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材质地膜对花生产量及土壤中增塑剂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在位于山东省胶州市的青岛农业大学试验田中,应用3种不同材质地膜(分别为普通白膜、黑色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种植花生,对其产量及土壤中增塑剂含量进行研究。产量结果表明,普通白膜处理>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黑色地膜处理,与普通白膜相比,黑色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花生产量分别减少17%,9%;通过气相色谱测定土壤中6种美国国家环保署(EPA)优控增塑剂的总含量,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最高,黑色地膜处理次之,白色地膜处理最少,差异明显,其中DMP,DEHP,BBP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土壤中含量最高,表明生物可降解地膜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3种地膜覆盖土壤中DEP,DMP,DBP含量均已超过美国土壤污染物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全生物降解海藻干地膜对土壤保温、保水及对花生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3.5 cm处土壤温度,中午12∶00可提高2.5℃,对深层土壤保温效果不显著;海藻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5 cm处的含水率,相对于空白对照组(CK)可提高16.22%,对深层土壤含水率无显著影响;海藻地膜覆盖可以缩短花生出苗时间,提高发芽率,同时可以显著促进花生幼苗的生长,特别是对花生主茎和第1对侧枝的生长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花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整地、种子处理、播种、地膜覆盖、田间管理等措施,以期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20世纪众所周知的十大农业技术之一。特别是在花生生产中的应用,起到了保温、保墒、保持肥力等作用。大幅度提高了花生的产量,促进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受土地条件的限制,有些适宜花生生产的地块不能覆上地膜,能覆膜的地块也由于覆膜操作费工费时、需要补足水分、残膜回收和再利用的困难,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了"白色污染"。液态地膜的推广应用,大大弥补了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5.
淮北地区的花生品种布局与利用江苏省种子站蒋小平淮北地区是江苏花生作物的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7o%~80%。随着品种的更换,夏花生播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提高,地膜覆盖等栽培条件的改革,农户种植花生的收益增加,种植...  相似文献   

6.
徐小天 《种子科技》2016,(11):68-69
在大庆市大同区所属的4个乡镇进行花生新品种推广,采取机械定量播种、机械覆膜,经济效益明显。近年来,农户地膜花生种植平均纯收入1 400元/667 m~2左右,全区地膜花生一项收入可达3 600万元。就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内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复种的好处1.增加产量 晚稻配套栽培,能较大幅度地增产。桃江乡窑头村1985~1987年226亩地膜花生平均亩产269.4公斤;露地花生平均亩产210.5公斤,地膜花生比露地花生亩增产27.98%。花生后茬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53.5公斤,双季连作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11公斤,前者比后者增产10.34%。  相似文献   

8.
1 基本情况1999年在李堡镇袁庄村 9组 ,对当地大面积生产中几种主要的春播玉米与花生不同间作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 ,每个种植组合的面积 16 0 0m2 左右。玉米品种采用“掖单 13” ,塑盘拱膜覆盖育苗 ,一叶一心期地膜覆盖移栽 ;花生品种采用“泰花 2号” ,点穴直播 ,每穴 3粒 ;播种后满幅覆盖地膜 ,出苗后人工破膜放苗。玉米与花生的播种期均在 3月 13~ 14日 ,地膜选用 0 .0 0 4mm厚、45~ 90cm宽的微膜 ,大田生长期的各项培管措施按常规统一进行。不同组合的种植规格如下 :2 .7m组合 :玉米大行距 2m、小行距 0 .7m、株距 0 .11m ,…  相似文献   

9.
王新国 《科学种养》2014,(11):17-19
<正>花生是单产潜力最大的油料作物,耐旱怕涝,喜生茬地,可在新垦农田种植。黏重土壤和盐碱地不适合露地栽培花生,但可以覆膜栽培。花生机械化生产比较困难,花生生产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一、选择优良品种1地膜覆盖栽培可增加积温215℃以上,可选择生育期比露地栽培长7天左右的品种。2土壤肥沃、肥水条件好的以种植中早熟、耐肥水的大花生品种为主,中等以下土壤肥力或无霜期短的地区以种植小花生品种为  相似文献   

10.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因为花生生育期较长,富裕县种植的花生品种为“四粒红”,生育期都在130d以上,需有效积温为2700℃以上,而富裕县全年平均无霜期为130d、≥10℃积温为2503℃,这样的环境条件很难满足花生的生长发育,为了延长生育期,提高有效积温必须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种植,通过地膜能提高地温,保证花生早播种、早出苗的需要。但是,近年来由于整地质量差,存在着土块大和前作茬子残留等问题,覆膜后出现地膜破损、跑风漏气的问题影响了保温效果,达不到花生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导致成熟不好,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1.
地膜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表明,地膜花生和露地花生全株干物质积累,荚果体积增长和荚果产量形成过程,均可用S曲线数学模型(logistic分布)来描述:①地膜花生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增长速率转折点出现在出苗后76—82天期间,而露地花生为出苗后69—70天.在其转折点前后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②地膜花生单株荚果总体积增长速率转折点为结荚期后25天,露地花生为28天.在转折点前后是其荚果体积增长的高峰期.③地膜花生单株荚果干物质积累增长速率在饱果期后28天达到转折点;露地花生为18天达到转折点.转折点前后是其单株荚果总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方式对花生田土壤含水量、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方式对花生田土壤水分、温度及植株生长发育动态特征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覆盖方式下,垄作花生各生育时期耕层土壤水分(0-40 cm)、土壤温度(0-25 cm)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覆盖方式影响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随生育期推进,各土层和起垄位置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抛物线变化趋势;各覆盖方式下,花生苗期垄面处0-40 cm土层含水量明显低于垄沟处,且苗期至开花期垄沟处土壤含水量降幅较大。不同覆盖方式主要通过提高日最高温度来影响耕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花生生长前期,地温受覆盖方式影响强烈,多垄覆盖方式的日最高温度较高,达36.2℃;花生生育后期,地温受覆盖方式的影响较小;开花后,覆盖方式对0-10 cm日地温的影响不明显,但对15-25 cm土层14:00—18:00时地温影响较大。覆盖栽培对花生田土壤14:00温度影响强烈,可使花生苗期耕层土壤日平均温度升高0.5~2.4℃,且最高温度出现在15 cm土层的垄面花生行间位置。地膜覆盖可增产16.81%~37.1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03%~37.42%。常规起垄覆膜双行栽培花生的覆盖方式是较为经济、高效、易耕作的覆盖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探讨生物降解地膜的控温控水效应及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进行了 4种全生物降解地膜、 普通地膜与不覆盖地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均优于不覆膜处理。生物降解地膜 Q2降解速度过快, 其他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期适宜。生物降解地膜 Q3更利于花生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形成, 效果优于普通地膜; Q4 与普通地膜相近, 效果略差于普通地膜; Q1、 Q2 2 种地膜效果差于普通地膜。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期适中, 能达到与普通地膜相似的保温保墒效果, 在提高叶绿素含量, 叶片净光合速率, 延缓叶片衰老方面优于普通地膜处理。Q3、 Q4 2种生物降解地膜能满足花生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温度、 水分的需要, 前期增温保水, 后期降温增渗, 促进光合作用, 并且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减轻对土壤性质的破坏,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不同覆盖材料对花生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花生种植使用普通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大田小区试验,对比了生物降解膜(BD)、普通地膜(PE)和不盖膜(CK)处理对花生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吸收、土壤的养分变化以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期PE和BD处理的产量分别为7098.09、6868.92 kg/hm 2,较CK处理显著增产25.85%和21.78%。PE和BD处理土壤中的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有效钾含量表现为逐步下降的趋势,苗期为最大值,此后逐渐最低。不同覆盖条件下,花生植株地上部分的养分吸收量逐步增加,花生各生长时期的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均表现为PE>BD>CK。该试验从土壤营养和花生养分吸收利用方面展开研究,为生物降解膜应用于花生生产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区玉米降解地膜覆盖栽培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降水量少,特别是玉米生育期降水分布不均,玉米产量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降解地膜覆盖、不覆盖、普通地膜覆盖3种栽培模式,对土壤温度、水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解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玉米的产量。降解地膜覆盖较不覆盖地膜增产14.51%;使用的降解地膜在7月下旬可分解至6级,重量减少66.35%,降低了地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蔗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蔗行间种大豆、花生面积逐年扩大,1982年全区30万亩蔗地(其中宿根蔗12万亩),间种面积达23万多亩(其中冬春植蔗间种大豆13.7万亩、花生3万亩;宿根蔗间种大豆5.4万亩、花生1万亩),鲜苗压青(不收豆)1,224亩。历史不习惯间种的东莞县间种花生的面积也逐年增多,闯开了大……  相似文献   

17.
鲜食地膜花生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花生不仅含有较高蛋白质和脂肪,而且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叶酸及大量的锌、钙、磷等微量元素,具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等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鲜食花生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目前,开封县鲜食地膜花生种植面积已达2万m^2,并呈逐年增长之趋势,现将鲜食地膜花生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栽培,能提高地温,保水保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示范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目前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已达1亿亩以上,每年地膜用量超过100万吨。  相似文献   

19.
绿色食品花生基地建设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无工业“三废”污染、符合环境(土壤、水质、大气)质量标准的生态区域(豫南中小果产区,豫东、豫北大果产区)作为绿色食品花生生产基地。豫南中小果产区采用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豫东、豫北大果产区采用小垄宽幅麦套种或大垅宽幅麦套种地膜覆盖栽培,通过选用优良品种,优化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农业措施控制黄曲霉污染等措施,花生荚果产量可达6000~7500㎏/hm2,出口价(花生仁)比普通花生高出1200元/t,增收达2700~3600元/hm2。  相似文献   

20.
大棚内麻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壤环境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棚内进行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春季大豆试验,研究了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温度、水分及微生物和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在低温时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在高温时土壤温度相对于塑料地膜(PE)和无覆盖(CK)较低;并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微生物数目,从而提高大豆产量,麻地膜(R)比聚乙烯农用地膜(PE)增产12%,比CK增产54%。可见,大棚内麻地膜覆盖栽培可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