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水产学院设计的40马力水库双船疏目拖网试捕鲢、鳙鱼已获得成功.目前该院正进一步总结,并将针对我国大多数水库普遍使用20马力机船的情况,继续研究和试验以20马力为主的其他小马力机船的鲢、鳙鱼疏目拖网. 鲢、鳙鱼是目前我国水库的主要放养鱼类.水库捕捞鲢、鳙鱼主要用赶拦刺张联合渔  相似文献   

2.
人们一般认为,小马力机船难以追捕游速快的鲢、鳙鱼,要想用机船拖捕,就必须建造大马力的机船。为了探索小马力机船拖捕鲢、鳙鱼问题,大连水产学院从改变原来拖网结构、减轻拖网阻力出发,于1982年为辽宁省庄河转角楼水库设计装配了一顶40马力鲢、鳙鱼疏目拖网,于1983年4月~5月20日,在庄河转角楼和朱隈子两座大型水库进行拖捕研究和试验,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王明德 《水产学报》1985,9(4):353-362
在水库捕捞的网具中,拖网所占的比重极小,原因之一在于鲢、鳙鱼游速快,用常规拖网不能满足追捕鲢、鳙鱼的要求。作者于1982至1983年设计和试验了一种改进的四片式疏目双船拖网,其既能够追捕游速快的大个体鲢、鳙鱼,又能释放小个体的鲢、鳙鱼。经过一年来不同季节在两个大型水库中试捕,已初见成效。试验和生产表明: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小、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王明德 《水产科学》1986,5(3):29-32
自从40马力淡水变水层疏目拖网1983年研制成功以后,不仅成为辽宁省转角楼水库和朱隈水库的主要捕捞网具,而且很快被引入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内蒙、江苏、新疆、北京等有关水库和湖泊的鲢、鳙鱼的捕捞。1984年,我们又接受了水电部关于《水库疏目拖网系列研究》的课题,分别对12马力、  相似文献   

5.
鲢鳙鱼是我国主要放养鱼类。目前使用的渔具成本高、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益不理想。为解决鲢、鳙等中、上层鱼类的捕捞问题,大连水产学院研制成功了从5——150马力机船的变水层疏目拖网,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区)近百个水库、湖泊中广泛使用。通过三年多的研究和试验表明:凡水域鱼类资  相似文献   

6.
土拦库湾是在新安江水库低水位时,选择库湾拦坝蓄水或在库中岛屿之间,岛屿与半岛之间的缺口拦坝与水库隔离而形成的养鱼水域,主要养殖鲢、鳙鱼种。 土拦库湾的库形,底貌复什,用捕捞池塘鲢、鳙鱼种传统的网具——地拖网是难于解决土拦库湾鲢、鳙鱼种的捕捞。 敷网(即抬网)是新安江水库土拦库湾鲢、鳙冬花鱼种主要的捕捞网具。 抬网捕捞鲢、鳙冬花鱼种的数量约占上拦库湾鲢、鳙冬花鱼种起捕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山东省龙口市淡水渔业发展较快,农业较多的富裕劳动力,采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投入淡水养殖业。尤其大面积推广立体混养技术,使大中型水库得以合理开发利用,时下渔户养殖的鲢鳙鱼,体大肥满,丰收在望。但由于鲢鳙鱼属中上层鱼类,游速快,跳跃力强,普通渔具不易捕捞,为解决渔户捕鱼难的实际问题,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在养殖渔工的大力配合下,研制出适用于中上层鱼类捕捞的淡水渔具“小型四片式疏目浮拖网”,于2000年5—10月,在多处大型水库进行生产性鲢鳙鱼捕捞,获得好…  相似文献   

8.
佛予岭水库是一座山谷型水库,常年平均养鱼水而18,000亩。从1957年开始使用围、网在水库捕鱼,捕捞水深在10~30米之间,历史最高网次产量达27,000多斤。二十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机轮围网具有结构简单,机动灵活,操作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等特点,是水库捕捞鲢、鳙鱼的有效工具之一。现将,网具的结构和捕鱼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鲢、鳙鱼是我国水库主要放养鱼类。多年来捕捞鲢、鳙鱼的渔具、渔法主要是《联合渔法》和拉网、围网、网箔以及刺网等。前者投资大、成本高、作业时间长、强度大,后几种网具除此之外,尚有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理想等缺点。近年来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水利渔业》1986,(6):19-23
水库29.4千瓦(40马力)疏目对拖网是大连水产学院等单位,根据海洋441.3千瓦(600马力)疏目拖网研制而成的。它属主动性渔具。网衣前部分目大400毫米,向后逐渐缩小,囊网有目大120、150毫米两种规格,网目大不但可以减少网具在水中的阻力,提高拖曳速度,还可以捕大留小保护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11.
巨州市铜山源水库,正常库容1.1亿立方米,养鱼面积9,000亩。水库集雨面积较大,每年汛期常发电泄洪,大批鱼类通过发电输水洞外逃。为了减少逃鱼损失,1975年该库渔场试用旧拦网改装成一顶简易簸箕型定置张网贴予拦网外侧捕鱼,截至1979年的五年中,每年捕获外逃鲢、鳙鱼2万斤左右。从1980年开始,汛期对采用定置张网在大坝附近水域进行捕捞鲢、鳙试验,几年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由大连水产学院和大连市水利局共同研制的水库小马力(40HP)鲢鳙鱼疏目拖网,经试捕获得成功。该网经有关专家鉴定认为:(1)设计科学合理,正确解决了捕鲢鳙的拖速和捕大留小的网目这两个主要参数;(2)网具结构简单,仅靠两根铁管控制网口高度的四片式扩口双拖网;(3)重量轻,整顶网不到20公斤;(4)成本低,每顶网投资为400元左右;(5)操作容易;(6)劳动强度低,作业人员少(两船6人),网次作业时间短(平均30分钟);(7)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型湖泊、水库相继采用了诸如机船围网、电动抬网、机船浮拖网、机船中拖网、机船底拖网、冰下捕捞机械化以及赶拦刺张(拉)等大型机械化渔具,使捕捞效率显著提高。但综合各地捕捞现状发现,机械化后单位网次产量悬殊极大,高者万斤至数十万斤,低者仅百斤或更差,这固然与各水域资沅多寡等有关,而且根据多年调查和研究,与对各水域鱼类活动规律的掌握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拖网作业时,各级马力的渔船在保证一定拖速的前提下,都要求尽可能选用较大网具,以达到提高渔捞量的目的。而拖网网具在水中的张开形状以及捕捞效果与网具的装配技术有密切的关系。采用改进网具装配方法与相应的调整措施,可使较小马力的渔船使用较大的网具,获得近似于较大马力渔船的捕捞效果。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就此问题进行一些研究试验,现以浅析供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5.
丘陵山区的中型水库大多数属于一般营养型水库,以放养10厘米以上大规格鲢鳙鱼种为主。江西省宜黄县1680亩的下南水库养鱼十余年来,之所以亩产鲜鱼都在40公斤以上,这与水库捕捞强度和捕捞种群结构比较合理有关。 1、捕捞强度水库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40Hp渔船为例,将小马力双船海螺拖网最新捕捞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网具规格拖网捕捞海螺需大脚紧刮海底,网具阻力较大,因此40Hp双船海螺拖网规格采用800#×7cm,基本与马力相匹配,见附图。网具采用三节身网有利于剪裁装配;第三节身网采用2(?)1的  相似文献   

17.
拖网是一种先进的运动性渔具。双拖作业特点就是利用两只渔船拖曳一顶袋形网具.将其所经过地段的鱼、虾类等捕捞对象拖入网内,作业主动灵活,操作简单,劳动强度轻,可以捕捞水库中各种鱼类,捕捞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阳西县沙扒镇,2&;#215;650马力双拖网,以4.5~5马力配1米网口周设计的网具,有以捕兰园鲹为主的302目/40厘米的“池网”和捕捞丁(蛇鲻)、三(金线鱼)、线(鲱鲤)等为主的700目/20厘米的“杂水网”两种。在生产实践巾.对比其它网型结构的网具。有明显的增产效益,目前已在当地普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各地网箱培育鱼种的情况表明,利用天然饵料培育鲢、鳙鱼种是可行的。自1978年起,我省上游、消湘、东风、太平、化念、车木河等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鲢、鳙鱼种试验,但效果不够明显。为了探索我省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的规律,我们于1982年7月在昆明市官渡区东白沙河水库作了进一步的试验。试验的目的是:在完全利用天然饵料的情况下,探讨网箱鲢、鳙鱼的放养密度、混养比例、养殖时间、管理措施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守刚  孟伟 《齐鲁渔业》1995,12(6):40-42
采用单拖作业捕捞地方性,区域性小型鱼虾类,比双拖综合经济效益提高406以上,本文介绍了40马力单船拖网的渔具渔法,1995年专家鉴定认为,本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