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鸭瘟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因发病鸭常见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不同龄期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自然发病多见于育成鸭和成鸭,但近来10~15日龄的雏鸭亦时有发生,流行期比较长,可达15~30d,死亡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鸭曲霉菌病是鸭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又名鸭霉菌性肺炎,主要发生于温暖潮湿或多雨季节。该病尤以雏鸭易发,该病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很高,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鸭沙门氏菌病又叫做鸭副伤寒。因为患本病的雏鸭死前有时见身体翻转,腹部向上,所以又叫做“仰卧病”或“猝倒病”。雏鸭很容易得这种病,尤其是出壳后几天到2周龄左右的雏鸭。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具有较高传染性,发病率在10%-60%之间,死亡率可达30%-90%以上。该病易发难治,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使鸭只自身抵抗力下降,从而继发感染大肠杆菌,造成鸭只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造成残次鸭过多,增重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增加了饲养成本,甚至失去饲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鸭大肠杆菌败血症又名鸭疫综合征等,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各日龄的鸭,但以2-6周龄雏鸭或中鸭多发。  相似文献   

5.
鸭冠状病毒肠炎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感染鸭冠状病毒的鸭在痊愈后的一段时间内能抵抗强毒再次感染,对鸭场调查表明:得病后痊愈的鸭很少有再次发病的。用鸭胚上传代培养的第5代病毒,经灭活加佐剂制成灭活苗对鸭进行免疫试验,大部分鸭有一定的免疫效果;对我们已传代至75代的鸭胚传代毒,经口服、肌注两种途径免疫鸭,有较好的免疫效果;用康复鸭的血清对20日龄的鸭实施被动免疫,未能保护鸭抵抗强毒的攻击;康复鸭产蛋孵出的雏鸭缺乏抵抗强毒攻击的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6.
鸭瘫风又称鸭软腿病,各年龄段鸭均可发生,一般以秋、冬季节多发,肉用种鸭在限饲过程中,发生比较普遍。患病鸭轻者产蛋量较少,发育迟缓,重者死亡。  相似文献   

7.
杨恒东  李新 《中国家禽》2005,27(21):42-45
南京人养鸭、制鸭、吃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南京素有“鸭都”之称的美誉。南京鸭馔源远流长,冠盖全国,早在先秦时期的吴国《吴地记》就有“筑地养鸭”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南京制鸭已被载入史册,明代,南京的制鸭技术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闻名遐迩的金陵烤鸭已经出现,成为明朝宫廷宴席中一道不可缺少的上等佳肴。板鸭的制作也已遍布金陵。据说,明朝初年,南京即有人腌制板鸭出售。  相似文献   

8.
鸭的支原体病通常所见的有鸭支原体引起的鸭传染性窦炎和滑液囊支原体引起的鸭关节炎。鸭支原体病又称鸭传染性窦炎,其病症发展缓慢且病程较长,主要侵害呼吸道,以张口呼吸、咳嗽、流鼻液为特征,本病可垂直传播。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不断扩大,鸭支原体病的临床病例也不断增多,下面将笔者对此病例的诊治体会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笔者根据潢川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谈这两种疾病的鉴定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近几年发病普遍,广泛流传。若与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会增加死亡率,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现将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发生炎症。本病常给鸭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症,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两者混合感染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候炎热,在一些鸭养殖场、养殖户中,经常发生鸭只中暑和热应激导致昏厥的现象。原因多为气温过高,鸭子没有汗腺,丰厚羽毛覆盖鸭体,散热受到限制;在防暑降温条件差的情况下,造成鸭只体温居高不下;高温、高湿的饲养环境不利于鸭粪分解,造成鸭舍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严重危害鸭的健康和生长。因此,在夏季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的寄生虫病,各种日龄的鸭都可感染发病,主要侵害鸭的肠道,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寄生性原虫病。目前国内外报道的鸭球虫共计有4属15种,鸭球虫病是主要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引起,在北京地区多发生在3-5周龄的中鸭,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可达30%-50%,死亡率20%-60%不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得过该病的鸭一般生长缓慢,耗费饲料与人工,耐过鸭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雏鸭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4周龄以内的雏鸭,特别是不足一周龄的无母源抗体的雏鸭最易感,病鸭突然发病,病程短促,数小时即死亡,死亡率高达90%。DHV有三种血清型,无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接触传染性疾病。该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主要侵害1~8周龄的幼鸭,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常引起大批幼鸭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6.
随着鸭的饲养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鸭的饲养量不断增加,鸭场内的粪污处理也成为养殖户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测定,一只鸭平均每天排出鲜粪100g,每万只鸭每天产粪达1t。按肉鸭饲养周期50d计算,就要产出50t。一个年上市量100万只鸭的鸭场,每年就要产粪5000t。目前,在传统的地面垫料养鸭方式下,  相似文献   

17.
鸭淀粉样肝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鸭日龄增长,发病率增高,但主要发生于成年鸭,是成年鸭死淘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8.
从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雏鸭及病死雏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鉴定为鸭肝炎病毒。利用鸭胚肝细胞培养病毒,呈现典型CPE,向细胞维持液中加入1%的鸭胚尿囊液,CPE的维持时间可延长至60小时。将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回归鸭胚和雏鸭.其致病力不见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俗称鸭浆膜炎,是养鸭场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也是目前令养鸭户最头痛、给养鸭业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一种疾病。笔者在惠州市区周围15个乡镇近300个不同规模的养鸭场诊治过鸭病,发现95%的鸭场都有不同程度的鸭浆膜炎,20%左右鸭场浆膜炎发病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多发于1-3周龄的雏鸭,尤其对1周龄以内的雏鸭危害性最大,成年鸭亦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成为此病的传染来源。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其特征。临诊表现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本病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大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1病例介绍某养鸭专业户于2010年4月份购进肉鸭3000只,4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但饲喂到5日龄,部分雏鸭陆续发病死亡。病鸭开始时症状不明显,后仰头踢腿,全身性抽搐,倒向一侧突然死亡,死后呈角弓反张,每天死亡几十只。发病后再饮水中加入几种抗生素都未见明显好转,于是禽主带病鸭和死鸭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