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冬季天气寒冷.白天与夜间温差变化大.许多养鸡户只重视舍内保温.忽视了鸡舍通风,因此造成舍内湿度过大,最容易引起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病的发生.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容易继发鸡新城疫,造成大批死亡.使养鸡失败。为避免发生疫病,应采取以下防制措施。1.注意鸡舍保温。冬季养鸡鸡舍要有防寒棚或用塑料布、稻草等在鸡舍房盖上加保温层。如果采用地火龙升温不够时.要再加设火炉升温。2.在保温的基础上.要加强鸡舍通风。尽量保持舍内的空气清新和干燥。3.要避免舍内温度过大。防止产生汽溜水.并在舍内四周贴塑料布或墙壁加设围栏…  相似文献   

2.
谈谈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保温是关键一般来说,蛋鸡最适的舍温为16℃~21℃,当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产蛋量显著减少,且饲料消耗明显增加。因此,冬季要采取防寒保暖措施,使舍内温度维持在适宜范围。1.1减少鸡舍散热开放舍要用隔热材料如泡沫板、蓬布、塑料布封闭敞开部分,窗户可用双层塑料布封严,鸡舍门口要挂上棉帘或草帘。鸡舍是平房顶的可用炉渣、珍珠岩等加厚保温层;是瓦顶的可覆盖一层秸草;迎风墙面可蒙上塑料布、蓬布或挂上草帘,均可提高舍温3℃~5℃;在保证舍内空气新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通风。冷风易从鸡舍的门、窗、墙缝和进出气口、出粪口、排水…  相似文献   

3.
1保温、通风结合 冬季气候寒冷,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通风换气时,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舍内不保温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4.
冬季气候寒冷,光照时间短,在饲养管理上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就不能维持鸡群的正常产蛋率,高产鸡也不能多产蛋。为此,提出对圈养鸡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冬季饲养管理措施。1.加强鸡舍的保温措施:对那些保温条件较差、四周通风的鸡舍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鸡舍的顶部要铺上稻草之类的东西,四周用塑料布围住,外面  相似文献   

5.
《甘肃畜牧兽医》2013,(11):32-32
1保温防寒。不能忘记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1保温通风相结合冬季气候变冷,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以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养殖户采用封闭式或半封闭的养殖方式,鸡群的饲养密度普遍偏高,加上通风设施的滞后,从而造成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CO。、NH。等含量增加,使鸡舍内空气中O。的含量相对减少,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春季节,鸡舍一方面要保温,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空气清新。形成舍内增温与通风换气难以解决的矛盾。我们从“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思路出发,立足“发展生态农业”设计并建造了“二元结构模式鸡舍”。将鸡舍与日光温棚合为一体,即在一排鸡舍的南侧连结日光温棚,鸡舍南墙则采用一间一柱式吊以塑料布作为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冬季猪舍通风、保温、消毒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工作环节,一定要解决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猪舍的通风和清粪是消除猪舍臭气的主要方法,而清粪时会散发有害气体,如果在早上进行这项工作,这时舍内外温差较大,开窗通风会加速空气的对流,使舍内温度突然降低或有冷风,容易引起猪感冒和引发猪风湿性关节炎等。1做好圈舍的通风保温通风换气是环境控制的主要部分,通风换气还能起到改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但一定要把通  相似文献   

9.
(1)保温防寒不忘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很大,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形成了矛盾,这也是冬季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保暖  相似文献   

10.
薛华 《广东饲料》2009,(11):41-42
1保温与通风结合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1.
薛华 《江西饲料》2009,(6):40-41
1保温与通风结合 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m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2.
从饲养管理上提高蛋鸭产蛋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天气多变,特别是在早春季节常常会遭遇寒流侵袭,而在春夏之交,则常常会出现过度早热天气,或出现连续阴雨,因此养殖户应因时制宜,根据具体天气变化情况区别对待,尽可能创造条件,提供理想的蛋鸭产蛋环境温度。经常保持鸭舍内干燥、通风,并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如遇寒流来袭时,应关好门窗严防贼风侵袭,特别是北窗必须堵严,气温较低时,最好在鸭舍房顶离地面2米左右横架竹竿、木条,并用塑料布或草帘覆盖,隔阻冷空气直接进入鸭舍内,以利保温。  相似文献   

13.
1修建合理适用的牛舍 牛舍要冬暖夏凉。冬季要备好暖牛舍、门窗四壁要严密,但要留有通风孔,严防潮湿,舍温保持在4~6℃以上。夏天舍内要通风良好,舍温不宜超过20℃。牛舍可修建简易舍。夏季开放,冬季可盖上塑料布保温以降低成本。2开辟饲料来源、减少开支 饲料费约占养牛费用的65%~75%,要对饲养规模的大小、需要量心中有数,充分利用本地农副产品,并进行适当的加工调剂。目前,较广泛采用青黄贮、氨化秸秆、酒糟等饲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3选择优良的架子牛 ①品种:利用良种肉用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以杂交…  相似文献   

14.
(一)保温通风结合 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养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避免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气温急剧下降,往往易使肉鸡的发生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5.
<正>冬季饲养肉鸡存在通风和保温矛盾,由于饲养密度大,过于封闭保温,导致舍内CO2过多,新鲜空气缺少,使鸡舍内的气候环境很差,从而诱发多种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呼吸道病、腹水症等。因此,冬季肉鸡饲养要采取以下5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养牛业在牧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以养殖育肥牛作为发家致富之路,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要想真正搞好肉牛育肥,保证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冬季,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1.牛舍保温、降温。 (1)冬季育肥牛舍的温度对牛增重影响很大,如果保温不好,不但增重慢,有时还会掉膘。因此应对牛舍采取保温措施,如加盖塑料布,用稻草或泥堵住墙壁上的漏风处等,这样既保持了舍内温度,又便于采光,同时牛体本身散发的热量也不会流失太大,舍内温度基本可保持在5℃~10℃之间,不用增设取暖设备,牛亦可正常育肥…  相似文献   

17.
1饲养管理1.1鸡舍建筑保温性能要好,适时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冬季,在蛋鸡生产中,由于采用全封闭高密度饲养,出现了保温与通风换气不能兼顾的矛盾,强调通风会导致舍内温度降低,使产蛋性能降低,达不到预期水平,使生产成本上升。而过度强调保温的作用会导致舍内空气严重污浊,给蛋鸡生产带来很大危害,特别是氨气含量过高。据资料介绍达到20ppm时,即可引起角膜、结膜发炎,新城疫、大肠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在大多数鸡场的鸡舍内,氨气达到并超过20ppm的现象是很容易出现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保证合理的舍温的情况下,舍内通风的必要性要大于舍内保温的必要性。这是因为空气污浊可带来以下危害:  相似文献   

19.
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23℃,但在秋季猪舍内温度常低于18℃,所以要进行保温。可修好门窗,防止漏风;另外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暖气、红外线灯泡等,没有条件的可覆盖塑料布、生火炉等。在对猪舍进行保温的同时要加强通风,10:00-15:00是最佳通风时间。  相似文献   

20.
冬季猪舍通风、保温、消毒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工作环节,一定要解决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猪舍的通风和清粪是消除猪舍臭气的主要方法,而清粪时会散发有害气体,如果在早上进行这项工作,这时舍内外温差较大,开窗通风会加速空气的对流,使舍内温度突然降低或有冷风,容易引起猪感冒和引发猪风湿性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