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浓度雌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以及ERα、GnRH等6个生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GT1-7细胞,对照组添加溶剂(无水乙醇),试验组添加雌激素(100pmol/L),培养1、3、6、12、18、24、30、36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收集上清液中GnRH浓度,并利用相对荧光定量法测定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nRH分泌呈增加趋势,培养12h左右GnRH分泌达到峰值(P0.05);ERα、GnRH、Kiss-1、GPR54mRNA相对表达量先增加后降低,4种基因mRNA依次在18h(P0.01)和24h(P0.05)、6h(P0.01)、3h(P0.01)、6h和12h(P0.05)表达显著增加.nNOS和c-fos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呈降低趋势,这2种基因mRNA依次在30h和36h(P0.05)、3h(P0.0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100pmol/L雌激素能够促进GT1-7细胞分泌GnRH,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ERα、GnRH、Kiss-1、GPR54、nNOS以及c-fos mRNA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80年代以来的研究资料,论述了类阿片肽与动物的丘脑下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系和卵巢类固醇生殖激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动物生殖内分泌活动的重要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类阿片肽与丘脑下部—垂体—性腺轴相互作用的新见解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4.
5.
6.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意大利蜜蜂三型蜂不同生长阶段蜜蜂和王浆中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含量,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其与生殖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3-5日龄工蜂幼虫E2含量极显著低于4-5日龄蜂王幼虫,工蜂幼虫T含量显著高于E2,而蜂王幼虫E2含量高于T;无王环境的出房工蜂,第3天时E2、T、LH含量显著升高;哺育蜂E2含量显著升高,采粉蜂E2、T含量较哺育蜂显著下降;12日龄赵冬蜂E2、FSH含量极显著高于哺育蜂;4日龄蜂王幼虫E2、T、FSH、LH含量均达到蜂值,从出台至性成熟蜂王E2、T、LH含量显著升高,性成熟蜂王E1含量高于T;4日龄雄蜂幼虫至出房各阶段T含量均高于E2,并在5日龄幼虫和11日龄蛹时T含量出现2个峰值,分别正值雄性生殖器官生成和精子发生期。(2)蜂王浆中E2含量显著高于哺育蜂,而T含量显著低于哺育蜂;哺育不同日龄蜂王幼虫的王浆中E2、T含量显著高于蜂王幼虫,而FSH含量却极显著低于虫体,且王浆中E2含量显著高于T。 相似文献
7.
鲁双庆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
通过对草鱼脑垂体GTH细胞(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的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比较研究了注射外源神经激素(LRH-A)和外源促性腺激素(PG)对GTH细胞的影响及作用途径。结果证实:LRH-A刺激垂体GTH细胞产生促性腺激素,GTH细胞内分泌颗粒(gr)大量减少,分泌小球(gl)彼此融合后解体,垂体组织GTH细胞间出现空腔,有部分GTH细胞解体。LRH-A作用途径是通过垂体GTH细胞起作用;PG不通过垂体组织起作用,注射PG以后,GTH细胞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在不同品种母牛垂体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对广西沼泽型水牛、摩拉杂交水牛、荷斯坦奶牛、广西本地黄牛垂体中GnRH的分布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母牛垂体中均发现有呈棕黄色或黄褐色的GnRH阳性物质存在,经Image-Pro Plus 6.0软件统计发现,摩拉杂交母水牛的GnRH免疫阳性细胞较其他3个品种的大(P〈0.05),而平均光密度值介于荷斯坦母奶牛和广西本地母黄牛之间(P〉0.05)。在神经垂体中仅发现GnRH免疫阳性纤维,而未发现GnRH免疫阳性细胞;在腺垂体远侧部的细胞均呈GnRH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腺垂体远侧部嫌色细胞和嗜色细胞胞质内。说明GnRH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可能是直接通过神经调节,而神经垂体可能只是GnRH调节过程的通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在不同品种公牛睾丸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对广西沼泽型水牛、摩拉杂交水牛、荷斯坦奶牛、广西本地黄牛睾丸中GnRH的分布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公牛睾丸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GnRH免疫阳性物质存在,经Image-Pro Plus 6.0软件统计发现,荷斯坦奶牛睾丸的GnRH阳性细胞个数最多、胞体最大,而广西本地黄牛睾丸的GnRH阳性细胞数量最少、胞体最小,说明GnRH在不同品种公牛睾丸的分布差异可能与生产性能有关,也提示GnRH在生殖调控中除能刺激垂体分泌FSH、LH外,可能直接与生殖器官发生作用,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等多种方式调节蛋白类、多肽类激素的分泌及类固醇激素的产生,进而调节这些靶细胞和靶器官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导入B7-1基因的肿瘤细胞能否作为肿瘤疫苗治疗膀胱肿瘤。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 2000 (Lip2000)将B7-1基因导入鼠膀胱肿瘤(MBT-2)细胞。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经免疫荧光染色而测得。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法.观察MBT-2-B7-1细胞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动物实验测定该细胞的肿瘤形成能力。结果:当Lip2000与DNA的比值不低于4:1时能有效地转染MBT-2膀胱肿瘤细胞。转染了B7-1基因的肿瘤细胞能有效地刺激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在体内明显延迟了肿瘤的发生;肿瘤的生长也明显受到抑制。结论:B7-1转基因肿瘤细胞可能是制备良好膀胱肿瘤疫苗的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03-2287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表现,为其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和2012~2013年度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点桂糖03-2287和对照新台糖22号(ROC22)2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以及生产试验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桂糖03-2287第1、2年新植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100.00和106.67t/hm^2,兮别较对照增加10.58、12.47t/hm^2;从11月到次年2月份,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3.46%和13.77%,较对照低0.43和0.47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分别为13.31、14.70t/hm^2,分别比对照增加7.5%和10.3%。宿根平均甘蔗产量为113.37t/hm^2,较对照高23.8%;平均蔗糖分为13.99%;平均含糖量为15.81t/hm^2,比对照增加19.6%。在生产试验各试点中,桂糖03—2287的甘蔗产量均比对照ROC22高,平均较对照增加9.6%。[结论]桂糖03-2287在新植和宿根中,较当前的主栽甘蔗品种ROC22更为高产、稳产,单位面积产糖量更高,新植蔗的蔗糖分比ROC22略低而宿根蔗无明显差异。应属一个中晚熟优良甘蔗品种,可在广西甘蔗生产上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Smad 7蛋白是一种对TGF-β信号通路产生负调节作用的重要蛋白.对Smad 7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一系列删除不同氨基酸片段的重组蛋白,最后对这些蛋白进行生物化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Smad 7 N端前20个左右的氨基酸影响蛋白质的可溶性,它的删除还会造成蛋白质聚集,因此推测这些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15.
豆科植物百脉根是研究共生固氮体系的模式植物之一,对其根瘤菌共生信号转导途径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关系建立和共生体形成的奥秘.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和体外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证明百脉根GARS类家族转录因子结瘤信号通道蛋白NSPI和NSP2在体外体内均可以相互作用,并将相互作用的位点定位在NSPl的GRAS结构域的LHRⅡ区域和NSP2的LHRI区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GPC3-siRNA真核质粒载体构建并转染Huh-7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构建真核质粒载体pcDNA3.1+GPC3和GPC3-siRNA-1633,采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至Huh-7细胞中。MTT法检测转染后Huh-7细胞的细胞活性,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PC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GPC3-siRNA-1633基因和GPC3真核质粒载体转染Huh-7细胞后细胞存活率高,转染GPC3-siRNA-1633的Huh-7细胞出现GPC3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GPC3-siRNA-1633可成功转染至Huh-7细胞,并抑制GPC3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拟南芥sscd1–1突变体中sscd1–1突变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是由剪切效率所致还是由自身启动子影响所致,分别构建了由外源35S启动子驱动的SSCD1正常基因和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载体及由内源自身启动子驱动的SSCD1正常基因和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到拟南芥sscd1–1突变体中。采用RT–PCR分析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外源35S启动子驱动的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基因相比没有明显差别,而内源自身启动子驱动的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这表明sscd1–1的点突变没有影响其剪切效率;sscd1–1突变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是由内源自身启动子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8.
19.
20.
将鸡堆形艾美尔球虫(E.acervulina)子孢子和裂殖子表面抗原3-1E基因片段与鸡白细胞介素15成熟蛋白基因片段(mChIL15)通过四个柔性氨基酸SPGS连接,构建并鉴定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3-1E-linker-mChIL-15。表达质粒纯化后应用磷酸钙法体外转染293T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重组质粒的体外瞬时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融合基因3-1E-linker-mChIL-15,转染后30h可检测到融合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瞬时表达。研究为鸡艾美尔球虫基因工程疫苗进一步研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