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是康乐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667hm2以上,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但由于受麦茎蜂的危害,致使受害植株提早干枯,形成白穗,籽粒秕瘦,造成减产,同时受害植株东倒西歪,对收割带来极大的不便。据调查,康乐县麦茎蜂每年发生面积约2330hm2,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春小麦主要病虫害麦茎蜂、小麦条锈病、麦穗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其为害.研究表明用"病虫净乳油"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经济、高效一药多防.对麦茎蜂、小麦条锈病、麦穗夜蛾的防效分别达95.6%、99.33%和93.48%.1996-2003年全省累计推广1.4×104hm2,达到了一定防治效果.同时研究了抗病品种(系)、秋深翻、轮作等农业措施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一、分布与为害 麦茎蜂(Cephuspygmaeus L)属膜翅目、茎蜂科。在河北省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冬麦区。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其为害逐年加重,成为小麦主要害虫之一。在小麦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麦茎蜂幼虫在麦茬内暴食,破坏植株的输导组织,影响养分的输送,使植株提早干枯死亡,形成白穗,籽粒秕瘪,甚至茎秆折断,造成大幅度减产。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色,后胸背板有一梨形淡黄斑,体长  相似文献   

4.
2016年小麦麦茎蜂首次在塔城盆地春麦田发现,并连续3年大面积爆发成灾,已成为塔城盆地小麦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本文总结麦茎蜂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策略,为生产中及时发现麦茎蜂危害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氮肥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区施P2O575.0 kg/hm2、K2O 120.0 kg/hm2,不施氮肥对小麦生长影响明显。除千粒重外,叶龄、茎蘖苗、株高、叶面积指数、穗粒数等均明显低于常规区;各田块基础地力产量幅度在2 547.0~3 402.0 kg/hm2,平均3 033.45 kg/hm2。  相似文献   

6.
2016年在裕民县小麦种植区发生小麦麦茎蜂,麦茎蜂主要以幼虫蛀食茎秆为主,使小麦大量减产从而影响农民收益。本文从麦茎蜂发生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省湟水流域以随机区组试验法测试并比较了12个春小麦(Triticum astivum)品种,确定了灰翅麦茎蜂(Cephus fumipennis Eversmann)(膜翅目:茎蜂科)对这些品种的影响,并以幼虫危害春小麦品种所造成的穗粒重下降均值、害虫防治成本和小麦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了与价格相关联的小麦损失.同时,应用经济危害水平概念估算了幼虫种群的经济危害水平(EIL),以及幼虫和成虫的经济阈值(ET).研究结果表明:①与价格关联的小麦损失为0.53 g/幼虫;②幼虫的EIL均值为18.9头/m2,等效于小麦受害率3.2%~6.3%;③所得ET均值为夏季成虫1.2头/m2,秋季幼虫9.2头/m2.上述结果可用于制定灰翅麦茎蜂综合?舷 治理方案.ET可随小麦品种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小麦种植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搞清适期早收对麦茎峰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笔者选择了几个不同时期进行了低茬割麦,并对割下小麦茎秆中的麦茎蜂及小麦千粒重进行了测定,并做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期早收对麦茎蜂防治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小麦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麦茎蜂(Cephus pygmaeus L.)是川西高原鲜水河中游为害小麦的一种重要害虫。当地藏族社员叫“初薄”,意即“节疤虫”。1978年至1981年我们对其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报道于下。为害和损失情况麦茎蜂对小麦的为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幼虫啃食麦茎内壁组织,影响养料的传输,使千粒重下降(表1);二是小麦腊熟后期,老熟幼虫准备越冬时,下行至麦茎基  相似文献   

10.
湟源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拔2470-4898m,垂直高差2428m,由于境内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农作物病虫为害相对于其它地区较轻,但近年来,灰翅麦茎蜂(Cephus Fumipennis Eversmann)发生逐年加重,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