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业科学》2008,25(10)
2008年全国草原虫灾呈现偏重发生态势。为做好防治工作,减低灾害损失,促进牧区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农业部与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及早谋划,制定切实措施,保证防治虫灾工作,组织指挥到位、信息传递到位、物资准备到位和督查指导到位,现已完成草原虫灾防治483.4万hm^2,较去年同期增加17%,有效遏制了草原虫灾蔓延的趋势。按平均较少鲜草损失450kg/hm^2,鲜草0.2元/kg计算,仅减少牧草损失一项,共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5亿元。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有34万人口.其中农牧民29万人.改革前共有22个乡镇.改革后合并为9个乡镇.现有天然草原面积:15.745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045万公顷。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建成人工草场6.7万公顷.其中见效面积5.092万公顷。已建成围栏草场面积8.2745万公顷.草种基地0.0804万公顷.基本草牧场面积达到2.613万公顷。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草原资源.县草原监理所在各级党政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草畜平衡制度的实施.认真落实草原监理各项措施.积极开展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使全县草原执法、草原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张礼生 《草业科学》2003,20(5):39-39
20 0 2年是我国建国以来草原鼠虫害大发生年份之一 ,内蒙古、新疆等 1 4个省 (区、兵团 )草原鼠虫害累计发生 1 0 35 6 1万hm2 ,其中严重危害 3365 0 6万hm2 。尽管采取了多种必要的预防与紧急防治措施 ,但估算全国仍损失鲜草 1 5 1 4 2 8万t,折合经济损失 30 2 9亿元。根据近年来持续暖冬、过高的害虫残存基数、草原生态环境与自然天敌的衰减等现象 ,结合草原鼠虫害形成、发生的规律以及灾区生态演变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 ,2 0 0 3年全国草原鼠虫害仍呈大发生势态 ,形势依然严峻。预测 2 0 0 3年全国草原害虫依然为草原蝗虫、草地螟、草…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喀什地区草原虫害发生现状以及虫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喀什地区草原虫害的几项防治措施。新疆是我国著名牧区之一,天然草地面积5725.88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800.68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据统计,2009年全疆草原虫害发生241.73万公顷,严重危害101.07万公顷,近年来由于草原虫害的频发,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的退化,不仅严重制约着草原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和农牧民的增收,而且前几年国家投入大额资金实施的草原生态建设的效益也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若不有效地控制草原虫害的蔓延趋势,势必会使这一宝贵的绿色生态屏障难以保持。  相似文献   

5.
《四川草原》2005,(2):3-3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消息,宁夏全区323万公顷草原禁牧后,380多万只羊实行舍饲圈养,草原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据对不同类型草原观测,干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增加了30%,草原化荒漠增加了25%,单位面积草原产草量增加了3~5倍,一些近乎灭绝的草灌植物死而复生。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疯草的分布 我国目前拥有天然草原面积达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0%,如此大面积的草原的存在,一方面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支撑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疯草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及四川等地,面积已超过1000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8%,相比20世纪20年代增长了2.75倍,每年因疯草中毒死亡的牲畜达70多万头,直接造成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元。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居世界第二位。为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草原畜牧业和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3年国务院决定启动退牧还草工程。两年来,退牧还草工程共安排草原围栏任务0.13亿公顷,总投资33.6亿元,  相似文献   

8.
新西兰是世界上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以饲养羊、牛为主。全国有牧场54239个,占地面积900多万公顷。从事畜牧业的人数约1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9%。养羊6785万只,养牛792万头,养鹿26万头。平均每个牧场养羊1700只,超过1万只羊的大牧场500多个,仅占牧场总数的1.2%。新西兰年产羊毛38万吨。  相似文献   

9.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现有草原4万公顷,其中“三化”草场为3万公顷,而严重退化草场为1.9万公顷。为使这些严重退化草场尽快恢复草原植被,加大草原的改良速度,本试验对严重退化的草甸类草场,进行了浅翻轻耙、松土补播等2种方式的改良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省拥有草原551万公顷,西部有143.8万公顷,其中沙化、碱化和退化草原109.1万公顷,占我省草原总面积19.8%。这些“三化”草原都分布在西部地区,占西部草原总面积75.9%,且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在增加。“三化”草原地面裸露,在风蚀作用下,特别是在春季干旱气候条件下,成为沙尘和扬尘天气的尘埃源头。“三化”并进,人畜退却,田园荒芜,并直接威胁我省中部的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地区。  相似文献   

11.
重新认识草原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世界草原面积的l3%,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在我国农田、森林和草原等绿色植被生态系统中占到63%,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因此草原生态建设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是第一位的。草原作为绿色屏障,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草原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天然草原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而且具有较强的固沙防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我国地形西高东低,草原大都位于黄河、长江、淮河、珠江等几大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面积大,分布广,是全国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对减少地表水土冲刷、减少大江大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草原又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植物基因库和重要的动物基因库,这些野生基因的抗寒、抗旱、抗病等性能很强,是我国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对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已沙化和表土覆沙的草原达8000万公顷,相当于整个内蒙古的草原面积,这些沙化草原位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上风头,冬春季节,植被稀疏,风起沙扬,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和尘源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沙尘暴、荒漠化的不断加剧,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西藏草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我国六大牧区之一,拥有天然草原82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0.5%,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约5500万公顷。畜牧业是西藏农牧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牧民脱贫致富,关系到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力发展现代草业,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全围草原鼠害面积5.5亿亩,虫害面积2.3亿亩。草原鼠害面积较上年基本持平,呈现出发生期推迟,鼠兔危害加重,鼢鼠、沙鼠略有减轻,次要鼠种危害平稳的特点。草原虫害面积较上年减少0.3亿亩,呈现出发生时期推后、草原蝗虫危害减轻、草原毛虫危害持平、次要害虫整体减轻局部加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吉林畜牧兽医》2011,(12):51-51
2011年,中央财政拨付草原虫害防治补助经费1.05亿元。各地相应加大草原虫害防治资金投入,全国8000多万亩草原虫害及时得到了有效防治。2011年,全国草原虫害面积约2.67亿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约1.26亿亩。危害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  相似文献   

15.
要闻     
农业部: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1% 农业部日前发布《2011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1%,草原植被总体长势偏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0248.26万吨,较上年增加2.68%,但草原超载过牧依然严重,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仍在不断发展,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步入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16.
加强草畜平衡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0%。草原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南端,草原总面积近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2%,是个宜农、宜牧的地区。但近年来,随着草原“三化”现象的出现,草原鼠虫害也日趋严重,其中已有4万余公顷不同程度地遭到鼠虫害,占草原总面积的58%。为此双辽市委、市政府组织群众,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采取群策群防、综合治理的措施,进行全面灭  相似文献   

18.
理塘县是甘孜州五大牧业县之一,共有草原99.25万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8.4%。近年来,鼠虫害日趋严重,对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构成严重威胁。从2001-2006年,全县累计发生草原鼠虫害交叉感染面积19.34万公顷·次,严重危害面积8.67万公顷·次,已造成鼠荒地4.13万公顷·次。为了有效遏制害鼠、害虫对草原的危害,每年在省、州草原站和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下,组织群众开展高原害鼠的灭治和蝗虫三龄前期的适时灭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牧业》2013,(13):68-69
火灾是草原牧区主要灾害之一,在全国4亿公顷草原中,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占1/6。加强草原防火工作,对于保障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天然草原近4亿hm^2,占国土总面积的41.7%,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区域人口增加引起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导致草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全国90%的天然草原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还在以每年200万hm^2的速度扩张。生态危机同时引发草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危机,目前全国592个贫困县有266个分布在牧区,牧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2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