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山羊腐蹄病是常见的季节性多发病 ,尤其是圈舍、牧场潮湿、泥泞或蹄底过度磨损 ,常可诱发本病。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不易治疗等特点。患羊很少致死 ,但由于跛行不能跟群采食 ,或因蹄继发蜂窝组织炎而久治难愈 ,最后只能淘汰 ,对养羊业危害很大。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 ,对本病的防治有以下两点经验可供参考。1 检查确诊后应立即隔离治疗本病发生后 ,对已隔离的病羊应进行削蹄、清创、消毒处理 ,首选 0 5 %的高锰酸钾溶液浴蹄 5min ,然后擦干涂布结晶硫酸铜粉剂 ,消毒纱布包扎好 ,并在蹄缘皮下分点注射青霉素稀释液 (青霉素 80万单位、… 相似文献
6.
李天海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1):27-27
山羊腐蹄病是常见的季节性多发病,具有发病原因多、病菌复杂、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不易治疗等特点.笔者于1999~2000年间,对宏达种羊场的患病羊群(建昌黑山羊,1~2周龄),进行了应用不同药物、不同方法治疗的对比试验,探索出了治疗山羊腐蹄病的有效疗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山羊腐蹄病在养羊户中发生较多且普遍,危害也较为严重。引起山羊腐蹄病的病原主要是坏死杆菌,占山羊发生跛行病的50%左右。笔者自拟验方治疗该病多例,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芹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11):99-100
本文报道一起福清山羊以蹄部溃烂、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羊腐蹄病.及时采取隔离、消毒、修蹄、药物治疗以及改善栏舍环境卫生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福鼎市永传闽东地方良种羊繁育场先后从外地引进三批地方良种种用山羊130头,集中在一个山坡草场隔离放牧。由于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按要求分群放牧,该三批羊一直集中放牧至11月份而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1.
乌桕,别名芹树。多年生落叶乔木,生于河旁、溪畔。叶广卵圆形而尖,多分枝,深秋结浆果,初为黄绿色,成熟时色黑。乌桕叶(根)性寒,功能清热、解毒、消肿、逐水、通便、止痛。笔者用于治疗山羊腐蹄病收效颇佳。其方法是,夏季采鲜叶200g,捣烂取汁,滴入伤口,日2次,每次5~6ml;秋、冬用根皮500g,捣烂挤汁, 相似文献
12.
山羊腐蹄病及传染性脓疱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防治困难,笔者采用雄黄桐油治疗这两种病效果比较明显,现介绍供参考。病例1:2000年5月20日,沿河县思渠镇下庄村养羊大户杨某饲养的山羊,有6只羊先后发生一肢或四肢跛行,畜主诉称病羊蹄部红肿、溃烂,主人自己先后用双氧水、碘酒、酒精及高锰酸钾液冲洗患部,并敷以青霉素粉,已用5天,疗效不佳,请求诊治。检查:发现病羊蹄间裂和蹄冠的软组织肿胀、破溃排脓,蹄间隙腐烂最明显,蹄角质与蹄真皮分离,初步诊断为羊腐蹄病。治疗:根据畜主的自诉,改治疗方案如下:桐油300ml于…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报导了节瘤拟杆菌(Beteroides nodosus)引起的腐蹄病,本病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末端粗大,大小为6—8×0.6—1.2u,多形态,有颗粒;不运动,是严格的嫌气性细菌,在一般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0.15%琼脂和0.05%盐酸半胱氨酸的厌气肉肝汤生长好,对醣类不发酵,液化明胶,凝固牛乳并胨化,对物理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