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通过对沙培的4.5叶龄水稻幼苗进行5个浓度的Na2CO3+NaHCO3碱胁迫处理,胁迫20d后,调查顶端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随碱浓度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先升后降;叶绿素a、b含量及叶绿素a/b为下降趋势;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碱胁迫后,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较大,叶绿素b含量相对稳定;水稻通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调节顶端叶片含水量及脯氨酸含量,以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和保持新生叶片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盆栽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从器官水平上考察了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物质积累、分配等的影响,并建立了产量和耗水量的关系方程。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茎杆所占比例较小,为32%,穗部占39%,而过度灌溉和严重水分胁迫条件下,茎杆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3%和34%,穗部所占比例较小,仅为41%和27%。在不同等级水分条件下,均以茎杆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相对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70%~60%)时,茎杆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为0.97 g/茎,水分胁迫严重条件下,叶片对冬小麦产量贡献比适宜土壤水分条件时的叶片贡献要大一些,为0.79 g/茎。根据试验产量和耗水量回归分析表明,泰安地区在现有的肥水水平和栽培技术条件下,冬小麦的理论最大产量为0.62 kg/m2,耗水量702.35 mm,最高水分利用率17.65%,冬小麦在拔节至扬花浇水显得尤为重要,生产上应特别注意加强扬花水、灌浆期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4.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有宏观战略的思考与筹划,紧紧抓住问题的主要症结,从教育农民和组织农民、加快城市化步伐以及深入进行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大力推进基层政权和农村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该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性解决。 相似文献
5.
6.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愈伤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32个冬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幼穗和幼胚产生的愈伤组织作为供试材料,以聚乙二醇(PEG)诱导的渗透压模拟水分胁迫,测定了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含水量、组织活性及渗透势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供试愈伤组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相对含水量、组织活性及渗透势值表现下降。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整株水平与细胞水平之间对于水分胁迫存在着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螺旋藻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螺旋藻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与其抗寒性之间的关系,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了低温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2和极大螺旋藻S3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是直接低温处理、低温锻炼还是ABA预处理,S1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最多,而S2和S3远不及S1。低温锻炼可增加S1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而对S2和S3作用不明显。ABA预处理与低温锻炼处理间基本上无明显的差异。细胞内可溶性糖能提高螺旋藻的抗寒性,因而可以作为鉴定其抗寒性的一个生化指标;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抗寒能力明显强于引进种S2和S3。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碱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碱蒿幼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耐盐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见,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碱蒿的耐盐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比较了不同强度的水分胁迫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花84(抗旱)和冀麦34)不抗旱)的幼胚愈伤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其生理把就差异以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24h胁迫后两品种的膜透性均增大,冀麦24大小花84;花84的愈伤组织经胁迫后,游离脯氨酸含是市于冀麦24;二者POD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加重都迅速提高,但冀麦24增幅较市,以TTC还原力测定细胞活力,发现两品种TTC还原力都下降,但花84较冀麦24降低幅度小,另外,花84细胞的蛋白质抗PEG沉淀能力强,能在水分胁迫政保持较为正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花生不同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花生不同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库—源—流”间的变化动态,以‘花育20号’和‘花育27号’花生品种为试材,采用控制条件下的防雨棚池栽方法,研究了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下,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花生叶片、茎、根和荚果等器官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干旱胁迫使花生叶片、茎和根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淀粉均明显升高,但荚果中可溶性糖含量却明显降低。无论何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均使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峰值提前15天左右出现,“源”物质输出提前但输出量降低,叶片提前衰老。生育前期干旱胁迫使滞留在荚果中的NSC含量增加,结荚期后干旱胁迫反而利于荚果中NSC的转化。全生育期水分适宜处理叶片中NSC含量相对较低且变化较小。由此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NSC由源至库的运输和转化,使荚果“库”容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不同成熟度枣果品种在生长期中可溶性糖成分和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同一时期不同品种枣果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糖含量变化(Y)与生长期(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8702+0.559978X,掌握了枣果的营养变化特点和生长规律,旨在为枣果水溶性多糖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不同,为了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差异,选择目前10个华北平原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于2009-2010年对春季氮素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拔节期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在开花期不同小麦品种可溶性糖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有更大的提高,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也有影响,施氮处理的产量比不施氮处理的产量高,其中品种‘中科9818’产量最高。试验表明,春季施氮肥有利于改善小麦生育后期的碳代谢能力从而增加产量,可为小麦氮高效育种和小麦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叶女贞抗寒性及冬季叶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探索冬季大叶女贞叶片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植株抗寒性的关系,以不同树龄、不同抗寒性植株叶片为材料,于2011年11月上旬-2012年3月中旬的每1个节气内分别采样,测定叶片丙二醛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并在2012年4月初对每个采样树冬季受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龄及不同抗寒性的植株冬季叶片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具有不同的变化曲线,低温胁迫下叶片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出现上升趋势越早、上升幅度越大的植株,其抗寒性越差。丙二醛、可溶性糖反映出的抗寒性与植株实际的受冻情况基本一致,两者可作为植物抗寒性测定的生理指标。优树的抗寒性与普通树或受冻树的差异,是由于其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调节能力不同所致,这种生理调节能力和植株的遗传性有关,且随着树龄的增加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高产小麦植株、籽粒可溶性糖含量
与其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小麦育种的高产途径,此试验以大穗型(01-35),中间型(62008,4133-2)和多穗型(02-48)高产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植株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品种植株、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其地上部分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速率和积累总量有密切关系.就群体而言,多稳型品种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产量也最高,中间型次之,大穗型最低.大穗型品种具有较强的营养物质外运能力,其千粒重最高,多穗型次之,中间型最低.充分协调源库流的关系,选育出大穗型和多穗型相结合的、综合农艺性状更佳的品种,将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育种目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低温胁迫对白三叶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白三叶的抗寒性育种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以新品系08-2和海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haifa’)为材料,依次设置10℃、5℃、0℃、-5℃、-10℃、-15℃等6个处理,研究低温下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等的变化,对材料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变温对白三叶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等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降低,白三叶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在较低(≤0℃)温度处理下,08-2的叶绿素含量降低速度小于海法的;08-2的可溶性糖含量在0℃时达到最高,海法的在5℃达到最高;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逐渐升高,但08-2变化幅度低于海法。综合分析表明,新品系08-2耐寒性优于海法白三叶。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蛋白质及糖类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蛋白质及糖类对水分逆境的生理响应,采用盆栽试验和吸光度测定结合的方法,以湿地松普通种子为对照(CK),测定了七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在正常水分状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弱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60%)、中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40%)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25%)条件下的可溶性蛋白质、还原性糖、可溶性糖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不同水分梯度还是不同家系水平,蛋白质、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性水平。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各家系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水分胁迫初期,各家系蛋白质含量增加,水分胁迫中、后期各家系蛋白含量呈直线下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各家系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含量呈直线上升。家系1027、101、464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其抗旱性较其它家系要强,是这三个家系速生、高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The responses of four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 varieties to soil moisture were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plant parameters such as relative leaf water content (RLWC) and the chlorophyll, proline and sugar contents of the leaf over two seasons. Two levels of irrigation treatments were adopted: irrigated and rainfed. The rainfed plants had consistently higher amounts of proline and sugar but lower RLWC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As drought intensifi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rrigated and the rainfed plants with respect to all of these characters increased. The RLWC values of the irrigated pla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morning but lower values were found at noon, showing some recovery in the afternoon.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三花龙胆体内可溶性糖和主要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的季节性积累规律,采用蒽酮试剂显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和龙胆苦苷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三花龙胆的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和龙胆苦苷含量随发育节律出现波动。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差别较大,地下器官中含量最高,整个生育期内其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休眠期维持在较高水平;龙胆苦苷在地下器官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茎、花,最后是叶,地下器官中的龙胆苦苷在7月初和10月中旬出现2个积累高峰。季节性的发育期内,三花龙胆地下器官可溶性糖和龙胆苦苷的变化规律基本呈负相关的规律,负相关性从植株萌动到果实发育之前的期间更为明显。因此,三花龙胆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应为10月中上旬,可溶性糖和龙胆苦苷在其整个生育期内出现了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