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深溪河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能力,结合流域水土保持现状,分析提炼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诱发因素后,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并构建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结果表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施工期以人为活动为主导因素,自然恢复期以自然因素为主。通过统筹布设生态防洪堤、植物措施及永临结合等水土保持措施,强化水土保持管理,可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水土保持规划方略与总体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规划是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依据和战略部署。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状况,分析确定了全省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在辽宁省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依据各总体格局区的区域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需求,研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总体布局,为全省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地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红砂岩特殊地质力学特性下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等区域问题,对红砂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与《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等重要基础成果,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宁都县还安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典型案例,将红砂岩侵蚀劣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采用"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分区进行设计,完成了高效开发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具体实践中,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在红砂岩侵蚀劣地综合治理展示区、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示范开发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实施,对侵蚀坡面进行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优化配置,形成了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还安小流域治理度达到86%。实践证明,生态恢复和农林经济开发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遏制小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可为红砂岩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地点位于城市市区,是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建设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及重点时段,明确水土流失的防治方向。结合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进行全面防护,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水土保持防治效果,以兴隆—容城220 k V输电线路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和产生的危害,并结合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由于各种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落实到位,输电线路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拦渣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6项指标,均达到设计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减少了工程建设对地表造成的扰动和破坏,极大地避免了工程施工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实现了输变电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岑溪大隆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建设内容、水土流失特点,综合考虑了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按照预防保护与治理并重、工程与植物措施并举的原则,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通过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和建成后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成果,验证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于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作用,为华南地区山地风电场工程建设时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事实依据,为区域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段涉及膨胀土地区,部分线路穿越城市区域,扰动范围广,弃渣量大,其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存在弃渣场选址难、弃渣场防护难、植物措施设计难等特点。基于水土保持设计难点,提出采用新技术提升弃渣场勘测工作、建立“上截-中排-中固-下拦”的弃渣场综合防护措施体系、弃土弃渣综合利用、植物措施设计与景观设计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等水土保持设计要点,针对性解决水土保持设计难点,有效实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可为同类大型引调水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开发项目地点位于城市市区,是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建设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及重点时段,明确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方向。结合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进行全面防护,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引水式小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南地区引水式小水电站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流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工程建设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与环节,将主体设计优化与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总体布局应针对各防治分区所处位置、地形地貌、自然条件、施工工艺及水土流失产生特点,结合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进行全面防护,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长距离输水工程施工对地形、地貌扰动较大,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给沿线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结合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分析此类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应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自2011年实施以来,辽宁省主要从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示范推动、科技先导、强化管护等5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条件下辽宁省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村小流域位于辽宁省朝阳县西部木头城子镇境内,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大凌河流域辽宁省朝阳县召苏沟河项目区小流域之一,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侵蚀类型主要为水蚀.该流域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特点,注重沟壑治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生态修复,从商品生产、集约化经营和早受益出发,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营造水土保持经济林,各项措施相互补充,工程养植物、植物保工程,逐步形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相结合的立体防治结构,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与总体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是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总体战略部署。根据规划拟定的全国水土保持总体任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抓好预防、治理、监管,协调推进,形成合力。规划总体布局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结合各区实际和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区域定位,根据水土保持需求,按照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水土流失防治"六带六片"战略格局为指导,拟定了一级区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和二级区区域布局,这对我国实施分区防治战略、优化水土保持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饶河县西部是东北黑土区商品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的水土流失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遏制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科研人员在分析当地生态经济现状和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饶河县永前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提出了坡耕地治理措施、沟道治理防护体系、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村屯道路建设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方法及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是开展辽宁省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按照水利部、辽宁省相关文件的部署,开展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根据重点防治区划分条件,结合辽宁省水土流失现状,将辽宁省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辽东山地丘陵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辽中南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辽西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辽北漫川漫岗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功能研究的现实需求,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在辽宁省水土保持典型防治分区划定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辽宁省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2个水土流失典型防治区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评价,确定了不同分区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为确定全省水土流失防治需求和空间部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9月28-29日,辽宁省水土保持局对凌源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到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项目和城关街道十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召开座谈会。调研组听取了凌源市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水土流失防治情况、补偿费征收使用情况、治理工作经验做法及存在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辽宁省凤城市逐步形成了以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相结合,田间工程与蓄水保土耕作相结合,治山与治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近年来,辽宁省凤城市不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合理配置、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在一定规模和范围内建成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凤城市总结出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整合项目,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狠抓质量、加强管护等宝贵经验,为该市及类似地区今后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山区景观生态建设中应遵守的治理原则和适用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为今后山区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市东山生态建设工程为例,系统地剖析了山区景观建设及生态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针对山区项目建设水土流失产生特点,制定出一套从坡面(如拦水埂、梯田整地、水平阶整地和鱼鳞坑整地等)到沟道适用于山区景观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治理常见技术,并初步计算工程实施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后可减少的年土壤侵蚀量为5 200 t以上。[结论]在山区景观生态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优先,安全先行,统筹兼顾为原则,在考虑施工材料经济性和生态性的同时,还要考虑景观美学因素,以制定完整的山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水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还存在差距与薄弱环节,“十四五”期间是水土流失治理和人为水土流防治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必须进一步明确水土保持工作思路,加快形成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分析“十三五”期间辽宁省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梳理出下一阶段在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发展思路及工作建议,供辽宁或其他实际情况相近省份水保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