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播娘蒿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播娘蒿角果的长度以及角果的鲜重、干重、体积的变化,对其角果的发育规律作初步评价.角果的长度在花后15~18d定型,当体积达到最大值时,角果的鲜重、干重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早熟陆地棉棉铃发育特点及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熟陆地棉棉铃发育过程中,在开花后30天左右以增加体积为主,棉铃的含水量达85%以上;棉铃的干重自开花至吐絮前增长曲线为y=0.492e0.054x,其中铃壳的干重在开花后30天内基本达到最大值;棉纤维长度在开花后25天内增长最快;棉铃的铃期和所需积温有随节位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花生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对田间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花生种子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逐渐降低,电导率逐渐升高,种子老化后其出苗率降低,出苗速度缓慢,幼苗的健壮度降低,根系数量体积减少,根干重降低,各生育期相差2~5d,总生育期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
以高含油量油菜品系为材料,研究角果发育过程中种子和果皮油份积累与主要脂肪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含油量品种在角果发育早期油份的合成与积累较为缓慢,开花后20d种子含油率仅占成熟种子油份含量的8.35%-12.32%,角果发育中期是油份含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开花后40d种子含油率占成熟种子油份含量的72.89%-94.73%,籽粒成熟时油份含量达到最大值。果皮的油份积累与种子相反,随角果发育油份含量依次下降,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种子和果皮的二十碳烯酸、芥酸合成规律明显不同。种子的7种主要脂肪酸组成中芥酸和二十碳烯酸与16碳、18碳脂肪酸含量均呈负相关,亚麻酸和亚油酸与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均呈正相关,与油酸含量H2和H27为正相关,H1和H28为负相关。而油酸与其它脂肪酸的相关关系较为复杂,与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亚麻酸的相关关系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可见油酸的合成与积累不仅与棕榈酸、硬脂酸有关,还会影响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这是创新油菜高油酸材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籽用南瓜品种银辉一号为材料对南瓜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的南瓜种子中可检测到8种脂肪酸,按含量高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豆蔻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南瓜种子粗脂肪含量的积累模式呈现升-降-升的Z字型变化模式。在累积过程中除了C18:1和C18:3有负相关性外,其它脂肪酸相互之间显示了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对白皮糯米糍荔枝(米枝)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其果实前期和中期发育均比较缓慢,盛花55-60d后,果实鲜重、干重、果实横径生长和果实体积增长均迅速增加,在盛花后75d左右达到峰值,从而诱发严重裂果。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喷施果皮增韧剂,促进幼果发育,维持果实横径生长速率的相对稳定,是预防米枝果实裂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泥池小区试验,研究了B、Mo、Zn三种微量元素对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华双4号角果发育进程中干物质累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锌缺乏阻碍了主茎和第一次分枝角果皮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进而影响籽粒干重的增加;三种微肥以及硼、锌配施利于角果皮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促进籽粒增重。华双4号主茎角果皮干重在开花后43d达最大值,第一次分枝角果皮干重在开花后38d达最大值,主茎籽粒干重在开花后53d达最大值,第一次分枝籽粒干重在开花后49d达最大值。各处理主茎籽粒干重和粒壳比在花后38d出现明显差异,而第一次分枝的籽粒干重和粒壳比在花后33d开始出现明显差异。硼钼锌配合施用有利于油菜籽增产,对产量影响顺序为,完全处理(NPKBMoZn)>-Zn(NPKBMo配合)>-B(NPKZnMo配合)>-Mo(NPKBZn配合)>CK(NPK)。  相似文献   

8.
苗期喷施芸苔素对花生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苗期施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BR),提高了叶绿素和脯氨酸的含量,增强了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活力,从而促进了花生的生长与发育,使主茎高、第一对侧枝的长度、分枝数、果针数及植株干重均较对照高。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叶绿素、叶黄素和花色素含量随着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种子发育40天时,叶绿素和叶黄素的含量达到最大值,花色素的含量在种子发育45天时达到高峰.随种应由绿转黄或转紫红最后转黑,叶绿素、叶黄素和花色素含量均降低。黑籽花色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黄籽。不同品系间及种子发育的不同时期间,叶绿素、叶黄素和花色素的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甜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华甜玉1号为试材,系统地研究了甜玉米籽粒长、宽、厚、体积、鲜重、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等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受精开始后,甜玉米籽粒长、宽、厚、体积都在持续增加。粒长增速率达最大值的时间比粒宽、粒厚、体积要早,吐丝后18d粒厚达到最大值;籽粒鲜重和干重增长的动态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分别在吐丝后14~15d和吐丝后17~18d是增长速度的转折点;籽粒中水分持续增加是粒重增加的主要因素;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动态符合一元二次方程曲线y=a bx cx^2,吐丝后19~21d达最大值后,下降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新春31号种子活力与穗位和籽粒成熟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新春31号的种子活力与穗位、成熟度的关系,分别在花后15d、20d、25d、30d、35d收获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种子,测量种子长、宽、厚、千粒重等性状,并通过发芽实验分析发芽率、幼苗高度、干鲜重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花后35d收获的穗中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最高。在同一部位,随着收获期的延迟,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幼苗干鲜重和种子活力指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中部穗位下部穗位上部穗位。经逐步回归分析,种子活力与千粒重和籽粒宽度的相关性最好,因此这两个指标可用作筛选高活力种子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省低平原区不同类型的5个夏玉米品种为试材,在同一种植密度水平下,研究不同夏玉米品种灌浆、脱水和粒收特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个品种在授粉后40 d时达到了百粒鲜重最大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伟科702鲜重最大,华美1号最小。5个品种百粒重和鲜重表现趋势一致,在授粉后40 d内增长较快,衡玉1182百粒重最大,蠡玉35最小。5个品种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均在授粉后20 d左右达到最大峰值,灌浆峰值表现为衡玉1182华美1号伟科702郑单958蠡玉35。5个品种粒收时子粒含水率差异很大,衡玉1182最低,华美1号次之,蠡玉35最高。衡玉1182子粒破损率、杂质率和产量损失率均最小,子粒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衡玉1182具有子粒灌浆速率快、收获时子粒含水率低、破损率和杂质率低、产量高等特质,可以作为直接粒收品种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不同熟期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马冲  邹仁峰 《作物研究》2000,14(4):17-19
对4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百粒鲜重、干重、籽粒含水量及灌浆强度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百粒鲜重与授粉后天数呈二次曲线关系;百粒干重与授粉后天数关系符合Logistic方程。(2)东岳21号百粒干重稳定,是由于灌浆盛期灌浆速度快,干重增加也较其它品种高;东岳169粒重高,是由于其灌浆高峰期灌浆强度大;掖单13号干物质形成阶段主要在吵前期,后期积累较少;掖单4号开花授粉早,但灌浆高峰持续时间短,是造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秦油2号角果长、宽的增长及其亮、籽粒重量变化。角果长度在花后12—15天定型,宽度在花后21—28天定型。当长度达到最大值时,宽度的增长速度达最大值;当宽度达最大值时,果壳的鲜重、干重及籽粒的鲜重也达最大值。秦油2号籽粒增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种子活力与成熟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熟杂交玉米品种新玉29号、新玉35号以及晚熟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种子为材料,测定授粉后不同时期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田间出苗率,分析种子活力与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新疆地区早熟玉米品种在授粉后45~48 d(黑层出现前3~6 d)、含水量29.1%~34.3%时收获可获较得高活力种子;晚熟品种在授粉后54~57 d(黑层出现前3~6 d)、含水量34.7%~38.1%时收获可获得高活力种子。  相似文献   

16.
以闽西地方茄子品种‘胭脂茄’种子和幼苗为试材,用不同浓度SNP(0、0.1、0.2、0.3、0.4、0.5、1.0、1.5 mmol/L)浸种6 h,分别在28℃和4℃暗培养处理3 d后转入培养箱进行常规培养萌发,统计各处理的发芽指标;对胭脂茄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NP(0、0.1、0.3、0.5、0.8、1.0、1.2、1.5 mmol/L)预处理3 d后,于10℃/5℃下进行低温胁迫,通过测定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干重及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低温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预处理后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供体SNP预处理后,胭脂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均随着SNP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变化,SNP浓度为0.2 mmol/L时,种子萌发各指标达到最大,SNP浓度超过0.5 mmol/L时各指标降低;施加低浓度(0.1~1.0 mmol/L)SNP预处理能够增加胭脂茄幼苗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可以增加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幼苗叶片中MDA累积,SNP浓度为0.5 mmol/L时CAT活性最高,其余各项指标以SNP浓度为0.8 mmol/L时达到最佳,高浓度SNP对各项指标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低浓度SNP预处理后可有效保护胭脂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浓度过高反而造成伤害。本研究结果为合理使用外源NO促进胭脂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理论依据,为闽西地区有效防御茄子低温冷害提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工老化处理对芝麻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郑芝4号黑芝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渐降低, 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另外,老化种子内POD活性和SOD活性变化的总趋势是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降低。由此认为芝麻种子人工老化及劣变的主要机制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与和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有关。人工老化种子生活力出现快速下降的发芽势拐点是80%,其下降的趋势又与POD活性下降非常一致,POD可作为一个检测指标显示种子活力高低及丧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多裂骆驼蓬提取物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以不同浓度多裂骆驼蓬提取物将燕麦种子浸泡15h后,进行室内常规培养,在不同时间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幼苗培养14d时根系和茎叶的干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发芽率越低;浸种可促进幼苗根系活力,增强叶片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幼苗生长量,增大根冠比。  相似文献   

19.
不同收获期玉米杂交种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硬粒型先玉335、马齿型郑单958和吉祥1号3个杂交种,研究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授粉后不同采收期对种子活力影响影响很大,灌浆前期种子成熟度低,具有一定的发芽率,但种子抗逆能力差,低温冷害后的冷浸发芽率大幅度降低,田间出苗率更低;随着灌浆时期的延后,种子成熟度提高,抗逆能力逐渐增强,授粉后52 d采收3个品种冷浸发芽率达到标准发芽率的96.1%~97.6%,田间出苗率达到标准发芽率的80.4%~82.6%。授粉后57 d采收3个品种冷浸发芽率超过86%,达到标准发芽率的91%;田间出苗率达到最高(91%),是标准发芽率的95%。甘肃武威制种基地先玉335授粉后52 d以后(9月15日)收获,郑单958和吉祥1号授粉后57 d以后收获种子活力达到最高,比目前生产上收获期提前10~15 d,可有效避免早霜对玉米种子冻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Three winged bean varieties (UPS 31, 121 and 122) were grown in randomised blocks in the UPNG Agriculture Garden under two levels of nitrogren fertilizer and harvested at weekly intervals until maturity. While whole pods reached their maximum length, width and limit of suitability as a green vegetable by 21 days after anthesis, the crude fat, protein and fibre contents continued to increase further on a fresh weight basis with the ratio of pod case to seed fat and protein decreasing on a dry weight basis. The reverse was true when fibre was considered. There was a very small effect from increased N fertilizer level on fat, protein and fibre contents.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nutrient content between varieties except that UPS 31 contained more fibre. UPS 122 showed the greatest pod length, number of seeds per pod and seed weight, followed by UPS 121, then UPS 31; the same order was apparent when ripe seed fat and protein yields were considered. The potential of winged bean as a vegetable, grain legume and oilseed crop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projected commercial outlay and nutritional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