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羊腐蹄病在养羊生产中普遍存在,该病发病率在8%以上,以羊的蹄部组织化脓、腐败、坏死,散发恶臭和角质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山羊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下或山区放牧致使羊蹄壳角质软化时,细菌易侵入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2.
山羊腐蹄病是由于羊圈舍潮湿泥泞和长期在潮湿低洼地带放牧,羊蹄部被树枝或铁钉刺伤后,感染坏死杆菌或节瘤拟杆菌所致。该病在我地多发生在5月后的雨季,发病率最高可达60%以上。山羊患病后,轻者影响行走,跟不上羊群,采食量下降,身体消瘦;重者造成全身感染,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死亡。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羊腐蹄病的诊治林忠靖西县畜牧兽医站5338001996年7月,本县吞盘乡渠怀村弄芽屯发生山羊坏死杆菌病(羊腐蹄病)。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给发展养羊业带来一定影响,经过诊治,控制了疫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6年7月23日,县政府开发办...  相似文献   

4.
山羊腐蹄病是常见的季节性多发病 ,尤其是圈舍、牧场潮湿、泥泞或蹄底过度磨损 ,常可诱发本病。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不易治疗等特点。患羊很少致死 ,但由于跛行不能跟群采食 ,或因蹄继发蜂窝组织炎而久治难愈 ,最后只能淘汰 ,对养羊业危害很大。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 ,对本病的防治有以下两点经验可供参考。1 检查确诊后应立即隔离治疗本病发生后 ,对已隔离的病羊应进行削蹄、清创、消毒处理 ,首选 0 5 %的高锰酸钾溶液浴蹄 5min ,然后擦干涂布结晶硫酸铜粉剂 ,消毒纱布包扎好 ,并在蹄缘皮下分点注射青霉素稀释液 (青霉素 80万单位、…  相似文献   

5.
6.
山羊腐蹄病是常见的季节性多发病,具有发病原因多、病菌复杂、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不易治疗等特点.笔者于1999~2000年间,对宏达种羊场的患病羊群(建昌黑山羊,1~2周龄),进行了应用不同药物、不同方法治疗的对比试验,探索出了治疗山羊腐蹄病的有效疗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羊腐蹄病是常见的山羊疾病,危害严重。导致山羊腐蹄病的病原主要是坏死杆菌。本文就山羊腐蹄病的预防与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山羊腐蹄病在养羊户中发生较多且普遍,危害也较为严重。引起山羊腐蹄病的病原主要是坏死杆菌,占山羊发生跛行病的50%左右。笔者自拟验方治疗该病多例,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一起福清山羊以蹄部溃烂、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羊腐蹄病.及时采取隔离、消毒、修蹄、药物治疗以及改善栏舍环境卫生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福鼎市永传闽东地方良种羊繁育场先后从外地引进三批地方良种种用山羊130头,集中在一个山坡草场隔离放牧。由于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按要求分群放牧,该三批羊一直集中放牧至11月份而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1.
乌桕,别名芹树。多年生落叶乔木,生于河旁、溪畔。叶广卵圆形而尖,多分枝,深秋结浆果,初为黄绿色,成熟时色黑。乌桕叶(根)性寒,功能清热、解毒、消肿、逐水、通便、止痛。笔者用于治疗山羊腐蹄病收效颇佳。其方法是,夏季采鲜叶200g,捣烂取汁,滴入伤口,日2次,每次5~6ml;秋、冬用根皮500g,捣烂挤汁,  相似文献   

12.
山羊腐蹄病及传染性脓疱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防治困难,笔者采用雄黄桐油治疗这两种病效果比较明显,现介绍供参考。病例1:2000年5月20日,沿河县思渠镇下庄村养羊大户杨某饲养的山羊,有6只羊先后发生一肢或四肢跛行,畜主诉称病羊蹄部红肿、溃烂,主人自己先后用双氧水、碘酒、酒精及高锰酸钾液冲洗患部,并敷以青霉素粉,已用5天,疗效不佳,请求诊治。检查:发现病羊蹄间裂和蹄冠的软组织肿胀、破溃排脓,蹄间隙腐烂最明显,蹄角质与蹄真皮分离,初步诊断为羊腐蹄病。治疗:根据畜主的自诉,改治疗方案如下:桐油300ml于…  相似文献   

13.
14.
绵羊腐蹄病     
本文报导了节瘤拟杆菌(Beteroides nodosus)引起的腐蹄病,本病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末端粗大,大小为6—8×0.6—1.2u,多形态,有颗粒;不运动,是严格的嫌气性细菌,在一般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0.15%琼脂和0.05%盐酸半胱氨酸的厌气肉肝汤生长好,对醣类不发酵,液化明胶,凝固牛乳并胨化,对物理化  相似文献   

15.
羊腐蹄病     
沈海霞 《兽医导刊》2016,(14):137-138
腐蹄病也叫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秋季易发病,是羊、牛、猪、马都能够发生的一种传染病,羊腐蹄病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是由坏死杆菌侵入羊蹄缝内,造成蹄质变软、烂伤流出脓性分泌物.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发炎、坏死.因为病常侵害蹄部,因而称"腐蹄病".此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在西北的广大牧区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羊只的发展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6.
羊腐蹄病     
腐蹄病在我场不是新病,但1992年以前发病率很低,仅为2.5%-5%,易治愈。近两年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发病季节也有变化,不同品种羊的发病率也不尽一致。详见表。 从表可见,近两年发病率比1992年高,特别是小尾寒羊明显高于其它品种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小兴安岭气候的影响,该地区冬季雪大,夏季雨多,草场有积水,在放牧时,羊蹄匣长时间在低湿地浸泡,处于软化状态,又因走过的  相似文献   

17.
羊腐蹄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某场1986—1988年先后从国内外引进绵羊500余只、山羊200余只。4年来,该场羊腐蹄病发病率达45.75%,死残率达5.45%,损失较大。为此,笔者就该场绵、山羊腐蹄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目的在于摸清发病的规律,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本病。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县各乡放牧马群中,常发生一种以四肢蹄球、蹄系部肿胀与腐烂化脓为特征的蹄病,牧民称之为“腐蹄病”。本病是坏死杆菌引起的。临床上多发于牛、羊、鹿等偶蹄兽,马类较少见。  相似文献   

19.
骆驼腐蹄病是一种以蹄底腐烂为主要症状的常见蹄病。腐蹄病发病原因较复杂,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比失衡、饲养环境恶劣、受外伤等原因都能引起腐蹄病。1病因分析1.1饲养管理原因1.1.1蹄掌磨损骆驼蹄掌磨损,蹄掌出现创口时,病原可乘虚而入引发腐蹄病。1.1.2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比失衡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比不当,尤其是钙磷比例失调可诱发腐蹄病。1.2心血管疾病诱发骆驼发生心血管疾病,循环系统出现障碍时,可引起肢体下部水肿,蹄部局部损伤和坏死。  相似文献   

20.
晏东 《四川畜牧兽医》2014,41(10):55-55
<正>1发病原因腐蹄病又称烂脚丫、蹄漏,是牛、羊的常见病。圈舍泥泞、潮湿,牛蹄与污泥、污水经常接触;蹄机能发生障碍,蹄叉发育不良,蹄质薄;牛长期舍饲、运动不足;护蹄不良,蹄被挂伤后,踩入烂泥或粪水中都可引起本病。牛蹄叉角质破烂后,被坏死杆菌侵入时常引起腐蹄病,且其常与其他细菌疾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