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首先测定了文冠果籽油的密度、酸值、皂化值和分子量,并研究了文冠果籽油在NaOH催化作用下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较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60℃、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对文冠果籽油生物柴油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性能指标进行了考察,其主要性能指标与我国0#柴油相接近。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辅助黄连木籽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对黄连木籽油和甲醇在催化剂(KOH)作用下,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和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方法和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时间65 min,催化剂用量 0.8%,油醇物质的量比1∶6,在此条件下反应转化率达到93.56%.与水浴加热相比,反应时间短、催化剂用量少,耗能少.  相似文献   

3.
张剑  王煊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88-6489,6528
[目的]对花椒籽油的2种降酸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因素对花椒籽油降酸的影响。[方法]以高酸值花椒籽油为原料,采用萃取和酯化2种方法对其进行降酸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降酸效果的影响。[结果]对于花椒籽毛油的降酸,酯化降酸的效果明显优于萃取降酸,通过一次降酸可使花椒籽油的酸值低于2 mgKOH/g。[结论]对于合成生物柴油的要求而言,萃取作为花椒籽油的降酸方法效果还不够理想;采用酯化反应降酸,醇油比越大,酸值降低越多,同时,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效果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樟树籽油生物柴油理化特性的优越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樟树籽油生物柴油的密度、粘度、十六烷值等理化特性进行了测定,并与我国生物柴油标准、0号柴油标准、美国生物柴油标准及一般所含C_(16)和C_(18)脂肪酸甲酯的生物柴油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显示出樟树籽油生物柴油理化特性的优越性,为樟树籽油资源优势转化生物柴油产业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于保存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抗氧化剂。[方法]采用均相碱催化法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使用TBHQ、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测定不同条件下生物柴油样品的过氧化值、酸值,分别考察2种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TBHQ、维生素E均对生物柴油贮存稳定性有改善效果,当添加油重0.12%的TBHQ时,生物柴油安全贮存时间比未添加时延长5倍,达到15d,而添加油重0.08%的维生素E时,生物柴油安全贮存时间可延长3.3倍,达到10 d。[结论]在均相碱催化条件下制备的生物柴油更适合采用TBHQ作为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通讯》2007,(11):137-137
由陕西省林业厅协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共同主持的《花椒籽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研究》日前通过了专家评审,花椒籽油”变”生物柴油研究获成功,标志着陕西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潲水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方法]以潲水油为原料,研究在NaOH催化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原料转化率为86.9%。该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含量高达95.71%。[结论]以潲水油为原料,经预处理后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生物柴油产品。  相似文献   

8.
无患子籽油成分分析与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无患子(Sapindus mulorossiGaertn)籽油成分及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无患子种仁油的质量分数高达40.7%,全果压榨出的油脂中油酸和亚油酸的质量分数高达62.5%.无患子籽油脂肪酸的碳链长度为C16~C22,其中C16~C20的脂肪酸占98.2%,无患子籽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油十分理想.对比分析了无患子籽油的各种提取工艺并研究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复合脂肪酶催化黄连木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丽媛  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3886-3887
[目的]为生物柴油的制备提供依据。[方法]以黄连木籽油为原料,复合酶为催化剂,通过黄连木籽油与乙酸乙酯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不同因素(复合酶比例,油酯摩尔比,有机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碱加入量)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结果]生物柴油得率在复合酶比例和反应时间达到最佳条件(1∶5、15 h)前快速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在油酯摩尔比、有机溶剂、反应温度、有机碱加入量达到最佳条件(1∶7、叔丁醇5 ml、45℃、油重的10%)前,生物柴油得率快速增加,而后剧烈下降。[结论]以黄连木籽油为原料,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得率为54%。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NaOH和Na2CO3对水冬瓜油(酸值22 mg/g)的碱炼效果,并应用正交和单因子试验,分析了Na2CO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搅拌强度和水洗温度4种因子对水冬瓜油碱炼降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碱炼降酸的最佳Na2CO3用量和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CO3碱炼效果优于NaOH;以碱炼油的得率和酸值为指标,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a2CO3水溶液浓度为170 g/L,反应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100 r/min,水洗温度为80℃,固体Na2CO3用量为105 g/kg;在此条件下,水冬瓜毛油的酸值可降至1mg/g以下,可作为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
苦楝对星天牛的引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设置室内多树种混合引诱实验和林间引诱实验对苦楝Melia azedarach引诱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成虫的效果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苦楝对星天牛成虫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并且数量较多的苦楝引诱效果更为明显,100株苦楝的诱虫率为79.25%,而50株苦楝诱虫率仅为28.57%。在同一的环境下,苦楝枝条的平均被取食面积为6.19 cm2,远大于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和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lifolia。实验结果以期为星天牛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氯化钠胁迫下不同钙盐对苦楝萌发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楝(Melia azedarach)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外源钙离子和不同浓度钙离子对氯化钠胁迫下苦楝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50 mmol·L-1 NaCl)苦楝种子发芽指标和幼苗指标均明显下降:不同外源钙离子和不同浓度钙离子均能提高在氯化钠胁迫下苦楝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指标,降低盐胁迫影响,缓解盐害.其中CaCl2在高浓度(20 mmol·L-1)时缓解作用稍好于低浓度(10 mmol·L-1)时,而Ca(NO3)2低浓度(10mmol·L-1)比高浓度(20mmol·L-1)的缓解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提取率最高。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率增加,超过3 h后提取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料液比为1∶8(g/ml)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葡萄籽油提取率增大,50~60℃时增幅较大。各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8(g/ml),提取温度70℃,该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14.85%。  相似文献   

14.
以杜仲籽为原料、环己烷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为提取溶剂,进行杜仲籽油提取工艺研究。对影响杜仲籽油提取得率的料液比、溶剂密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进行探讨,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杜仲籽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g/mL)、溶剂密度为0.754 g/cm3、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杜仲籽毛油提取得率为30.10%。  相似文献   

15.
研究索氏抽提法获得南瓜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分别以溶剂、温度、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研究各个因素对提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单相溶剂萃取条件下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提取温度为60℃,时间为4 h,料液比为1:10(W/V)时,提油率可达83.88%.  相似文献   

16.
苦楝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苦楝植株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苦楝中共分得70株内生真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除3种因不产孢未鉴定外,其它的分属于5目、7科、11属,18种。对分离出的21种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发现在供试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MA1,MA4,MA8和MA9 4个菌株的发酵液和菌丝体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菌丝生长活性作用,其菌丝体粗提物对番茄灰霉菌、棉花枯萎菌有明显的抑制孢子萌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16,(8):277-279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火棘种子油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选取提取试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料液比等条件对火棘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再选取3因素3水平进行L9(33)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石油醚Ⅰ(30~60℃)为浸提剂,在温度75℃,料液比1∶8(W∶V)的条件下浸提4 h,所得火棘籽粗油得率最高,可达6.87%,油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使用超声波法提取川楝(Melia toosendan)子中的阿魏酸,采用HPLC法检测阿魏酸的含量。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试验条件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以优化提取条件。优化的超声提取条件为,体积比为95∶5的甲醇-甲酸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0(m∶V,g/mL),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2次,最高提取率达0.012 6 mg/g。  相似文献   

19.
苦楝果实甲醇提取物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甲醇为溶剂,将1OOg苦楝果实,经烘干粉碎,通过超声波提取得到苦楝甲醇提取物,以果实重量为标准,配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用于测定小麦的发芽率.小麦种子经过质量浓度为5%、2.5%、2.0%、1.5%、1.0%、0.5%的苦楝果实甲醇提取物处理后,发芽率有很大的差异.试验表明,高浓度的苦楝甲醇提取物对小麦发芽率起抑制作用,低浓度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10个种源苦楝苗期6个苗木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不同种源性状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在6个苗木生长性状上的变异系数为12.31%~68.11%,除通直度外,不同种源5个性状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种源间的苗木生长性状的变异明显,苦楝种源选择具有较大的潜力,总体来看苦楝种源地理趋势不明显,表现出随机变异现象;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及苗木生长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除通直度外的其他5个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超过45%,说明苦楝种源苗木生长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种源株高和地径与采种点地理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地径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随采种点降水的增多,地径有增大趋势;以株高为标准对苦楝种源进行筛选,初步选出梧州、南昌、兴宁、歙县4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