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机采茶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机械化采摘是解决"采工荒"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但机采茶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对机采茶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茶叶机械化采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7月茶事     
《中国茶叶》2010,(7):31-31
1.夏茶采摘和树冠管理 生产茶园采摘夏茶,有条件地区尽量实施机采,以降低成本,机采时注意按操作规程进行,树冠较薄茶园可考虑夏茶留养,增厚叶层。春茶后重修剪茶园应注意留养,加强病虫害防治。机采夏茶根据市场情况和当地习惯主要生产红茶、黑毛茶或茶叶提取物原料。  相似文献   

3.
周海东 《茶叶》2011,37(3):160-162
莲都区,茶叶已成为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茶叶鲜叶遗留树上与采摘劳动力缺乏和生产成本攀高与经济收入降低等矛盾日益突出,改变山区高坡度山地茶园传统培管方法突显重要。笔者通过山区高坡度山地茶园机械采摘的栽培管理和适合机采的树冠培育,茶园机采时间和留养关系,第二年春名优茶采摘时间与秋季机采的关系等试验总结,...  相似文献   

4.
针对安徽省霍山县茶叶生产现状,分析了霍山县茶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幼龄茶园与改造茶园的修剪、生产茶园的修剪及机采茶园的改造等方面提出了霍山茶园修剪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5.
我场茶叶机采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园高产优质高效益生产是茶叶生产经营者不懈的追求目标。高产是基础,优质是前提,高效益是目的。从栽培管理技术的角度看,如何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鲜叶质量,以提高品质,为茶叶加工提供优良的原料。在当前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的情况下,增加机械化采茶的作业力度,培育高标准机采茶园具有普遍意义。我场自一九九三年起试行机械化采茶,由始初的2公顷扩大到一九九七年的70公顷,经过几年的推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机采茶园管理的一定经验,为继续扩大机采面积打下了基础。现根据我场近几年的机采生产实…  相似文献   

6.
冯禹潮 《茶叶》1995,21(3):35-37
茶园作业机械化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杭州茶叶试验场90%以上茶园推广耕作作业,机采茶园鲜叶量占83.56%,每亩茶园耕作,采茶用工约为原来人力作业的1/10。本文着重介绍该场实行C-12茶园耕作机的作业规格与效率,及双人抬弧形采茶机与修剪机的应用技术与掌握,最后指出机手培训是确保作业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茶园机械采茶技术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园中应用机械采茶技术,明显地提高了采茶工效,同时可以避免人为地强采、滥采鲜叶的弊病,能够适时按标准进行采摘,不但保证了鲜叶品质,而且起到了保护茶树资源,促进茶树生育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茶叶产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同品种对机采适应性有差异,福鼎大白茶是适宜机采的良种。机采茶园树高宜控制在75~85公分,修剪成弧型树冠,并于行间留15—30公分的操作道。栽培管理工作上要重视培肥技术,以提高机采茶园的采收量。  相似文献   

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大宗茶类。 2.术语 2.1 机采茶园 使用采茶机采摘茶叶的茶园。 2.2 大叶种茶区 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3 中小叶种茶区 适宜中小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4 机采机剪 机器采茶和机器修剪的简称。 2.5 整形修剪 幼龄、重修剪、台刈茶园在定型修剪之后,为使树冠符合机采要求而采取的整理树冠的修剪。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茶叶机采技术在景宁山地茶园实施的基本情况。从选择适宜的地点、品种,培育适宜的采摘面等5个方面介绍了项目主要技术措施。从有效解决采摘难,提高夏秋茶利用率等3个方面概括了机采技术在山地茶园中推广应用的综合效益。并对项目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机采是茶叶生产的根本出路,如何培育出高产优质并适宜机采的茶园已成为现阶段茶叶工作者的中心工作之一。本试验就是根据叶面肥能促进芽叶生长等特点,将它应用于机采茶园,探讨其对机采茶园的效果。试验地设在浙江省金华县孝顺农场,土壤为红壤土,试验地为1981年3月种植的三行条栽密植茶园,茶树品种为本地群体种,树高70cm,树幅125cm,常年产量在250kg/亩以上。试验面积为1.08亩,共设4个处理:喷施宝区,每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茶园是指以生物防治、施用有机肥为主,少施或不施化肥和农药等。没有有害物质污染的茶园,其生产的茶叶是一种无污染、卫生、安全、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优质茶叶或茶叶绿色食品。一、建立无公害茶园的意义茶叶是我国的主要饮料,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意识的增强,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止污染、清除公害,愈来愈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茶园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茶园农事活动,即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物质大量施用,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理化性状变劣,有害物质残留,破坏了茶园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2014,(10):31-31
近日,浙江松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浙江省首个茶叶机械化采制地方标准——《松阳香茶机械化采制技术规程》。该标准规定了松阳香茶机械化采制茶园种植、茶园管理、机采茶园的修剪、机械采摘、机械加工和机械安全等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茶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而费工,随着茶叶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采茶用工多而外来采茶女工又日趋减少,利用机械采茶已势在必行。1机采茶园取得的效果和经济效益1.且节省劳力,提高1效,降低成本笔者对本市冬瓜岩茶场、黄龙茶场、九曲精制茶场调查,三个茶场茶园面积计666公项,本引用机采前约须采茶工200人左右,引进机采后,只需采茶工50人左右。机采平均台时产量360公斤,平均每人每台时产量70公斤,而手采平均每人每小时只可采8公斤,机采比手采提高功效8倍多。机采平均每斤茶青包括机器损耗,油费等只需0.1元,而手采每斤茶育…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茶园中,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结构恶化,泥土板结,肥料大量流失,影响茶树的营养循环。在治虫上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虫体抗药性增强,茶叶毒性残留量增加,残杀无敌,引发了昆虫再猖撅,这样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了大气的污染,水的污染,使现代茶园的优质高产无法持续下去。所以要建设优质高产茶园,首先要建立生态茶园。生态茶园就是用生态学的观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维持茶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使茶园能达到持续的优质高产的目的。生态茶园实质是“有机茶叶”、“自然茶叶”、“再生茶叶”,…  相似文献   

15.
周理飞 《中国茶叶》2008,30(8):33-33
福建省建瓯市是全国乌龙茶重点产区,山地茶园种植面积大,传统的茶叶人工手采模式已制约了当地的茶叶生产,造成鲜叶粗老、制茶难和茶叶品质下降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难题,建瓯市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展了山地茶园机械化采茶的试点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至今,这项技术已在建瓯茶区得到普及推广,全市95%的茶园都实行了机械化采茶,形成了区域示范效应,成为福建省推广茶园机采规模最大的示范县,也为建瓯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助势增力。为更好地推广应用机械采茶,发挥其最大效益,笔者就建瓯茶区推广机采实践作一讨论,并与业内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土壤是茶树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与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形成关系十分密切。以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土壤和茶叶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土壤(0~20β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氮磷钾(NPK)养分和一芽二叶晒青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7种多酚类单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水率与现代茶园相比提高了15.23%~46.82%,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古茶园土壤的CEC、SOM、总氮(TN)、总磷(TP)和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各茶山古茶园和现代台地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及多酚类单体物质含量虽然不一致,但古茶树茶叶酚氨比为6.75~12.28,明显低于现代茶园茶叶的9.98~15.25;各茶园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的高低依次为:ECG>EGCG>EC>EGC>C,并且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ECG和EGCG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仅在古茶树茶叶中检测到没食子酸(GA)。古茶园栽培模式有利于防止茶园土壤酸化、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提高茶园土壤含水率、促进茶园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茶叶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机械采茶以其具有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等优点已成为茶叶采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大中型国营茶场,茶园面积大而集中,采摘高峰期需要大量的人力,不仅费工费时成本高,而且采摘净度差,粗老采现象严重,使茶叶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机采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茶叶采摘高峰期劳力不足的矛盾,实行嫩采勤采,最大限度发挥茶鲜叶的经济价值。根据安徽省国营周王茶场的试验推广经验,机采同手采相比,增产10%以上,可适时掌握采摘期,鲜叶质量大有提高,级外茶的比例减少。机来每公斤采摘费为0.09元,只占人工手采的5…  相似文献   

18.
季永宝  林斌结  林月华  董直文  赵东 《茶叶》2015,(2):103-104,106
总结了泰顺县茶叶机械采摘的基本情况,泰顺茶叶机采起步较早,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据当地的实际,对进一步做好机采应用和推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闽东茶园的经营现状,围绕提高茶叶品质与效益提出闽东茶园应加强人工生态园建设、规范肥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认识,加快手采茶园的机采改造和机采茶园的培育,先行试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机采。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12,(11)
正进入五月,在全国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江西省浮梁县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新佳茶场,工人们正在千亩生态茶园里紧张地机采茶叶,车间里机声阵阵,馥郁的茶香飘满整个茶园。名优茶生产一结束,该公司就马步停蹄地转入了红茶生产。茶叶是浮梁县的传统产业,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0万亩。浮瑶仙芝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在吴水前董事长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