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8年3月30日,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与浙江省蚕种业协会联合在绍兴市召开了全省蚕种产销趋势分析会。全省39家蚕种生产、经营单位及省蚕种质检站、省农科院、各市(县)蚕桑管理站等单位相关负责人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2017年浙江省蚕桑生产及蚕种生产经营情况,交流了2018年春蚕种产销平衡情况,分析了全省蚕种产销趋势和产业发展形势,探讨了蚕种生产、质检和管理举措。会议要  相似文献   

2.
徐向宏 《中国蚕业》2004,25(4):80-81
2003年9月浙江省农业厅联合省蚕茧产业协会在淳安县召开了全省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现场会,全省来自7个市18个被列入"蚕桑西进"和<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区域的县(市、区)农业局局长、丝绸公司经理和蚕桑业务部门负责人,省蚕茧产业协会、浙江大学、省农科院以及浙江省农业厅的有关处室的领导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参观了唐村镇"千亩蚕桑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3.
《北方蚕业》2011,(4):5
<正>2011年10月20-21日,全国蚕桑生产座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生产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以建设现代蚕桑生产基地、优质蚕茧基地、蚕业标准化基地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全面推进蚕桑产业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海宁蚕桑产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为农民增收、出口创汇、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蚕桑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进入本世纪后,随着蚕桑产业规模萎缩,蚕种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每况愈下。海宁市蚕茧生产量位居浙江省第二位,为保障全市蚕种供应安全,市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蚕种生产出台了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5.
《蚕桑通报》2015,(2):54
<正>浙江省蚕桑学会、江苏省蚕桑学会和农业部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功能实验室研究主办,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承办,浙江大学-湖州蚕桑产业联盟、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浙江省蚕种业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江浙两省安全养蚕学术研讨会"于8月18日在安吉召开。江、浙两省重点蚕桑市县、蚕种生产单位,华南农大、广西蚕业管理总站等单位代表,以及农业部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  相似文献   

6.
1 浙江蚕种业概况 蚕种是蚕桑生产和茧丝绸产业的基础.浙江的蚕种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品质优良,不仅为浙江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我国蚕种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伴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浙江蚕种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与蚕桑相配套的一项独特产业.早在清代,浙江制种技术已渐趋完善,余杭、嵊县、新昌、诸暨等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蚕种产区.1897年杭州蚕学馆的创立更标志着近代蚕种业的开始.此后,微粒子母蛾镜检法在浙江开始得到推广,专业蚕种场也开始得到发展.1912年在杭州成立农事试验场并设蚕种场.1915年创建浙江省立原蚕种制造场.1927年两场合并扩充为浙江省蚕种试验场.1924年开始生产一代杂交种,此后逐年推广.1929年全省制种量约8.15万张,1931年全省已有蚕种场75所.  相似文献   

7.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精神,加快川桑产业高质量发展。10月11—12日,全省川桑产业发展工作会在广安市武胜县召开。各市(州)农业(农牧)局、各市(州)蚕桑站、蚕桑重点县农业(蚕桑)局负责人、部分茧丝绸龙头企业负责人、省农科院蚕业所、省直属蚕种场、省农机研究院等,共11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蚕业总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蚕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农民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加剧,农民互助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制度创新,成为浙江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对加入W TO后的重要举措。目前,传统的茧丝绸行业进入了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浙江省深化蚕业经营体制创新,切实转变蚕业增长方式,促进蚕业增效、蚕农增收,保障全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就浙江省蚕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对策作一浅析和探…  相似文献   

9.
董瑞华 《蚕桑通报》2012,43(2):37-39
海宁市蚕桑产业历史久、面积广、比重大,是全省重点蚕茧生产县(市)之一。目前实有桑园面积近7000hm。,从业农户6万余户,历年产茧量占浙江省15%、嘉兴市30%左右,生产规模和总量居全省第二,是全市唯一被省政府认定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县(市)的产业。  相似文献   

10.
栽桑养蚕是射阳县农村传统的致富项目,茧丝绸产业已成为射阳部分镇(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为进一步稳定射阳县桑园面积,加快蚕桑转型升级,推动蚕桑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简要谈谈对射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思考.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基础扎实 目前,射阳蚕桑生产总量已位列全省第三.现有桑园面积5.5万...  相似文献   

11.
安康市"十一五"蚕桑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生产是安康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精神,现结合生产发展需要,提出"十一五"蚕桑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  相似文献   

13.
嘉兴市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兴市现有桑园面积2.57万hm2,占浙江省的33.2%,2007年饲养蚕种102.34万张,生产蚕茧4.13万t,占全省的42.7%.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主导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在全市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近年来嘉兴市加快蚕桑优化改造步伐,产业基础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效益和竞争力提到了明显提升,但还有诸多瓶颈制约着嘉兴市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传统的绿色生态产业,一直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临安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市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蚕桑产业已成为天目溪、昌化溪流域蚕桑主产区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从蚕种生产到丝绸产品加工贸易的全程生产体系,蚕桑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2003年临安市被列为全省蚕桑发展的优势区域以及首批"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临安蚕桑产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着力打造优质茧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是淳安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有效解决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淳安县是浙江省蚕茧重点产区之一,产量居杭州市首位、浙江省第四位.蚕茧质量连续8年名列浙江省前茅,而且"千岛湖"牌蚕茧被浙江省技术监督局评为2003年度浙江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1月1~2日,浙江省蚕桑产业团队技术项目中期总结交流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团队有关专家,项目区域试验站及各示范县业务站负责人4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蚕桑产业团队技术项目(2016~2018年)的实施进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以及存在问题,并对全省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之一的小蚕工厂化饲育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四川蚕业》2012,40(3):43-44
<正>我市蚕桑资源丰富,是全省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之一,蚕桑产业曾一直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茧丝价格下滑及"5.12"地震灾后重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市蚕桑产业严重萎缩,曾一度跌入历史低谷。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淳安县是浙江省七大蚕茧重点产区之一,蚕茧产量位居杭州市之首、列浙江省第七位.蚕茧质量连续6年名列全省前茅,千岛湖牌蚕茧已被省技术监督局评为2003年度浙江名牌产品.蚕桑生产作为该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途径,是有效解决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门路,是今后较长时间内其它农产品难以替代的传统优势产业.为深入贯彻最近召开的全省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现场会重要精神,极力推进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笔者从淳安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了淳安蚕桑的比较优势,提出加快淳安蚕桑生产发展的几点思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孔锋  杨卫  侯建忠 《四川蚕业》2005,33(3):52-55
本文针对如皋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蚕桑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施蚕桑产业由外延拓展向内函挖潜转变,提出了应对入世的具体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