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选育过程 母本是2002年从日本引进的花椰菜材料中发现的优良CMS雄性不育源,与崇明花椰菜地方品种140天自交分离出的株系(140-2)进行杂交,连续5代回交,使胞质不育性状从原来的不育材料中转入到优良的亲本中,获得100%不育、品质优良的CMS140-2花椰菜不育系。  相似文献   

2.
丁云花  简元才 《蔬菜》2005,(12):8-8
花椰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花椰菜生产发展很快,栽培面积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为了丰富、更新花椰菜品种,提高花球产量和品质,改进育种技术,本课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花椰菜品种改良育种研究,利用胞质雄性不育材料,通过多代连续回交转育获得一批不育性稳定的花椰菜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3.
茄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非洲茄(Solanum gilo RADDI.)作为细胞质供体亲本,茄子(S.me-longena L.)作为轮回回交父本,通过种间杂交及连续三代的置换回交和选择,获得了两个茄子异质雄性不育系。其中9334A为花药瓣化型雄性不育,2518A为花药退化型雄性不育。两者的雄性不育性表现稳定,不育率及不育度均达到100%,而雌性育性正常。用22个茄子地方品种分别与两个不育系进行测交试验,结果表明,其雄性不育性属胞质型遗传。  相似文献   

4.
不结球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育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玻里玛(Polima)为不育胞质供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pmestrisL.ssp.ChinensisMakino)为受体,通过种间远缘杂交,经过连续回交和选择,育成了3份不育株率100%的具有甘蓝型油菜不育细胞质的不结球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其中不育系19302A育性不易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播种期处理下育性较稳定。其他不育系的育性在不同播期处理中育性不稳定,其育性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但结合不同的采种方法可克服部分玻里玛异源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育性不稳定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以雄性不育两用系DT2-3为试材,对其雄蕊发育过程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和可育株的雄蕊从蕾期开始就表现不同,不育株雄蕊萎缩变小,进一步畸形,横切剖面无花粉粒;可育株雄蕊发育正常,剖面有发育成熟的花粉粒。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雄性不育两用系DT2-3不育株败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几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与显性不育系的利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隐性不育材料83121ms,不育株率仅50%。黑芥胞质不育材料CMSN78091不育花不能完全开放,蜜腺小。萝卜胞质不育材料CMSR1409等及其转育后代开花结实性状不良,且低温下叶色黄化,以上3类不育材料在甘蓝实际育种中应用困难。改良的萝卜胞质不育材料CMSR29551等及其转育后代低温下叶色不黄化,在其转育后代中筛选出几份开花结实性状较好的不育系,但多代回交后不育系配制的F1杂种优势弱,应用有局限性。改良的萝卜胞质不育系CMSR3625等,植株性状、开花结实特性及配合力均较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显性雄性不育系不育性及经济性状优良,已配制出中甘16号和中甘17号两个优良杂种一代,并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以茎瘤芥不育系JL154-5A为不育源,宽柄芥优良自交系为转育父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选育出4个具有代表性、不育性状稳定、经济性状良好的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DJA、K6A、HK-1A、K46A,对不育系的主要特征和农艺性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并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观察鉴定,确证是一批可以利用的宽柄芥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花椰菜一代杂种多采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杂交率只有90%左右,而且亲本经过多代自交后退化快。应用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花椰菜制种,杂交率可达100%,因雄性不育系的雄蕊完全退化,雌蕊柱头外露,放蜂极易授粉,因而产量高,制种  相似文献   

9.
黄巍  缪武 《辣椒杂志》2017,(3):21-26
为了解两种辣椒雄性不育系的农艺性状,对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C06-77-2A及两个不育系的可育系G06-77-2B的株高、开展度、花蕾、雄蕊、雌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育系除在株高和开展度较可育系大之外,其他性状和可育系基本一样;(2)雄性不育系的花蕾及雄蕊干质量都小于其相应的可育系,而雌蕊有异常膨大的现象,这一规律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较细胞核不育系更突出,果实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见,辣椒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06-77-2A及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的整体性状好,个体间表现基本一致,能够运用于不育性状的回交转育亲本或选配杂交一代亲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西瓜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类型和花药败育时期,以西瓜雄性不育系GMS4为材料,对花蕾不育性状进行田间观察统计,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西瓜花药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该材料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为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可育株雄蕊发育正常,不育株雄蕊较小,花药干瘪无花粉,可育株和不育株雌蕊发育无明显差异,均可正常结瓜。从花药发育的整个过程来看,在花药发育早期,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药结构形态差别不大,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不育株异常绒毡层细胞过度增殖,体积小,排列不整齐,挤压药室,无二分体和四分体形成,在花药发育后期,无花粉粒形成,最终导致西瓜雄性不育发生。据此认为,花药败育发生时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相似文献   

11.
结球甘蓝和花椰菜幼苗叶面积系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结球甘蓝和花椰菜各3个品种幼苗叶长、叶宽乘积与叶面积间的关系,确定了每个品种的幼苗叶面积系数,并计算出结球甘蓝和花椰菜两种作物幼苗叶面积系数分别为0.681和0.630。同时证明结球甘蓝和花椰菜幼苗叶面积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不能建立共用的叶面积系数。  相似文献   

12.
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R9为试材,以可育材料24为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可以形成部分外形正常的花粉囊,但囊内物质随着花蕾的发育逐渐解体,最终这种不正常的花粉囊全部解体消失。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形成之前,此时花粉囊内未见绒毡层,可能是其本身并未形成绒毡层。  相似文献   

13.
大量营养元素对花菜类花球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及硫对青花菜、花椰菜等花菜在花芽分化、花球发育等生理过程的影响,探讨花菜类蔬菜花球形成所受到的营养调控,便于合理运用营养调控技术进行花菜类蔬菜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4.
结球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546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品比试验中发现的青花菜雄性不育单株为不育源,与近圆球形结球甘蓝自交系进行回交转育,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并利用该不育系试配了几个杂种优势明显的甘蓝杂交新组合.  相似文献   

15.
以新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大白菜为不育源,育成了结球芥及长柄芥雄性不育系。这些芥菜不育系的植株和花器官生长正常,表现100% 的雄性不育,且育性稳定;所配制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明显,杂交种制种产量正常。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甘蓝型油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与白菜、芜菁的种问杂交和连续回交,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白菜、芜菁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新选Ogu284’、‘矮脚黄Ogu33.14’和‘耐病 “18_4’及其相应的保持系。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虽然这3个不育系核背景不同,但花药败育时朗基本相同.均具有单核败育型的特征;小孢子到单核期后不再向前继续发育,而是迅速退化以至解体,丁F花前彻底败育;不育系的花药在减数分裂早期绒毡层细胞中已出现液泡.有肥大趋势,而正常花药绒毡 的发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达到高峰,四分体时出现退化迹象,开花前完全解体。不同的Ogura细胞质雄性 育系,虽然核背景不同,但花药败育的时期基本相同,说明Og.ra CMS胞质互作关系稳定,受核背景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全球花椰菜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椰菜世界贸易市场主要被欧美国家占据,截止2011 年全球花椰菜进口贸易总额为8.701 78 亿美元,比1961 年增长39.30 倍;出口贸易总额为11.363 3 亿美元,比1961 年增长68.79 倍。近50 年来,我国花椰菜种植面积增长11.28 倍,总产量增长22.09 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椰菜生产国,但我国花椰菜单产水平及在全球贸易市场中的地位均不高。本文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数据,对全球花椰菜生产、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我国花椰菜生产现状,并对我国花椰菜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洁  王桂香  韩硕  严红  宗梅  郭宁  刘凡 《园艺学报》2016,43(2):271-280
以对黑腐病(Black rot)感病的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2n=18,CC)‘Korso’和抗病的黑芥(B.nigra,black mustard,2n=16,BB)‘G1/1’的体细胞杂种(简称PFCN,protoplast fusion of cauliflower and Brassica nigra)高代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根据表型特征将其分为4大类:性状介于花椰菜和黑芥之间的中间型材料(M)、向花椰菜过渡的过渡型(M-K)、偏花椰菜型(-K)和花椰菜型(K)。连续5年的黑腐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Korso’的病情指数在44~57之间,表现为耐病到感病;‘G1/1’在12~32之间,表现为抗病,从M、M-K、-K至K型,杂种后代病情指数总体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M型和M-K型材料表现为高抗至抗病,-K型材料表现为抗病至耐病,K型材料表现为耐病。对2014年的15份典型-K至K型材料进行了形态演变及黑腐病抗性变化追溯:总体上,偏花椰菜的形态转变发生在S1BC4、S5、S1BC3和BC3(S为自交,BC为回交)世代中,伴随着形态的转变,黑腐病病情指数急剧升高;同一年中来源相同或者相近的株系病情指数相差不多。2015年进一步对2014年25个单株的自交后代进行黑腐病抗病性跟踪鉴定:整体上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仅少数株系表现上升;来源相同的衍生株系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且差异不大,说明这些材料系内对黑腐病抗病性逐年趋于稳定。目前获得了6份相对于受体亲本‘Korso’表现出了对黑腐病抗性显著提高的材料:PFCN14-15-4.1、PFCN14-15-5.1、PFCN14-29-1.1和PFCN14-29-1.2,连续3年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并最终稳定在30左右;PFCN14-14-1.1和PFCN14-14-1.2则连续6年保持在20~38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的生殖隔离程度是否与甘蓝的变种类型有关,以2份Ogura CMS芥蓝和4份Ogura CMS结球甘蓝为母本,分别与2份含有Ogura CMS育性恢复基因Rfo的甘蓝型油菜杂交,获得的种间杂种加倍后,再分别与母本芥蓝和结球甘蓝回交,调查F1、BC1两个世代材料的结实性和Rfo基因的传递效率。结果表明,芥蓝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F1代、BC1代的亲和指数都显著高于结球甘蓝(P < 0.05),是结球甘蓝的2倍以上,且在芥蓝材料中Rfo基因的传递效率高于结球甘蓝。进一步比较BC1回交后代Rfo阳性单株的育性、遗传背景回复率,芥蓝的育性大多显著好于结球甘蓝(P < 0.05),26株BC1单株遗传背景回复率在0.50 ~ 0.84之间;而结球甘蓝两个BC1单株(15Y1和15Y4)遗传背景回复率分别为0.53和0.59。上述结果说明,芥蓝较结球甘蓝更易与甘蓝型油菜杂交获得后代,且异源目的片段的传递效率更高,因此芥蓝可作为结球甘蓝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的桥梁材料,加速甘蓝型油菜中优异性状的转育进程。  相似文献   

20.
以甘蓝ZQ启动抽薹的茎尖为材料,分别提取DNA和RNA,以两对引物扩增并序列拼接得到甘蓝LFYZQ基因DNA序列和cDNA完整编码区,长度分别为2 560、1 239 bp,与花椰菜、拟南芥、芥菜和萝卜同源性分别达到91 %、87 %、86 %、87 %。该基因含有3个外显子(452、394、393 bp)和2个内含子(514、807 bp),共编码412个氨基酸,内含子剪接位点均符合经典GT-AG法则。将LFYZQ与网上公布的12种十字花科植物LFY氨基酸序列按分子进化分成两类:甘蓝LFYZQ与花椰菜以及Jonopsidium属植物Jonopsidium acaule这3个分为一类;其余10种植物分为第二大类。LFYZQ蛋白分子量为46 kD,是一个不稳定的疏水蛋白,存在N-十四(烷)酰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酰胺化位点共4种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