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玉米为独棵单穗,穗数调节能力差的作物。分蘖力强或者分枝多的作物如小麦等,它们的分蘖能成穗,穗多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较强,每亩播种量不同,最后形成的穗数却比较接近,获得较高的产量。可是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很少有分蘖,多为1棵1穗,虽然有时也有个别植株能形成2个穗,但为数太少,玉米穗的自动调节能力太差,基本上是留苗棵数就是收获时的穗数,有时还会由于病虫危害,管理过程的损伤、空秆等原因,造成收获的穗数往往少于留苗的棵数。因此,玉米通过增加种植棵数来保穗数比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等作物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播期和密度对强分蘖谷子书香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弱分蘖品种济谷19为对照,研究留苗密度和播期对强分蘖谷子书香1号分蘖和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30日春播,书香1号留苗密度(本试验均指666.7m2密度,下同)1.5万、2.5万、3.5万、4.5万株时,单株分蘖成穗分别是2.30、1.90、1.37、1.35个;随留苗密度增加,单株分蘖数减少,群体成穗和产量增加,留苗密度2.5万、3.5万、4.5万株时产量显著高于1.5万株,留苗密度4.5万株产量最高。6月26日夏播,书香1号分蘖成穗能力显著降低,留苗密度1.5万、2.5万株时单株分蘖成穗0.80、0.46个,密度3.5万、4.5万株时基本没有分蘖成穗。书香1号分蘖茎的株高、穗长、穗粗、穗粒重等性状都明显低于主茎相应性状。4种密度下强分蘖品种书香1号产量都低于济谷19,留苗密度4.5万株时济谷19春播单产(666.7m2产量,下同)315.7 kg、夏播单产471.2 kg,比书香1号产量高7.05%、25.3%。总之,强分蘖谷子品种分蘖成穗能力和密度、播期密切相关,留苗密度增加,单株分蘖成穗数降低,播期早分蘖成穗数多,播期推迟分蘖成穗数减少;不同留苗密度间产量差异显著,分蘖性谷子群体有一定的自身调节能力;主茎成穗对强分蘖谷子产量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强分蘖性品种书香1号产量水平显著低于弱分蘖品种济谷19,生产上应当重视弱或不分蘖谷子。  相似文献   

3.
<正> 常用的粮用玉米品种不能象水稻、小麦那样产生众多的分蘖,但在定苗时可以每穴留多株苗,我们把这种留苗方式称为薛式留苗。本文着重讨论的是一种既可节省地膜用量,又可使玉米子粒产量进一步提高的留苗方式——地膜玉米薛式留苗。  相似文献   

4.
1小麦冬前旺苗形成的原因小麦冬前旺苗是指越冬前亩茎数超过80万甚至达到100万以上的麦田。形成小麦旺苗的原因有2种:一是由于土壤肥力高,底肥用量大,底墒足且播种过早而形成的旺苗。这类旺苗叶片肥大,叶色鲜绿,单株分蘖多,次生根多,冬前主茎第一节间伸长2 ̄3厘米以上,穗分化已  相似文献   

5.
水稻直播增产机理是基本苗增加,有效穗增加,单位面积总实粒数增加;营养生长期缩短,生育进程加快;分蘖发生快,分蘖势强,分蘖位点低,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易获得足够的穗数;单位面积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干物质累积多,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因此,应选择分蘖能力强、矮秆、抗倒能力强的品种用于直播。  相似文献   

6.
混栽对中熟中粳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中熟中粳稻品种按不同比例混栽,统计其高峰苗数、有效穗数、成穗率、穗长、总粒数、空粒数、千粒质量等,研究不同比例条件下混栽的分蘖成穗规律及对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混栽,对占比较少品种分蘖的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品种之间按照1∶1混栽,对弱分蘖品种分蘖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不同比例的混栽能够明显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增加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并提高结实率、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7.
超级小麦郑麦7698生长发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配合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系郑麦7698的推广,采用大田攻关和小区试验相结合,探讨郑麦7698生长发育特点和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郑麦7698自动调节能力强,分蘖成穗中等;籽粒灌浆期长,粒质量增加快,每1000粒日增重平均达2.1 g;在大于10 500 kg/hm2产量水平下,郑麦7698产量结构为穗数648万穗...  相似文献   

8.
分析高产小麦分蘖成穗特性及成穗率与产量的关系, 表明高产小麦主茎第1、第2 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高,在获得适宜穗数前提下提高茎蘖成穗率能改善群体质量、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和粒重、实现高产。栽培措施对茎蘖成穗率有显著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麦秆蝇Meromyza Meigen Saltatrix Linnaeus俗称麦钻心虫、麦蛆等,秆蝇科.该虫在大通县小麦作物上普遍发生,在川水地区偏重,主要为害小麦、青稞及禾本科杂草.以幼虫蛀入麦类作物茎内取食物幼嫩组织,在小麦分蘖、拔节期、孕穗初期、抽穗初期为害,使小麦形成"枯心苗"、"烂穗"、"白穗".  相似文献   

10.
以大穗型和一般穗型小麦为材料,通过田间观察试验,完成两类型(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的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比较的田间试验。针对多穗型在高产条件下分蘖成穗高,而大穗型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数高,在拔节期后分蘖发育明显慢于主茎,使分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产量略低于多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水稻种植方法是水育水插,穴苗数多,主茎及早期分蘖在产量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20—30年各地探索出多种旱育水插秧方式,一般穴苗数2-3个,最少的插1棵带蘖秧,主要依靠分蘖穗增产,在干旱缺水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高产与低产是相对而言,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产量节节攀升,在同一地区人们对高产、低产的认识也随之变化。根据当前的小麦生产水平,本文试图探讨亩产500~750公斤的小麦精播高产技术。一、播量与产量小麦高产三因素,即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通俗的说法是:穗多、穗大、粒饱、产量高。小麦是分蘖作物,分蘖可以成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如果播量过大,分蘖瘦弱,也会少成穗、成小穗甚至全部  相似文献   

13.
小麦06-135超高产群体形成特征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小麦06-135的超高产群体形成特征及配套栽培技术,通过高产攻关田和播期、密度及施氮量等试验,分析高产田产量构成及群体形成特征。结果表明:小麦06-135产量8 000 kg/hm~2的群体形成特征为穗数435万—475万穗/hm~2,穗粒数44—46粒/穗,千粒重42—43 g;冬前茎蘖数/最终穗数约1.1,高峰苗/最终穗数约2.0,分蘖成穗率约38.5%,分蘖穗比例约60%。小麦06-135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28日,适宜基本苗为165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307.30 kg/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小麦旱栽和水栽比直播麦增产,一般增产两成以上。虽然移栽小麦花工多,由于它具有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穗大整齐,籽粒饱满等特点。在生产上仍有采用。①移栽小麦的生育特性:可比直播麦提前20多天播种,冬前生长期延长了1/3以上,因而麦苗能长出更多的分蘖、叶片和次生根,更充分利用光能和和土壤水分、养分。根据调查比直播麦发根力强;上部叶片大,功能期长;下部节间短,抗倒伏能力强;穗分化时间长,有利形成大穗;群体协调,成穗率高;籽粒饱满。②移栽小麦的产量结构特点是穗大粒饱,而穗数偏少;生  相似文献   

15.
小麦分蘖是小麦高产的一个重要特性,分蘖成穗多,则产量高.高产麦田的分蘖穗数,一般均占每亩总穗数的50%以上,低产麦田只占10~20%,栽培小麦分蘖成穗,是提高小麦单产的关键.而小麦的分蘖发生在地表下的分蘖节上,如果冬季发生冻害,地上部被冻死,只要分蘖节不受冻害,麦苗就可以安全越冬,正常分蘖.因此,在寒冬进行小麦冬管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分蘖节.  相似文献   

16.
西红柿一次育苗、收获三茬是指一次育苗定植可收获三茬,共结9穗果,产量较普通留一茬果的高2~3倍.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西红柿茎发生侧枝能力强、且生长速度快的特点,采用新型换头法来减少育苗次数、人力、物力及缩短定植缓苗时间,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其方法为:在定植后第一茬留3穗果,3穗果收获后换头再留第二茬果;第二茬果仍留3穗果,第二茬果收获后再换头结第三茬果;第三茬果仍留3穗果.  相似文献   

17.
小麦生长动态对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扬麦14号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进行扬麦14号播种密度试验,使小麦形成不同的长势,研究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结果]小麦的基本苗和总苗数、分蘖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对穗粒结构的主要指标都有影响,影响最明显的是拔节期总苗数、越冬期单株分蘖数、冬前期和返青期叶龄、株高、冬前期和越冬期次生根条数、拔节期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拔节期总苗数、冬前期单株成穗数、叶龄余数、冬前期株高、越冬期次生根条数、越冬期干物质重和抽穗期单茎叶面积对小麦单产的影响较大。[结论]小麦长势影响穗粒结构,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通过人工干预使小麦长势向着高产优质的穗粒结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主要形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植株形态及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粤香占植株较矮,叶端与穗端高度分别为92.0、73.0 cm;分蘖初期形成分蘖的速度慢,中后期分蘖力强,最高蘖数和有效穗数高;顶3叶生育前期开张角较大,后期挺立,群体透光率大,灌浆期3片功能叶与茎秆的夹角分别为3.2°、6.9°、9.5°;穗部性状优良,主穗与分蘖穗总粒数、实粒数较平衡,谷秆比和收获指数高.  相似文献   

19.
穗重型小麦群体发育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近年试验试种的穗重型小麦品种(系)群体发育动态研究表明:穗重型小麦单位面积冬季分蘖、春季分蘖、穗数和产量分别比对照(小偃6号和陕229)降低24.57%、37.21%、29.01%和10.87%;群体平均单穗粒重增加46.46%.分析认为,单位面积分菜数偏少的原因是:①穗重型小麦形成一个分蘖所需要的积温约为(96.54±19.1)℃,比对照品种多47%;②穗重型小麦的分蘖习性对低温反应敏感,对生态条件的适应范围小.  相似文献   

20.
分蘖多穗青贮专用玉米的最适收获期为乳熟末期至腊熟初期,其生物产量构成因素为株数×单株鲜重(单株鲜重=单株鲜穗重+单株茎重+单株叶重),为探索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获取较大的生物产量,对分蘖多穗玉米新品系新青2、3号进行6个密度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两个品系的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生物产量构成相关因素分蘖、单株穗数、单株鲜穗重、单株叶重却达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侧穗位高与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6*)主穗位高、侧茎高、侧茎粗、单株穗数、单株叶重与生物产量呈正相关,其余性状与生物产量呈弱负相关.说明分蘖多穗玉米主要靠分蘖成株成穗率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在栽培管理中注意合理密度和留分蘖个数.其在低密度时靠分蘖成株成穗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在高密度时靠单株发育同样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