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爱小树如小孩,爱老树如老父”,这是30年前谢觉哉同志写《大兴植树之风》诗中的两句。诗中还写道“百年之计树人,十年之计树木。树木何止十年,计划应该百世。”谢老认为树亦如人,应该百世。把植树作为千秋万代的事业,一代代的传下去,造福子孙。这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爱树如人的珍贵感情。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资兴杯”中学生森林夏令营已圆满结束。这次夏令营有两个特点:举办工作主要由资兴市林委、郴州地区林业局承担;参加夏令营的85名中学生百分之百来自全省林业战线职工的子弟。夏令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举办单位兴林育人的远见卓识;体现了全省林业战线广大职工为培养下一代跨世纪优秀人才的拳拳爱心。兴林育人,在我国久有传统。古藉《管子·权修》云:“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今天的中学生,就是21世纪栋梁才;举办中学生夏令营,就是把眼光瞄准用世纪,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林业现代化的优秀人材;举办中学生森…  相似文献   

3.
一、“计篇第一”原文及参考译文 (一)“计篇第一”原文 孙子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相似文献   

4.
古人植树致富小考张昌功古人深明植树造林对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也懂得植树是造福子孙后代和致富的重要举措。对此,史书多有记载,今日重温,仍有教益。早在春秋时代,政治家管仲就说:“一种小获者,树也。”他主张“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之计在于树木。”...  相似文献   

5.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绿化的必由之路。但目前适龄公民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未履行法定植树义务。为此,全民义务植树要加大三个力度:首先要加大义务植树宣传的力度。当前,林业的性质已转向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的定位也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的指导思想已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坚持生态效益领先的原则。我们要根据上述转变,大力宣传《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森林法》,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改善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再造秀美山川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植树造林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之计,在不远的将来,“得绿色者得天下”将成为超越种族与国界的全新价值观,从而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其次要加大组织发动的广度和深度。植纪念树,造纪念林,既增加了绿色植被,又弘扬了绿色文化,将培养公民道德寓于植树当中,一举两得,是义务植树的好形式。应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大力组织栽植“老年林”、“三八林”、“青年林”、“少年林”、“环保林”、“致富林”等等,将绿化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意念...  相似文献   

6.
小议古人的植树致富古人深明植树造林对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更懂得植树是养生致富和为子孙后代造福。对此史书多有记载,今日重温,仍有教益。春秋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家管仲就说:“一种小获者,树也。”他主张:“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战国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有不少与植树护林有关的佳联妙对,现采撷一些,以飨读者。当代一位名为季兆秋的作者,撰有一“种花植树”妙联,联云:“院庭种花红花种庭院,峰岭植树绿树植岭峰。”此联内容又是种花,又是植树。在撰写手法上巧用了“回文法”,更添联语之意境。有...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加绿化面积,许多国家都有法定的植树节或者植树日。除此之外,还把种树和结婚生孩子这样的大事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寓意深刻的植树习俗。“夫妻树”在印度尼西亚的苏布卡莱地区,当局规定恋爱成熟的青年结婚前必须栽下5棵“夫妻树”。他们在婚礼仪式后要在种的树前发誓:两人决心白头偕老,从一而终,决不见异思迁。由于这项规定既有助于绿化大地,又益于家庭巩固,因此在新婚夫妇和百姓中很受欢迎,推动了苏布卡莱的绿化活动。“离婚树”西冷地区是印尼闻名的水果之乡,这一盛誉的取得和当地政府有关植树的政策密不可分。例如,…  相似文献   

9.
周富如 《中国林业》2001,(23):10-11
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我们党的三个代表领导集体都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推动城乡国土绿化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邓小平同志极为重视国土绿化,亲自倡导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植树造林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希望全党动员,全民动手,锲而不舍,坚持下去,扎扎实实地搞好植树造林活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二改府三体在出同展指的而树二十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每年春天都带头参加义务植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许多驰骋疆场的名将,以各种方式倡导植树,为子孙造福,成为千古佳话。打胜仗栽“庆功树”西周时的沙俊是一位常胜将军,他每打一次胜仗,都要命令将士植树,一人一棵;有时捉到俘虏也要“人种一树,为之庆功”。宇文泰是西魏一位名将,公元五三七年,东魏大将高欢率领十万大军进犯关中,宇文泰带领一万人迎敌,在沙苑地区,他用巧计重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81年邓小平同志倡导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祖国各地各族人民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把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完成。义务植树现场一直都是热火朝天,高潮迭起,捷报频传。特别是近年来,名目繁多的义务植树活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都亲临北京世纪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同群众一起挥锹植树。截止去年,江泽民同志已是第14次参加北京市义务植树活动了。中央军委、国务院各部委、中直机关、北京市委、总政治部等单位的首长、领导及北京市的18个区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数十年如一日积极组织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绿色家园———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成为全国绿委创建并丰富、发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品牌项目。广东省的“绿化南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广东省近期义务植树活动的主题。上海市的“创建园林城市,共筑绿色家园———‘百万市民百万树’义务植树活动”,为上海市义务植树向纵深发展再次掀起高潮。山东济南的“蓝天工程”,四川成都的“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湖南省的“城市绿化周”活动等都是围绕全民义务植树而举行的大规模的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江西省、湖北省、山东省青岛市、湖...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波河平原营造杨树高产林,用机械挖掘直径1米的大坑植树。我省文山、红河杉木林区,最简单的栽树是“一锄法”——当地称为“牛喳嘴”,实际上植树坑变成了土壤中切开的一条缝。两种植树坑大小差异如此之巨,不禁令人发问:植树坑,究竟大好,还是小好? 施卫东在山东林业科技上发表文章,提出“近几年栽树挖穴,越挖规格越大,有的地方进而挖大沟,一搞就是几十亩、几百亩,蔚为壮观,但其实际效益如何?笔者于1983年12月做了不同规格植树穴的造林试验,通过两年的观察,结论是否定的。试验的结果表明,超大穴植树是不适宜的,如在大范围内推广此法,其浪费将是很惊人的。”  相似文献   

13.
1、历代统治者大都懂得植树的好处,积极倡导和鼓励百姓植树造林,以促进生产的发展。 3,对植树有显著成效的农夫,孝文帝责令给予重赏;对不能很好完成植树任务的人,总要严令惩处。 5,当时的著名农学家贾恩勰曾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感慨地说“树之利厚也’l·20·北魏孝文帝明文规定:每一农夫要“种桑枣五株、榆三根”。 ’4.他还命令宫中的卫兵和暂时没被委任的官 ;员,在植树季节熏也去植树,并限定数量,令其如数完成。 .r 6、这是由于他看到了百姓通过种植树木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因而贾思勰又说。。比之农夫努逸万倍”.7、由于孝文帝的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4.
今年,塔城地区紧紧围绕促进地区杜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任务,结合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深入开展“村村绿”工程建设,全地区村村绿工程共植树51.4万株,其中生态树种32.9万株,占总株数64%;经济树种18.5万株,占总株数的36%,20134户农村居民户均植树20株以上。乡村道路绿化198.9公里;计造林面积176公顷。“村村绿”工程的实施,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使植树农民有了一笔“绿色储蓄”,实现了绿化和增收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国土绿化》2005,(4):24-24
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四大清查监测结果表明,我国的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国土绿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形势还相当严峻,也预示着今后全民义务植树所担负的责任和任务将十分艰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实行六大林业工程、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一鸟两翼的国土绿化战略思路和生产力布局,将全民义务植树提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要做绿化公仆 4月7日,辽宁省省长薄熙来、沈阳市委书记徐文才、市长陈政高及有关省市领导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加义务植树,共同植下123棵松树,以此向长眠在这里的123位烈士寄托哀思。 薄熙来省长在植树时说,“九五”期间,我省植树15亿株,“十五”要达到28亿株。很多投资风险大,但植树却是多多益善。我们应该做绿化书记、绿化省长、绿化市长、绿化县长。一个县长,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碧水;一个区长、市长,应该给他的市民们一片蓝天。环境越好,辽宁的经济吸引力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7.
名人与植树     
名人与植树张昌功植树造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就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他曾对齐王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殖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他还说:“一种小获者,树也。”他主张:“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之计在于树木。”他曾讲:“行...  相似文献   

18.
新春寄语     
在煦煦的春风中迎来了1998年。新的一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新的一年,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进入了第17个年头;新的一年,造林绿化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首先要抓住历史机遇。去年八月,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对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批示。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要“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江总书记、李鹏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绿化》2008,(4):1-1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27年的这个年头,党的十七大精神第一年开始贯彻落实,奥运会将如期举办。这一年,喜事多多,大事不断。而在这个春花烂漫、燕舞莺歌的初舂,祖国各地涌动着的植树的人潮,则拉开了新一年前进的序幕,在这全民参战的植树时节,人们感受到了新一年的喜悦与收获。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50年代,在加拿大的曼尼拖拉省出现“植树列车”。“植树列车”不遗余力的频繁活动,使该省由一片荒芜变成了树木繁多,绿荫如盖的省份。“植树列车”是曼尼拖拉省植树协会创造的一种通过“植树列车”,动员群众植树并能快速见效的一种好方法。这种“植树列车”,在每年的植树季节,竭尽全力快节奏地在全省跑来跑去,至今已有50多年了,大约栽植了6亿多株树木。列车每到一个地方,在地方政府协助下,邀请当地居民聚集起来,先放映一部介绍植树功在当今利在后世效果的电影给大家看。然后把列车携带的苗木分给愿意栽树的人们栽植。这种列车主要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