散均匀,形态清晰,背景干净,适于进行核型分析,更适用于小型及深海鱼类。在用肾细胞体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时,细胞接种后3~4d是制片的最佳时期,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以不超过4h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一、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现代鱼类育种技术,包括常规育种技术(即杂交和选育),鱼类性反转技术,染色体组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五个技术领域。鱼类的常规育种,在1871年以前是自发的,无计划的。1871年,俄国科学家进行鲟×闪光鲟杂交,并指出了鱼类杂交育种的前景。此后,鱼类的杂交育种才进入有计划的轨道。本世纪三十年代,Kirpitchinckov发现鲤鱼品种间杂交存在杂交优势,并在生产上实际应用。五十年代以来,鱼类常规育种发展迅速,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鲤鱼、虹鳟、沟鲶和罗非鱼。选育出一些品种,品系和杂优组合,同时,在遗传育种的基础理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从世界范围而言,目前,鱼类的常规育种仍然是最富有成果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养鲤历史悠久的国家,相传始于殷末周初,迄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鲤鱼在我国淡水鱼产量中占有很大比重,是传统养鱼的重要对象,特别是近年来集约化养鱼的迅速发展,鲤鱼的遗传改良,更加引起鱼类育种工作者的关注,鲤鱼也是世界上最普遍养殖的主要鱼类,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观赏鱼发展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观赏鱼界默认的观赏鱼,即养在水族箱中的所有鱼类的统称(Aquadum fish),包括金鱼、锦鲤、热带鱼、海水鱼及各种养在水族箱内的鱼,其中金鱼是我国特产,锦鲤以日本最为著名,七彩神仙、孔雀鱼、龙鱼等为热带鱼类,以南美和东南亚最为有名。我国观赏鱼的迅速发展始于  相似文献   

19.
鱼类单个胚胎染色体标本的快速制备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正> 目前,制备鱼类染色体标本的方法主要是空气干燥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获得较多的良好中期分裂相而有利于进行精细的分析鉴定,但它在收集细胞时需要反复离心换液才能获得理想的标本,因而此法费时较长,丢失细胞严重(如很多细胞粘附在离心管壁和吸管壁上)。当细胞数目很少(如鱼的单个胚胎)时,这一方法的应用就受到了限制。鱼类卵子的卵黄特别丰富,压片法制备的标本,卵黄物质及胞质跟染色体之间的反差不鲜明,且染色体往往重叠很厉害,难以进行准确计数和分析,同时,标本也不能长久保存。把生物工程的新技术用于鱼类的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是渔业上的一个发展方向,特别是人工二倍体雌核发育和诱导多倍体这  相似文献   

20.
研究鱼类的染色体和染色体组型,对探索鱼类的发生、遗传、杂交育种、水质监测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基础工作之一。早期研究染色体的方法,多采用压片和石蜡切片,且鱼类染色体一般小而多,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