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沙埋和水分对3种灌草植物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柠条、紫花苜蓿和披碱草3种沙区常见灌草植物进行大田盆栽实验,研究种子在不同沙埋深度和供水条件下的萌发及出苗特性.结果表明:1)柠条和紫花苜蓿种子主要在2.5 ~5.0 mm供水量条件下出苗,柠条种子的最大出苗率为59.00%±7.21%,紫花苜蓿种子出苗率未超过40%,2.5 mm供水量条件下紫花苜蓿幼苗死亡率较大,存在萌发后大量死亡的现象,披碱草种子在5.0~9.0mm供水量条件下出苗较好,最大出苗率为52.67%士10.67%;2)柠条和紫花苜蓿种子的适宜沙埋深度分别为0.5~1 cm和0.5cm,随着埋深的增加,二者的出苗率显著降低,在4.5cm埋深时,柠条种子萌发后未出土幼苗数最多,披碱草种子对沙埋的适应性较好,4.5 am沙埋深度时出苗率最大. 相似文献
2.
PEG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设计5%、10%、15%、20%、25%五种浓度梯度,对应渗透势-0.054,-0.177,-0.393,-0.735,-1.25 MPa,探讨了渗透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和其萌发幼苗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保护性酶SOD、POD、CAT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胁迫程度加深,沙冬青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死亡率逐渐升高,幼苗鲜重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胁迫加深逐渐上升。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增加(5%~15%)后降低(20%和25%)。SOD、POD、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EG15%时,幼苗生长受阻,PEG浓度≥20%时,幼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壤温度,水分胁迫和播种深度对玉米种子萌发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萌发试验同时在实验室和田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玉米种子将不能顺利萌发。温度变化可以加速种子萌发,田间条件下,50%种子萌发所需的积温范围为18.6-23.8℃,决定于昼夜的温差。播种深度影响出苗速率,50%了苗所需的时间播深8厘米比播深6厘米推迟半天(相当于积温3-5℃),80%出苗所需的时间播深8厘米比播深5厘米推迟1天(相当于积温7-10℃)。 相似文献
4.
土壤温度、水分胁迫和播种浓度对玉米种子萌发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会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5,3(4):70-74
萌发试验同时在实验室和田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玉米种子将不能顺利萌发。温度变化可以加速种子萌发,田间条件下,50%种子萌发所需的积温范围为18.6-23.8℃,决定于昼夜的温差。播种深度影响出苗速率,50%出苗所需的时间播深8厘米比播深5厘米推迟半天(相当于积温3-5℃),80%出苗所需的时间播深8厘米比播深5厘米推迟1天(相当于积温7-10℃)。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樟子松和沙地云杉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樟子松和沙地云杉种子的发芽特征研究,分析了温度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胚根长、胚芽长、胚根/胚芽比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胚根长、胚芽长、胚根/胚芽比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0~25℃温度范围内樟子松和沙地云杉均有较高的发芽率,20~25℃为樟子松和沙地云杉发芽的最适温度;温度超过30℃时发芽种子有腐烂现象,所以温度高于30℃不适合樟子松和沙地云杉种子发芽。在适宜温度下,沙地云杉发芽率大于樟子松,且发芽整齐,但樟子松生长快于沙地云杉,耐高温也优于沙地云杉。 相似文献
6.
7.
碱胁迫对超干处理紫花苜蓿种子出苗和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碱处理对超干种子出苗和成苗的影响, 以紫花苜蓿“陇东”(Medicago sativa L. “Longdong”)为试验材料, 以NaHCO3 和Na2CO3 按9︰1 摩尔比的混合液模拟典型碱胁迫环境, 在0 mmol·L-1、2 mmol·L-1、5 mmol·L-1、15 mmol·L-1 和25 mmol·L-1 5 个碱处理梯度下对未进行超干处理的种子进行标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 具有明显胁迫效应并达到“陇东”耐受极限的碱处理浓度为15 mmol·L-1。采用硅胶室温干燥法对初始含水量为9.03%的“陇东”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干燥处理, 将种子含水量分别降至7.09%、6.93%、6.36%、5.72%、5.46%、5.18%和4.97%, 并在15 mmol·L-1 碱胁迫浓度下进行盆栽沙培试验, 以未进行超干处理的种子(含水量9.03%)为对照, 比较各含水量种子在中性(pH7.0)和碱性环境下的出苗与成苗情况。结果表明, 中性环境下含水量为6.93%~5.72%的超干种子及其幼苗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 7 d 的幼苗存活率、17 d 的幼苗株高和23 d 的单株叶片数分别高出对照18.18%~22.73%、16.79%~32.49%和15.65%~29.41%; 而含水量为6.36%~5.46%的超干种子形成的幼苗对碱胁迫环境的耐受能力较好, 7 d 的幼苗存活率和17 d 的幼苗株高分别高出对照11.30%~30.66%和1.64%~34.64%, 23 d 的叶片数为对照的79.32%~98.24%。表明适度超干处理作为种子预处理方式, 可以促进紫花苜蓿种子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出苗及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种子延迟萌发和出苗不整齐的问题,研究了不同机械处理(对照、去碗疤、去皮、去皮及切除1/2子叶、去皮及切除2/3子叶)对白栎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皮、去皮及切除1/2子叶处理的种子根的平均萌发时间分别比对照显著缩短39 d和36 d,芽的平均萌发时间分别比对照显著缩短52 d和51 d,根的萌发整齐性指数分别显著提高0.3和0.2,芽的萌发整齐性指数均显著提高0.4,2个处理显著增加了白栎种子出根率(平均增加57.8%)与萌芽率(平均增加33.3%),去皮处理促进了根的生长(增加3.0 cm);(2)去皮及切除2/3子叶处理显著缩短了白栎种子根和芽的平均萌发时间(分别缩短36 d和50 d),提高了萌发整齐性指数(分别提高0.2和0.4)和生根率(均增加26.7%),但萌芽率、根长和苗高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去碗疤处理显著降低了白栎种子根和芽的平均发芽时间(分别缩短16 d和21 d),但萌发整齐性指数、出根率、萌芽率、根长和苗高均没有显著变化。因此,去皮和去皮及切除1/2子叶处理效果较好,能有效促进白栎种子萌发和整齐性出苗,对白栎的育苗工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流动沙丘沙埋对沙柳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上沙柳的根系分布、冠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柳在不同的环境中其生长状况有所差异,沙柳遭流沙掩埋后,被掩埋的枝条发展为根系.且萌发新的不定根,有效的增加了沙柳地下部分的深度、广度和生物量,增强了沙柳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从而引起地上部分的覆盖面积和生物量较未沙埋沙柳都有了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干旱荒漠区沙地衬膜樟子松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地衬膜试验结果表明:衬膜沙地栽植的樟子松苗木当年平均成活率高于对照地,不同越冬处理的苗木越冬事从大到小为埋土,衬膜深度90cm露地,衬膜深度70cm露地,不衬膜露地越冬。高生长量显示出第一年、第二年衬膜苗高于对照苗,而第三年衬膜苗弱于对照苗。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衬膜苗在生长季节利于苗木旺盛生长;秋冬春季苗地土壤水分过多,地块低洼处的苗木保存率降低,生长量也较低,对照地苗木则相反。建议通过控制灌水量,积极探索衬膜种植的栽培学技术,创造条件,实行少量多次的定额灌溉,是干旱区进一步提高樟子松育苗成活事、保存率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山西省雁北地区沙地樟子松和油松生长及蒸腾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和油松是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两树种的生长状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对两树种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山西省雁北地区以来长势良好,胸径、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远远超过乡土树种油松,而且蒸腾强度弱,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是雁北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油松是雁北地区的乡土树种,蒸腾强度弱,抗旱性强,也可作为雁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是由于两树种生长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在防风固沙方面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有很大区别,因而,研究两树种的适生性和生长差异对雁北地区优选造林树种、适地适树,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东部山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樟子松人工林(P inus sy lvestr is var.m ongolica)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径流和枯透水中的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钾、钠、钙、镁、铜、锌、锰、铁等水质指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水化学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pH逐层降低,经过枯枝落叶层后,水质的酸化得到了缓解,说明樟子松人工林的枯枝落叶层对水质酸化有很好的缓冲作用。穿透水、树干径流和枯透水的COND变化趋势相同,且各月树干径流和枯透水的COND平均值均高于穿透水和大气降水。枯透水各月ORP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大气降水和树干径流,可见樟子松人工林的枯枝落叶层对ORP值的降低有很好的作用。樟子松人工林对于增强水中微量元素F e和M n含量也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电场处理和介电分选对包衣棉种发芽率与幼苗质量的影响,该文利用芒刺电极在-16 kV(DC)下对棉种进行不同时间的高压电场处理,结果显示,处理40 s后棉种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显著提高;并利用介电分选机在不同的分选电压下对棉种进行介电分选,结果发现,当分选滚筒转速为20 r/min、分选电压为-6 kV(DC)时,分选获得的I级棉种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显著提高。在上述最优条件下,先利用芒刺电极对棉种进行电场处理,再利用介电分选机对电场处理后的棉种进行介电分选,结果表明:棉种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显著高于未处理试样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并且也高于单独电场处理或介电分选时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这为开发新型种子处理与分选设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自制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黄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电压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5610~7310 V电压范围内,等离子体处理对种子的影响较明显,与对照相比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8.22%~52.94%、2.21%~9.55%、5.37%~35.32%、4.72%~104.72%,种子α-淀粉酶活性提高,电导率降低。同时等离子体处理也提高了幼苗的出苗速度,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干)质量、地下部鲜(干)质量、根体积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幼苗的根活力、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5.96%~34.37%、4.09%~27.04%、4.24%~16.58%。从本试验研究结果看,6290 V和6630 V电压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营林措施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章古台地区,对采用3种营林措施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01围封处理区除速效钾外其它测定指标都低于对照区和同龄2007年围封处理区,2001围封+间伐处理区与其它处理相比,除全磷、速效钾和中性磷酸酶外,其它指标显著提高;32年生林分已修枝7年的樟子松人工林,随修枝强度的增大,土壤脲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下降;40年生左右的樟子松人工林,通过卫生伐改造成疏林处理区与对照区相比,土壤养分含量、酶的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显著提高。研究认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地力衰退可通过营林措施加以控制,关键要合理经营。 相似文献
18.
模拟气候变化对2针叶树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影响林木早期生长,设置温度和水分的双因素三水平控制实验,研究山西气候变化对关帝山林区2种针叶树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增温2℃和降水量增加20%利于这2树种种子出苗:出苗稳定期提前,出苗率提高;但增温6℃,降水减少20%时,种子出苗稳定期延迟,出苗率降低.气候变化对2树种的影响作用不同:华北落叶松对暖干化气候更敏感,增温或减少降水时,该种幼苗的死亡率大幅增加,苗高降低;温度和降水量变化对油松幼苗存活率和地上生长的影响作用不明显.降水量减少条件下的增温,促进华北落叶松和油松幼苗的主根和侧根伸长.发生土壤干旱时,华北落叶松和油松幼苗生长策略改变,优先满足根系生长.暖干化气候不利于华北落叶松种群的更新,生长季高温降低了幼苗适应性,即使降水量增加亦不能缓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