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生产历来是湖南省经济的一大优势,近几年来形势变得严竣起来。一是粮食总产和人平占有量逐步下降。八十年代初,我省粮食生产因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而得到迅速发展,1983年总产265.385亿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连继两年滑坡,1986年一度回升后,1987年又下降至259.37亿公斤,1988年初步摸底为250亿公斤。五年内,粮食总产减少15亿公斤左右,年平均减产3亿公斤。粮食生产下降的同时,全省人口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国粮食增产的宏伟目标,到1990年要求年产粮食4500亿公斤,本世纪末达到5000亿公斤。为实现这个目标,我省也相应作出了粮食的增产规划,到1990年要求年产粮食280亿公斤,本世纪末达到315~325亿公斤,分别要比1987年,提高10%和24~27%。实现上述粮食增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水稻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983年我省粮食总产达到265.38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但以后连续两年下降,1985年仅251.43亿公斤,近几年一直徘徊在250亿公斤左右。五年内,粮食年平均减产3亿公斤。而目前全省人口却在不断增长,由1983年5509.33万人上升至5782.61万人,每年净增68.32万人。粮食与人口矛盾尖锐,导致人平粮食下降,由1983年的481.5  相似文献   

4.
1983年,湘乡粮食总产达4.9亿公斤,是历史上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但这以后的连续三年,粮食生产却不景气,1984年减产7千万公斤,是建国以来减产最多的一年,1985和1986年做了一些努力,总产分别回升到4.5亿公斤和4.55亿公斤,但仍未恢复到1983年的水平。这几年气候条件尚好,人工並未少花,责任制也不断完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三年徘徊的局面呢?  相似文献   

5.
我省“七五”期间的粮食生产,总的来说形势是好的,播种面积有所回升,总产量有所增加,单产也有提高。1989年粮食总产量突破267.5亿公斤,比“六五”期间最高的1983年的265亿公斤,还增加2.5亿公斤。1990年虽然遭受到严重的夏涝秋旱等自然灾害,但粮食总产仍然接近265亿公斤。由于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进一步调整了农村种植业结构,增加了物质投入,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通过各级科研、推广部门的积极努力,创造和引进了一大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推广成果,因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6.
一、优化种植业结构,必须 以粮食稳定增长为根基 我省粮食生产建国以来虽有很大发展,但只能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近几年我省粮食总产一直稳定的250亿公斤以上,年均粮食总产259亿公斤,但人均粮食占有量年均不到450公斤,除去种子和外调商品粮,基本上是口粮和饲料,即使有的年份出现低水平的自给有余,也带有明显的结构性、季节性和地区性。每年需要从外省调进不少粮食品种作饲料、食品工业原料,尚有几百万人口的地区未解除温饱困扰。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提出到本世纪末,全国增加500亿公斤粮食,要求广西承担17.5亿公斤的任务。我们认为是可能的,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1 采取综合措施实现中、晚稻赶、超早稻的目标。1993年早稻亩产394公斤,中晚稻平均亩产314公斤,亩产低了80公斤。争取在2000年以前,实现中、晚稻赶、超早稻,在中晚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亩增产80公斤,即可增产15.28亿公斤粮食。2 狠抓玉米单产的提高。广西早、晚玉米面积超过800万亩,1993年平均亩产仅185公斤。在本世纪末单产增加50到100公斤,那  相似文献   

8.
新闻集锦     
中国人均占有粮食406公斤中国人均占有的农产品明显增加 ,粮食人均占有量已从1995年的387公斤提高到1999年的406公斤 ,而肉、蛋和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7.5公斤、17公斤和32.9公斤 ,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消息说 ,近年来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连年获得较好收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大体稳定在5亿吨的水平上。袁隆平科技学院成立湖南省教育厅已批准了湖南省农科院的申请 ,同意该院主办袁隆平科技学院 ,这是全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区是全省粮食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曾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就粮食自给问题作过不同的分析论证。这一地区共19个县市,1987年粮食总产29.38亿公斤,亩产259.8公斤,比全省平均单产低76.2公斤,低22.7%。人均占有391.4公斤,比全省平均低52.1公斤。据自治州调查分析,当前人均口粮在250公斤以下的有57个乡,40.32万人,其中有5个乡,2.66万人人均不到150公斤。最低的桑植县淋溪河乡,人均口粮仅54公斤。  相似文献   

10.
福建人多地少(1989年2896万人,人均0.64亩),人增地减(解放以来人口增1708多万人,增长1.4倍;与1956年最高耕地面积2231.9万亩比,耕地减少374万亩,下降17%),常年缺粮(15亿公斤左右),粮食问题更为严峻。“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福建粮食能否再上两个台阶,分别达到100亿公斤和110亿公斤,取决于对粮食问题的重新认识、结构的调整、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投入的增加。本文仅就重新认识粮食生产三元结构,明确主  相似文献   

11.
新闻集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白皮书说,未来几十年,中国虽然面临耕地少、人口多、粮食需求压力大的现实,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有解决粮食问题的经验和办法.农民中蕴藏着巨大的生产积极性。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和农民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供给问题。白皮书长达12000多字,共七个部分。详见《农民日报》1996年10月25日2版。我国粮食生产再登新台阶新闻集锦继“八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稳步登上4250亿公斤和4500亿公斤两个台阶之后,预计199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可超过4800亿公斤,再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三十多年来粮食单产翻两番,1984年平均年亩产达531.5公斤,居华南四省之首位。总产85亿公斤,人均317.5公斤,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1985年播种面积减少193万亩,1986年遭遇特大旱、寒灾害,粮食总产又降到1979年水平,肉、蛋、副食品的价格随之猛涨,表明粮食生产是脆弱的。至本世纪末要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省遇到的困难会更多。对一个地少人多,经济不发达的省份来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大国。人多地少、人增地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始终是一个关系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国家繁荣、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粮食生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全国粮食总产量要达到5000亿公斤,即在现有基础上增产500亿公斤的战略目标。国家科委从我国南方稻区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国家“九五”期间粮食增产目标,着眼于我国21世纪水稻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作为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湖南省从1986年至1988年三年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吨粮田开发,吨粮田建设每年以100万亩左右的速度增长。省、地(市)联办的13个示范基点乡,三年累计增产2573.7万公斤,亩增124公斤,全省138个县级以上吨粮田开发基点,三年累计增产粮食1.88亿公斤,亩增92公斤。三年全省双季稻田过吨粮面积累计为934.8万亩,吨粮田比常规生产田亩增93.2公斤,加上对大面生产的辐射影响,累计增粮10亿公斤以上。本文论述了吨粮田开发的巨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总结了进行吨粮田开发工作的四条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28星瓢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马铃薯是我州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70万亩左右。由于28星瓢虫危害严重,常年损失粮食100万公斤左右。大发生的1985年,发生面积50.9万亩次,损失粮食1166万公斤。1986年发生面积比1985年大4.3万亩次,通过大力防治,挽回损失1179万公斤,获得马铃薯丰收,总产2.85亿公斤,比1985年增产4.7%。  相似文献   

16.
《中国稻米》2001,(1):36
山西省长冶市2000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预计总产在11.5亿公斤 ,其中秋粮玉米产量达9亿公斤左右 ,粮食部门收购量将达到3.5~4亿公斤。由于该市粮食生产已连续6年丰收 ,国有粮食部门粮仓严惩超容 ,收储矛盾非常突出。为此 ,11月20~21日 ,长冶市粮食局在沁源县召开露天储粮现场会 ,要求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认真推广该县竹囤散装储粮和“三防”露天机械通风储粮池的经验。沁源县为解决储粮难问题 ,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结合本地实际 ,创造了多种形式的露天储粮新技术。如竹囤散装储粮法 ,利用竹囤通风性能好 ,不易结露…  相似文献   

17.
滁州是全国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由于靠政策、靠科技、靠增加投入 ,全市粮食总产大幅度增加 ,由1978年的11.49亿公斤到1999年的35亿公斤 ,增长了2倍 ,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产区。粮食品种中主要是水稻 ,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65 %以上。近年来 ,随着全国粮食生产的发展 ,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像滁州这样一个产粮大市问题尤为突出 ,库存量越来越大 ,已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供参考。一、要将全国商品粮产区转变为全国畜禽产品供应基地在经济发达的国…  相似文献   

18.
常德是湖南的主要产粮区,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1986年,全区粮食总产35.535亿公斤,居全省之首。今后,常德的粮食生产是进还是退,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进退两难:现在粮食主产区的苦衷。 进之难。1986年,全区按复种面积计算,粮食亩产已经达到307公斤,人平产粮677公斤。今后继续发展粮食生产,不讲生产上的限制条件,仅就经济利益而言,哪怕再迈出一小步也困难重重。因为粮食价格与其它农副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越拉越大,粮农的比较利益太低,缺乏起码的经济刺激,使得人们认为种粮吃亏,普遍厌倦种粮。要想继续发挥全区粮食生产优势,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大上粮食生产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开发建设吨粮田,从1983年试点算起,5经7个年头了。在全国是起步早、行动快的省份。尤其是1986年开始在全省有组织地开展群众性开发活动以来,成效十分显著。近4年全省亩产过吨粮的稻田面积为1475.8万亩,增产粮食20亿公斤。1989年全省吨粮田面积达到514万亩,平均亩产1021.5公斤,有80个乡、2851个村成建制亩产过吨粮,还有257万亩中稻和77万亩旱土粮食亩产突破500公斤,为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创造粮食总产超历史记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开发实践,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基本统一,面对当前粮食耕地年年减少,人口年年增加,粮食总…  相似文献   

20.
<正> 沈阳市水稻生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新局面,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总产同步增长。198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面积达到148.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24%,平均亩产574.5公斤,总产8.5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36.5%,交售商品粮5亿公斤,商品率58%。目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