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因地制宜、分区防治的体系保障,对水土保持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水土保持区划是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和危害,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的区域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性进行的水土保持区域划分,主要是明确各区的生产发展方向(或土地利用方向)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依据三级分区体系,选定海拔、大于10℃积温、年均降水量、水土流失成因及强度等指标组成各级分区指标体系,将全国共划分为8个一级区、41个二级区、117个三级区(含港、澳、台地区)。简要介绍了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并提出了区划应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区域水土保持科学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原则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7个水土保持三级分区的产业布局和水土流失特点,立足各三级分区的水土保持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三级分区的详细防治布局。  相似文献   

3.
洮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洮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甘肃省,流域总面积2. 55万km2,涉及15个县(市)。分析了流域自然、经济、水土流失等情况,依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对洮河流域进行了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3个二级区,5个三级区;在水土保持分区划分结果基础上,研究了分区水土保持主要问题,提出了洮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布局。  相似文献   

4.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区域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需求存在差异,需要紧密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布局要求,兼顾水土流失的分布及强度类型和水土流失防治的区域需求差异,科学合理制定可操作的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方案.文章综合分析我国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明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总体思路,建立区划体系和指标体系,采用资料统计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提出区划成果,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划分8个一级区、40个二级区、115个三级区,成果具有区划界线清晰、分区命名规则、区划手段先进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分区布局和项目布局,并对下级区划(分区)、区域水土保持功能和技术体系确定具有指导意义,将长期用于指导我国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以及国家及地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对于水土保持的功能研究也越来越多.结合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的需要,提出水土保持功能的概念、类型确定原则和功能类型,阐述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的评价方法,以及各基础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太行山东部山地丘陵区为例,举例说明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基础功能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各功能的区域比例,提出8个一级区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方向,维护和提高区域水土保持功能将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释义》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义,分析了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所发挥或蕴藏的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防灾减灾、改善生态、促进社会进步等作用的内涵。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现状,界定出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概念。采用生态经济学计量方法,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了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价模型。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分区,适当考虑二级分区和三级分区,以及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站网分布概况,收集39个典型县(市、区)2016年度的土壤、水文、气象等观测资料,测算出其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进而推算至全类型区,再从8个水土保持一级分区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推算出2016年度全国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并在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水土保持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山东省水土保持区划工作进行了探讨。作者根据全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 影响土壤侵蚀的诸因子, 及水土流失现状等综合因素, 提出了山东省水土保持区划原则, 并依据分区原则, 在水利部统一划分一级区、二级区的前提下, 将全省共划分3个三级区、12个三级亚区。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水土保持功能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土保持区划对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作用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布局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区划为指导,以乡(镇)为基本信息单元,采用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甘肃省水土保持功能区划的原则、指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地貌特征、林草覆盖率、≥10℃积温、多年平均降水量、垦殖指数、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人口密度等水土保持功能分区的指标。在GIS软件中通过对乡(镇)分区指标的叠置分类、水土保持基础功能的对比分析,将甘肃省划分为4个一级、6个二级、8个三级、23个四级水土保持功能区,确定了各功能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土地利用方向,为甘肃省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的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开始,长江委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分工,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规划编制工作组,调动长江委内相关技术单位,在流域内各省(市、区)的配合下,完成了长江流域片的各项规划任务。总结分析了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规划在开展规划基础数据的复核与处理、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及重点项目规划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与难点;介绍了如何发挥流域机构的作用,通过反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多次沟通、调研,按照编制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技术体系与要求,并结合流域实际确定具体的技术方案与解决途径,最终顺利完成长江流域片的水土保持规划任务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细化水土保持分区,科学指导枣庄市市中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国家、省、市三级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枣庄市市中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采用叠图分析法,划分水土保持区并确定各区的水土保持基础功能。将枣庄市市中区划分为北部及东部低山丘陵水源涵养区、西南部低山丘陵生态维护蓄水保水区、东南部低山丘陵蓄水保水区、中部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西部平原城区人居环境维护区5个水土保持功能区,并确定了各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通过合理分区,有利于建立完善的防治措施体系,为枣庄市市中区防治水土流失与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水土资源提供重要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和关键技术环节。北方风沙区三级区划是在全国水土保持一、二级区划框架上进行的,主要依据是《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导则(试行)》相关原则和指标体系,区划结果是将北方风沙区划分为准噶尔盆地北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天山北坡人居环境农田防护区等12个三级区。对12个三级区的水土保持功能、命名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将北方风沙区分为4个二级区、12个三级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集成"质量-格局-功能"的中国耕地整治潜力综合分区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面向新时期耕地资源多功能综合保护的新要求,科学评价耕地整治潜力,合理确定整治分区是聚焦"新三农"、服务国土综合整治的有力抓手。该研究围绕耕地自然资源禀赋、空间格局、要素功能等3方面,构建了集成"质量-格局-功能"的耕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全国耕地进行整治潜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定耕地整治潜力综合分区,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构建集成"质量-格局-功能"的耕地整治潜力评价框架,采用"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3个层级的潜力分区体系,并结合"聚类区域+农业格局+整治类型"的分区方法开展耕地整治潜力综合分区,对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生产格局、差别化开展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具有积极作用;2)中国耕地资源整治潜力在质量、格局及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质量改善潜力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区;格局优化潜力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东南诸河流域、内陆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功能提升潜力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内陆河流域等地区;3)采用k-means空间聚类分析方法,从整治潜力视角将中国耕地资源划分为7个一级分区、38个二级分区和409个三级类型区。研究结果有利于因地制宜推进以全要素整合为核心的耕地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资源供给服务能力及区域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给文水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山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和县域地貌类型,编制了文水县水土保持区划。区划分为:西部土石山地轻中度侵蚀区和东部冲积洪平原微度侵蚀区2个一级区,西部基岩中山水源涵养区、中部土石低山土壤保持区、中部山前倾斜平原生态维护区、东部冲洪积平原人居环境维护区4个二级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是区域水土保持宏观管理和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在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重要基础技术支撑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确立的原则与方法基础上,将九江市划分为鄱阳湖丘岗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和幕阜山九岭山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2个三级区,又将鄱阳湖丘岗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划分为鄱阳湖丘岗平原水质维护区、鄱阳湖丘岗平原土壤保持区2个四级区,并基于水土保持功能提出了各分区的防治布局,为江西省首部设区市水土保持规划《九江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的优质高效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九江市及其他区域的水土保持规划与宏观决策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自然条件多样,水土流失形式、强度不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需求不一,治理方向、模式、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因地制宜、分区指导湖北省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开展系统的水土保持区划工作。湖北省水土保持区划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进行水土保持区划,确定各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构建湖北省水土保持区划体系。湖北省水土保持区划采用两级分区体系,共划分为8个一级区、13个二级区。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市的水土保持区划工作始于2000年.当时主要依据宁波市地形地貌特点的水土保持区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为科学指导宁波市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的需求,有必要重新进行水土保持分区.作者采用叠图分析法,将全市划分为北部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中部人居环境水质维护区、东南土壤保持水质维护区和西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等4个不同的水土保持分区.北部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重点加强耕地、园地和林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土地的保护,改善平原河网水质;中部人居环境水质维护区,重点加强城市开发建设中土石弃渣和泥浆处置的管理,构建生态走廊,改善人居环境和河湖水质;东南土壤保持水质维护区,重点改造治理低质林地,完善沿海防护林建设,对经济林园地实施保土耕作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西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重点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充分发挥植被拦截泥沙、调蓄径流、涵养水源和治理面源污染的能力.通过合理的区划,以期科学指导宁波市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江流域(片)大型生产建设项目分布特点,从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联动检查、流域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联合检查、委托第三方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开展会议集中约谈督查、规范水土保持书面检查、落实水土保持工作告知制度等6个方面,分析总结了近年来长江委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贵州省水土保持四级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贵州省水土保持四级区划试验,探讨层次聚类分析法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为贵州省水土保持四级区划及其他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提供参考。根据划分结果,将国家水土保持三级分区中的滇黔川高原山地保土蓄水区划分为黔西北山地河谷农田保护与水质维护区和黔西南高原山地保土蓄水区,并依据行政区划连续性原则进行人工调整得到最终分区结果。最后,对比数学模型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验证了层次聚类分析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功能研究的现实需求,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在辽宁省水土保持典型防治分区划定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辽宁省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2个水土流失典型防治区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评价,确定了不同分区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为确定全省水土流失防治需求和空间部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长江流域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重点治理提速增效,基础工作不断夯实,监督管理依法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国策宣传教育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不仅要准确把握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把握当前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更要准确把握新形势对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为确保"十三五"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要坚持预防为主、分区防治,全面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坚持依法监管,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坚持基本国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