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培两优特青制种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两优特青制种实践与认识Ontheseedproductiontechniquesoftwo—linehybridPeiliangyouTeqing潘旺林(湖南省种子管理站410001)1培两优特青制种实践1994年,湖南省种子公司用培两优特青在安仁...  相似文献   

2.
株两优120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2001年用广亲和低温敏核不育系株1S与自育父本华12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南方稻区早籼早中熟组区试,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稻瘟病抗性较强,品质较优,适应性较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5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培两优162是1996年用培矮64S与sh162配制而成的两系迟熟杂交晚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稻产,抗倒性强,米质较好,介绍了培两优1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
湘两优华占是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两用核不育系广湘24S为母本,与配合力强的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表现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米质较优良,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株两优58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优质两用不育系株lS与强优恢复系测58测配而成.具有高产,米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株两优58的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项试验,着重从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等4个方面分析技术措施与扩源,增库,夺高产的关系,并提出了两系杂交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交早稻香两优68制种技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香两优68亲本特性是异交性状好,花期集中,但母本对“九二0”十分敏感,花期相遇较难控制,在制种上应根据亲本特性,采取趋利避害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栽培上各项措施必需依照其特点,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总颖花量,主攻大穗。采取扩行减苗使1~6节位分蘖形成大穗,肥料上满足需要,挖掘产量潜力,掌握在倒2叶期施好保花肥,以氮为主。氮磷配合,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充分发挥大穗优势。  相似文献   

9.
两优培九再生利用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示范实践表明,两优培九在赣西北双季稻改制田和光照充足的一季稻区可蓄留再生稻。据试验,两优培九两季(头季加再生季)单产比协优63增产0.93t/hm^2,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头季稻比协优63增产1.08t/hm^2,差异极显著;再生季比协优63减产0.15t/hm^2,差异不显著。两优培九的倒2、倒3节再生芽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两个节位的再生稻产量占总产量的94.2%以上。在栽培技术上要着力抓好“三早、三严、三过硬”。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5,(6):89-90
该组合在江西省水稻区试中表现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熟期早等特点,2011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两优977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