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卷口鱼的临界水温和溶氧量,卷口鱼可生存的水温范围约是7-36℃,开始致死的临界上、下限温度分别为37℃和6℃,鱼浮头和窒息时的水溶氧量分别为1.72-2.04mg/L。和0.64-0.78mg/L。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倒刺钯鱼种的临界水温和溶氧量。倒刺可生存的水温范围约是4℃-37℃,开始致死的临界上、下限水温分别为3℃-38℃;鱼开始浮头和窒息时的水溶氧量分别为1.84mg/1和0.96mg/1。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3.
倒刺鲃的临界水温和临界溶氧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倒刺鲃鱼种的临界水温和溶氧量.倒刺可生存的水温范围约是4℃~37℃,开始致死的临界上、下限水温分别为3℃和38℃;鱼开始浮头和窒息时的水溶氧量分别为1.84mg/l和0.96mg/l.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4.
卷口鱼的临界水温和溶氧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卷口鱼 (Ptychidiojordani)俗名嘉鱼 ,是珠江水系特有的名贵鱼类 ,经济价值高 ,多年来一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高档的河鲜之一 ,因其肉质嫩滑 ,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近两年群众已有人工养殖卷口鱼的尝试 ,但苗种来源不易。因此 ,要发展该鱼的养殖业 ,一方面必须进行人工繁殖的研究 ,另一方面应深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本文对卷口鱼的耐寒能力和呼吸耗氧的某些特点进行了初步的试验观测 ,这一结果对卷口鱼的生产养殖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材料 试验鱼取自江河捕获的野生鱼 ,鱼体健壮无…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三种不同规格梭鱼幼鱼(6.34g,26.06g,70.17g)在水温15℃,20℃,25℃,30℃条件下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并讨论了耗氧率与体重、耗氧率与水温,耗氧量与体重,呼吸频率与水温,呼吸频率与水中含氧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浮头”窒息点。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4,(2):17-20
一九七三年一月省农业局在苏州召开了全省淡水渔业科技工作会议,确定我场承但“鲻、梭鱼的养殖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课题。为了完成省下达的科研任务,我场全体职工在抓好全年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组成一个采捕鲻梭鱼苗的专业队,负责捕捞、暂养、驯化、搬运等工作。试验的过程从三月十五日开始筹备,三月二十日开始试捕,  相似文献   

7.
暗纹东方魨幼鱼对主要水质指标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清荣 《淡水渔业》2003,33(1):21-22
于2002年进行了暗纹东方鲀幼鱼对主要水质指标适应性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幼鱼的致死高温为42℃,致死低温为8℃,28.2℃时窒息点为1.12—1.18mgO2/L,28.8℃下的耗氧量为98.45mg/kg/h。在水中氨氮浓度达到1.57—1.62mg/L时,河鲀幼鱼生长速度明显比水中氨氮浓度低于0.94mg/L时慢。  相似文献   

8.
江黄颡鱼瞬时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种水温条件下(12℃、20℃、28℃)测定江黄颡鱼(Pseudobagrus vachelli)幼鱼(6.5~8.6cm/p,3.953~8.407 g/p)的耗氧状况,据此计算出幼鱼的瞬时耗氧速率(V,mg/g.h)与溶氧量(DO,mg/L)及水温的相关关系。试验表明:江黄颡鱼耐低氧能力较强;其昏迷点、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增大,28℃时两者分别为0.3183、0.2750 mg/L;江黄颡鱼的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的延长、溶氧量的降低而降低,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  相似文献   

9.
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应用异源真鲷精子,通过紫外线照射、冷休克诱导牙鲆雌核发育和高温诱导伪雄鱼,解决了牙鲆性别控制和全雌苗种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牙鲆全雌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全雌鱼苗比普通鱼苗生长速度快是公认的,但其生长速度差异的确切数据目前还没有报道,2008年我们设计了全雌苗种和普通苗种胚胎发育时间和苗种生长增长的测定试验.因条件限制,本试验仅做了胚胎发育和初孵仔鱼长到鱼苗全长5 cm这一阶段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水温对草鱼鱼种摄食_生长和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良印 《水产学报》1998,22(4):371-374
水温是影响鱼类摄食、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关于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enidela)摄食、生长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刘文郁等1963;汪锡钧和吴定安1994;陈少莲等1993;Cole等1978;Kilambi和Robison19...  相似文献   

11.
《水产学报》1980,4(3):229-240
本文研究了海水梭鱼、淡水池养梭鱼、少盐水池养梭鱼的性腺发育和脑下垂体的组织学变化;介绍了淡水和少盐水池养梭鱼的人工催产结果;提出了人工繁殖的措施。环境盐度可以影响垂体前叶(RPD)和垂体间叶(PPD)的相对大小。前叶的增大伴随着间叶的减小。淡水和少盐水池养梭鱼的前叶比海水梭鱼的前叶大61.3%,催乳素分泌细胞活动增强,相反,前者的间叶较后者的间叶小45.8%,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活动减弱。淡水和少盐水池养梭鱼的卵母细胞滞留在Ⅳ期初向Ⅳ期中过渡阶段,仅少部份卵母细胞可发育到Ⅳ期中。这些雌梭鱼极大多数不能催产成功,仅两尾雌梭鱼催产成功,分别获得了34尾和17尾仔鱼,成活了17-18小时,淡水和少盐水池养的雄梭鱼可以成熟。  相似文献   

12.
鲻鱼亲鱼活体运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运输鲻鱼亲鱼的几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用活鱼运输车进行循环洒水运输,运输量大,操作简单,运输效果最好,是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温和溶解氧含量对中国对虾摄食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健  孙修涛  赵法箴 《水产学报》1993,17(4):333-336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自80年代初在我国大规模人工养殖以来,由于饵料成本占整个养殖费用的60%以上,因此摄食量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注意。黄海水产研究所(1980)、王克行等(1980)、张乃禹等[1983]分别很道了对虾对几种常用饵料的摄食量,并给出了经验公式。虽然陈一鸣[1988]报道东方长臂虾(Palaemon orientis)的摄食量在溶解氧饱和度降到40%以下时将显著下降。但大多数研究都是研究正常环境下的摄食量,而对不同环境因子对摄食量的影响则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几种环境因子对中国对虾摄食量影响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试验饲料由酪蛋白、糊精、鱼肝油、羧甲基纤维素粉(CMC)、无机盐混合剂和适量的维生素组成。用于试验的青鱼鱼种的平均体重为37.12—48.32克,试验期间的水温为24—34℃,试验得到的数据,经统计分析表明,青鱼鱼种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29.54—40.85%。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当蛋白质含量为37—43.3%,醣含量为9.5—18.6%时,青鱼鱼种生长最快。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对鱼体的蛋白质、脂肪和醣含量有一定影响,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也受到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肝醣含量则随饲料醣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会影响青鱼鱼种的消化率,当饲料中蛋白质处于最适量而醣含量在30%以下时,鱼的蛋白质消化率大致为92%左右,醣含量过高将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影响。饲料的组成对青鱼鱼种的血红蛋白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青鱼饲料最适能量蛋白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酪蛋白和明胶作为饲料蛋白源,配以豆油、糊精和纤维素粉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混合剂组成精制试验饲料。将其调制成五个蛋白水平,每个蛋白水平分别包括五个能量级,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鱼种为试验对象,经过60天的喂养试验,用净增率、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等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青鱼鱼种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为35~40%;饲料能量蛋白比(即C/P值)为9.1千卡/克蛋白;每公斤饲料的总能量为3185~3640千卡是最为适宜的。上述这些数据是制定应用饲料配方的主要理论依据。试验还发现,青鱼鱼种对糊精之类的碳水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利用能力;试验证明: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节约饲料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报导了利用青鱼鱼种在饲料中的蛋白质,醣、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保持适宜含量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含量脂肪对青鱼鱼种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所用的脂肪为马面鲀鱼油。试验结果表明,青鱼鱼种饲料中适宜的脂肪含量为3-8%,最佳含量为6.5%。两批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对鱼体肌肉和肝脏生化组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温对石蛙人工孵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下水微流水状态下孵化石蛙卵子,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水温对石蛙卵子的出苗率影响很大,21-23℃是其最适宜的卵化水温,当水温高于25℃,石蛙孵化开始出现畸形苗,32℃是其孵化的致死水温。  相似文献   

18.
渤海梭鱼放流增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2月完成了水环境的调查,选择了放流最佳地点。梭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实现年生产苗种超过2000万尾,中间培育成活率由30%提高到80%,轮虫是梭鱼较好的开口饵料,也找出了其他不同阶段的饵料配方。水环境指标要求及害病防法有了新的突破。1992、1993年的回捕率分别为0.03%和0.0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