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凤之  王昆  曹玉芬  高源  龚欣 《果树学报》2006,23(6):865-870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苹果生产及贸易现状,并概述了我国4个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情况和苹果属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工作。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矮化性和无融合生殖等方面对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501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苹果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目前苹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主要体现在苹果新品种、矮化砧的选育和苹果无融合生殖利用3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今后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苹果种质资源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苹果属植物起源中心之一,苹果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综述了我国苹果种质资源起源、进化与分类、细胞学、无融合生殖、分子生物学和鉴定规范与标准制定等基础性研究进展,并对深化苹果种质资源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苹果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苹果属(Malus)植物世界上约有35个种,我国原产的有24个种。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国家果树种质兴城苹果圃,在建立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同时,自"七五"以来,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系统开展了苹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源评价数据资料,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苹果种质描述和评价标准。我们对国家果树种质兴城苹果圃数据库近20年来鉴定评价的果实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进一步认识和评价苹果种质资源,并为筛选优异苹果种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TP-M13-SSR标记构建苹果栽培品种的分子身份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保存的314份来自19个国家的苹果栽培品种为试材,利用TP-M13-SSR标记,基于TP-M13-SSR指纹图谱构建苹果种质分子身份证。16对SSR引物在供试种质间共检测出等位基因357个,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2.3个。根据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和Shannon’s指数,从1对引物开始逐步增加引物数量筛选可将供试材料全部区分的引物组合,最终确定6对核心引物可以区分全部供试苹果种质。基于供试苹果种质在6个SSR位点的指纹图谱,将等位基因编码成字符串获得分子身份证,利用条码技术其进一步转化成可被机器快速扫描的条码分子身份证,使每份种质具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达到利用最少、最特异引物区分最多苹果种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苹果种质资源部分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20份苹果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野生种质资源与品种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差异不明显;二者生物学特性与果实品质性状差异显著;野生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品种资源;与果实相关的性状较多;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够提取6个表型性状,可以作为苹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必选性状。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世界及中国苹果属植物的分布情况和分类概况,并有针对性地叙述了苹果属植物的应用分型情况,即砧木种类、食用种类、观赏种类和基因资源类,提出了各分型的部分代表植物及其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根据我国苹果4大主产区的生态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空间等内容,对应苹果属植物的应用分型特点,为今后各主产区的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2个苹果优势区域带应以鲜食苹果为主,加工为辅进行发展;另2个主产带应以发展加工、早熟及观赏类型苹果为主,并辅以进行基因资源类型的保存和利用工作。最后对苹果资源的保存及观赏苹果类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越冬保护是观赏盆栽苹果栽培的关键环节,现采用了塑料大棚加盖薄膜+草帘(间隔0.6m盖1个草帘)法研究观赏苹果越冬影响。结果表明:塑料大棚加盖薄膜+草帘(间隔0.6m盖1个草帘)可使冬季棚内温度总体提高5~10℃,棚外气温为-10~-18℃,棚内温度为-3~-8℃,地温为-4℃,明显高于苹果根系受害温度-12℃,也能满足观赏苹果越冬的低温要求,而且湿度达到85%左右,盆栽观赏苹果可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8.
《果树学报》2011,(4):580-585
观赏桃种质资源丰富,遗传背景复杂,使用SSR标记进行鉴定评价,以期为观赏桃亲缘关系研究提供借鉴。以34份观赏桃品种、7份桃的近缘种和1份毛桃共42份种质为试材,利用16对位于李属植物参考图谱上的SSR标记进行观赏桃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24个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7.99%;...  相似文献   

9.
北京建立观赏海棠种质资源圃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北京地区观赏海棠种质资源及种质资源圃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巴普洛夫斯克试验站保存苹果种质资源10个种463份,迈科普试验站保存苹果种质资源44个种2 000余份;系统开展了抗病性、抗寒性等鉴定评价工作,编制了目录;利用丰富的资源,已选育出一批抗病、抗寒、商品性好的苹果品种,育出的CK系列苹果砧木已在生产上试栽。  相似文献   

11.
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树腐烂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全面了解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情况,利用2个不同来源的苹果腐烂病菌株,连续2 a对204份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枝条离体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接种后不同的种质资源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西洋苹果资源(Malus domestica Borkh.)中发病率较低-极低的品种和类型所占的比例较高(16.6...  相似文献   

12.
<正>1选育过程嘎拉苹果作为世界苹果良种,已成为世界苹果主产国的主栽品种。在我国,嘎拉与富士、乔纳金等共同构成苹果栽培的主栽品种。1989年,招远市引入皇家嘎拉,又名罗亦尔嘎拉、新嘎拉。由于种质、栽培等因子,皇家嘎拉苹果着色不理想,严重影响皇家嘎拉苹果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利用嘎拉苹果种质资源,采用国内外常用的芽变选种方法,对2004年发现于  相似文献   

13.
苹果种质保存新法英国国家种质库最近找到了一种苹果种质保存新法,为果树的种质保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该种质库正在进行一项历时25年的低温学研究。将苹果芽苗快速脱水后,放到液氮容器内冷冻保存(-150℃)。每年春季,从容器中取出一批芽苗,重新解冻,观察能否...  相似文献   

14.
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晓磊  沈向  孙凡雅  束怀瑞  郭翎  曹颖 《园艺学报》2008,35(8):1175-1182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山荆子等17个苹果属原生种及'道格'等25个观赏海棠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其花粉的主要特征及差异,研究亲缘关系及类群。结果表明,苹果属植物花粉为N3P4C5型,呈两侧对称的长球形或超长球形,赤道面具3条孔沟,沿极轴方向延伸至两极,萌发沟内有内孔,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有穿孔;各种或品种间花粉粒大小及外壁纹饰差异明显。聚类分析表明,佛罗伦萨海棠等2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罗宾逊'等7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一类群;山荆子等9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霍巴'等3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二类群;赛威士苹果等4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道格'等1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三类群;野香海棠等2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凯尔斯'等14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四类群。25个观赏海棠品种起源于北美洲基因中心,并通过与欧洲、亚洲基因中心的苹果种间杂交形成亲缘关系复杂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99-199
利用5个不同来源的苹果轮纹病菌株,对279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抗病性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在果实的发病率、潜伏期和病斑大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同一种质资源分别接种5种轮纹病菌,在发病率、潜伏期和病斑大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短枝型苹果是一类具有树体矮化、紧凑、易管理,早果、丰产等特点的苹果种质资源,也是我国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可以利用的重要种质。现综述了短枝型苹果的特性(生长习性、生理生化特性、结果特性)、遗传(遗传规律、分子机制)、鉴定或评价技术及选育概况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不同观赏海棠品种的花粉及授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4个观赏海棠品种为试材,进行了花粉萌发率和耐贮藏能力、热激处理诱导2n花粉和观赏海棠与国光苹果杂交亲和力测定等试验。结果表明,14个品种的花粉在-20℃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除个别品种外,均能保持一定的萌发率,具有一定的耐贮藏能力;38℃/6小时热激处理可以提高观赏海棠2n花粉的发生率;大部分品种观赏海棠与国光苹果有较强的杂交亲和力,坐果率达30%以上,高于红星,可作为苹果杂交育种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18.
观赏草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的重要草本植物,已成为当前风景园林科学研究的热点。阐述观赏草的植物学、生长习性、生长周期、形态特征等分类方法研究进展和成果,为观赏草种质资源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全面回顾了四川苹果栽培的历史及发展现状,从四川省苹果生态地理气候、苹果属植物资源、产区劳动力资源及产业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立足和突出生态优势和竞争优势,引进和利用国内外苹果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重点筛选“元帅系新系、早熟富士系”等为主的新品种,建立苹果矮砧集约良繁体系,抓好低效苹果园改造及优生区域规划布局与建设,强化区域苹果栽培技术、矮砧集约高效栽培及采后技术研发等苹果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种质资源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新疆是苹果等多种落叶果树起源演化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笔者系统介绍了近几年来在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以及‘库尔勒香梨’资源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红肉和红皮苹果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发以及优质、耐贮、晚熟梨新品种创制,为苹果和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