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Weibull函数对树高分布和直径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使用Weibull函数拟合天然兴安落叶松林分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根据X~2—检验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良好。文中提出,如果H=αD~β关系成立,林分直径分布遵从Weibull分布时,其林分树高分布也遵从Weibull分布。并利用六块全林测高标准地资料,验证了这一理论。提出由Weibull直径分布参数推断Weibull树高分布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预测林木的直径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提出了在解析植物群体的直径分布时不划分直经阶,直接求累计频度的方法;2.提出和讨论了用最小二乘法求解Weibull分布函数的参数的方法,并用此法推算了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模拟密度试验林分的直径分布的各参数;3.weibull分希函数的两种形式(1式和2式)在解析直径分布时,都具有较高的拟合度;4.对平均直径和Weibull分布的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提出了它们之间的近似表达式。利用这些关系式,可简单地由平均直径预测林分的直径分布。  相似文献   

3.
林分直径分布的Weibull参数估计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eibull分布3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估计模型,用MATLAB的GUI界面编制了Weibull参数估计系统(WPES)。以3个年龄段(14、22和30 a)的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数据为验证材料,用最大似然估计(MLE)为对照,对WPES的准确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精度检验和χ2检验分析。2种方法对3个年龄段直径分布的拟合精度分别为:84%、85%、85%和78%、64%、67%;χ2种检验统计量分别为7.17、8.73、2.40和52.62、45.31、7.96。分析结果表明,WPES的拟合精度较高,比MLE高5%~20%;WPES对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适应性较强,其变动幅度是MLE的1/10。  相似文献   

4.
利用Weibull分布描述日本落叶松的直径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W e ibu ll分布对日本落叶松直径结构进行研究。根据检验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良好,并据此建立起了a、b、c参数的预测模型。提出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合理分布的理论参数,为合理经营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壤线虫对有机质的分解及养分循环起重要作用。为了解油松人工林土壤线虫数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以北京八达岭林场2种不同密度的油松人工林(林分1的密度为820株·hm~(-2);林分2的密度为1 620株·hm~(-2))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新鲜凋落物层(L)、半分解凋落物层(F)以及0~2、2~5、5~10、10~20、20~50cm和50~80cm矿质土壤层的土壤pH、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以及土壤线虫的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1和林分2凋落物L层的线虫数量分别为12 010、12 410条·100g~(-1)干土,均显著低于凋落物的F层。2个林分凋落物层的线虫数量与矿质土壤层的线虫数量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在林分1和林分2的矿质土壤层,0~2cm土壤线虫的数量分别为3 593条·100g~(-1)干土和4 968条·100g~(-1)干土,二者分别高出2~5cm土层土壤线虫数量的118%和120%。从5~10cm土层以下,不同土壤线虫的数量变化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线虫的数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呈显著正相关。总的来看,土壤线虫的垂直分布与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垂直递减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6.
张文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36-7737,7740
以40块思茅松幼、中龄人工林样地资料为依据,利用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卡方检验表明,正态分布的适合率为95.0%,Weibull分布的适合率为97.5%;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都可以用来描述思茅松幼、中龄林林分直径分布。林木竞争、分化激烈的林分,用Weibull分布来描述其林分直径分布较正态分布适合;而竞争、分化不太剧烈的林分,尤其是自疏开始前的幼龄林,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其林分直径分布较Weibull分布适合。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吉县人工油松林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入渗、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土壤水分动态等几个方面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山西省吉县人工油松林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油松林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水土保持效益受林龄和林分结构的影响,林龄越大,水土保持效益越显著;混交林的水保效益高于纯林。本文还对影响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各因子作了逐步回归分析,并用谐波分析方法和Spearman秩相关方法建立了土壤水分含量拟合方程,找出了影响水分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林分密度对人工油松林下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宜川县铁龙湾林场3种林分密度人工油松林对林下的植物组成、植物优势种、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双子叶植物科的数目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子叶植物在中密度林分下最少,在小、大密度林分下数量基本一致.在小、中、大密度林分下的优势种分别是豆科和蔷薇科、菊科、忍冬科.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只有草本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在中密度和大密度林分下比较接近.林下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林分密度下灌木层各器官的生物量的分配呈现出不同,草本层的地下生物量均大于地上生物量,但地下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为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人工油松林火烧前后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对人工油松林火烧前后土壤化学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土壤pH值、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等土壤化学性质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以土壤表层变化最强烈。  相似文献   

10.
小陇山人工油松林径级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样方法获取样地数据,并根据径级分布、物种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对小陇山人工油松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中小径级林木较多,缺乏大径级林木;林下更新物种丰富,共包含47个科98个属112种;Gleason丰富度指数随着林龄和郁闭度增加而减小,且从阴坡向阳坡逐渐升高;多样性指数Simpson与Shannon-Wiener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一样,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且多样性指数随着郁闭度的增加而减小,从阴坡向阳坡逐渐升高,而均匀度指数受郁闭度和坡向的影响较小。小陇山人工油松林群落总体更新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油松第一、二批种源试验的五个指标进行了多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与立地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其中七年生保存率种源与立地交互作用最强。利用Finlay和Wilkinson提出的方法,对油松七个生态型种源的适应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型和中部型适应性强,在各地生长水平也较高;东北型和西北型仅适应干旱寒冷地区;中西型、西南型和南部型适应性也差,仅能适应比较温暖多雨的地区。当地种源一般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油松树木各分量生物量成比例为基础,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对生长关系,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采用模型评价指标,逐步剔除模型中参数变动系数大的变量,从而建立树木各分量生物量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油松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树枝生物量与胸径、树高、材积、冠长、冠幅、冠体积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在0.01的水平下相关性极显著;而与第1活枝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树叶生物量、树干生物量与胸径、材积、冠长、冠幅、冠体积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在0.01的水平下相关性极显著;而与树高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在0.05水平下显著,与第1活枝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树木各分量生物量的最佳模型为:树干生物量模型是W=69218D0.056H-2.427V,树枝生物量模型是W=2.809×10-6D-1.436H8.266CW2.449L-0.165V,树叶生物量模型是W=1964.276D-1.43H-1.691V,总量生物量模型是W=717.668D-1.119CW0.755V.  相似文献   

13.
大青山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 a生油松人工林中设置5块不同密度的标准地,分别选定样木,测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再换算到整个样地的平均生物量。结果表明:相似立地条件下,30 a生油松人工林在2 200株/hm2~4 400株/hm2一定密度范围内地上部分总生物量随样地林分密度递增而增大,总叶面积却随密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大青山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青山区对油松人工林密度与其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指出,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林分平均胸径、冠幅呈减小趋势,二者呈幂指数函数关系,即在一定林分密度范围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胸径和冠幅减小。树高随密度的变化不显著,而树木的高径比随密度增加呈上升的趋势,二者关系可拟合为对数曲线。该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对生长因子影响的最大临界值阳坡为3 000株/hm2,阴坡为4 000株/hm2可作为调空密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营养元素在油松非同化器官中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木质部氮、磷、钾和镁含量从心材到边材递增,而钙含量降低。外树皮的营养元素含量均低于内树皮的测定值。干、皮中元素含量随树干高度变化不大,仅在梢头氮、磷、钾含量有显著增高,枝中元素含量随枝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轮枝层的二龄枝中这些元素含量变化不 大。根中氮、磷、钾、钙、镁含量随根径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华北油松人工林单株林木的生物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山西太岳林区和河北承德地区的31块标准地共220株标准木的资料分析了华北油松人工林单株林木的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及林分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编制了两地区油松单株林木的生物量表。  相似文献   

17.
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性动态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002.9~2003.10)凋落量是5.900t/hm2·a,月凋落量在0.166~1.775 t/hm2之间变化,其中以10月凋落最盛,该月占了全年凋落量的30.09%:而凋落最少则出现在5月,本月凋落量仅2.81%.凋落物自然含水量在13.75%~63.62%之间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含水量普遍高于未分解凋落物,但2者月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凋落物自然含水量与其饱和持水率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2者有较好的拟合关系.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分别在85.05%~323.41%,147.66%~251.11%之间波动,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变幅相对较小,未分解凋落物呈现明显的"凸"形月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则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大青山区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青山前山地区不同立地油松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青山前山地区油松人工林地土壤透水性、通气性、持水能力比较协调,有利于林分生长,而阴坡的土壤物理性能及通气透水保水性能比阳坡好。  相似文献   

19.
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性动态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002.92003.10)凋落量是5.900t/hm^2a,月凋落量在0.166~1.775t/hm^2之间变化,其中以10月凋落最盛,该月占了全年凋落量的30.09%;而凋落最少则出现在5月,本月凋落量仅2.81%。凋落物自然含水量在13.75%~63.62%之间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含水量普遍高于未分解凋落物,但2者月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凋落物自然含水量与其饱和持水率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2者有较好的拟舍关系。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分别在85.05%~323.41%.147.66%~251.11%之间波动,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变幅相对较小,未分解凋落物呈现明显的“凸”形月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则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