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仙双鳞片繁殖的培养方法和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双鳞片繁殖水仙的方法简便易行。试验结果表明:1.把水仙鳞茎分切成约一克重的带有两个鳞片和鳞茎盘的切块,放入小塑料包中,加入蛭石和水或潮的细砂混合,密封,置恒温室或室温中暗处培养,2~4个月即长成小鳞茎,成球率可达80~90%,有的处理还可达到114.3%。单鳞片培养其成球率甚低,没有实用价值。2.双鳞片培养全年都可进行,但在水仙生长期于4月份以后,贮藏期于7月下旬以后培养,双鳞片成球率较高。3.低温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双鳞片成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组织切片观察到,两鳞片间的基部存在腋芽原基,经培养,腋芽原基发育成小鳞茎;还观察到,鳞茎内贮藏有大量的糊精类物质,且与双鳞片培养成球有关。  相似文献   

2.
新铁炮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小鳞茎形态发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解剖学方法研究新铁炮百合鳞片扦插繁殖中小鳞茎的组织发生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小鳞茎起源于鳞片基部内层薄壁细胞而非愈伤组织,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启动期、生长锥形成期、叶原基形成期和小鳞茎形成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培技术对观赏百合鳞片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气培14~16天,鳞片基部形成愈伤组织,16~18天小鳞茎开始分化形成,20~27天,鳞茎分化率在90%以上,70天时,每片鳞片上小鳞茎数目为2~4个,最多的达7个,鳞茎直径0.2~1.2cm;小鳞茎分化一周后,鳞茎基部工始生根,以后出现根毛,根分化率在90%以上;气培40天时,小鳞茎顶部开始抽生叶片,叶片分化率为30~60%。母体鳞片总重量从气培开始  相似文献   

4.
桃砧木组织培养和扦插生根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桃砧木茎尖快繁和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生及发育解剖学特征。【方法】以桃砧木‘中桃抗砧1号’组培嫩梢和扦插枝条为试材,诱导其生根,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对其生根部位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1)生根处理前,组培苗和插穗内均未发现潜伏根原基,生根处理后,2者均产生不定根原基。2)生根处理后,插穗内不定根原基在皮层、韧皮部、木质部中均可形成。3)不定根原基诱导后,有的不定根皮层结构中无中柱出现,有的分化出多个中柱,部分中柱与茎基部维管组织连通。【结论】‘中桃抗砧1号’的不定根原基为诱导型根原基,且属于多位点发生。  相似文献   

5.
利用气培技术对观赏百合鳞片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气培14~16天,鳞片基部形成愈伤组织,16~18天小鳞茎开始分化形成,20~27天,鳞茎分化率在90%以上,70天时,每片鳞片上小鳞茎数目为2~4个,最多的达7个,鳞茎直径0.2~1.2cm;小鳞茎分化一周后,鳞茎基部开始生根,以后出现根毛,根分化率在90%以上;气培40天时,小鳞茎顶部开始抽生叶片,叶片分化率为30~60%。母体鳞片总重量从气培开始即呈持续上升趋势,母球及鳞片质量,对气培过程中鳞片上器官的分化与生长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6.
东方百合‘索邦’诱导小鳞茎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东方百合‘索邦’鳞片为试材,研究鳞片扦插诱导小鳞茎形成的过程及其鳞片内部糖和蛋白质的分布特点。经石蜡切片PAS和汞溴酚兰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1)小鳞茎起源于近轴基部8~14层薄壁细胞,为内起源;形态发生过程依次经过了启动、生长锥形成、叶原基形成和小鳞茎形成;小鳞茎的形成与分生细胞团所在位置有关。(2)小鳞茎发生过程中多糖主要以颗粒状存在于分裂旺盛的分生组织和维管组织周围,多糖含量高时有利于诱导形成维管组织;蛋白质主要集中于细胞核周围;多糖和蛋白质在分生组织及其周围细胞之间存在着浓度梯度,由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到周围的薄壁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多糖含量则由低到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油松实生苗下胚轴不定根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解剖学研究,以期为油松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根原始细胞发生于生根培养的第4~6天,根原基形成于培养6~8天,培养第11天时,根突破表皮,之后继续进行伸长生长。大部分不定根发生于切口处,少数不定根发生于距切口0~2cm范围内。油松下胚轴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导根原基发育而成,诱导根原基源于木质部正对的树脂道周围的皮层薄壁细胞。  相似文献   

8.
顾亨森  张家藻 《园艺学报》1991,18(4):371-373
水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规采用分球繁殖,繁殖率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通过愈伤组织增殖可以迅速扩大形成小植株的基础,但从愈伤组织产生的植株常发生变异(Hussey,G.1978,Science Progress)。本文报道,由鳞片愈伤组织培养物所繁殖的水仙在旱作条件下的性状。 材 料 与 方 法 材料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鳞片切块(带鳞茎盘)在附加BA 1mg/1和 2,4-D 0.1mg/1的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在相同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将12和13代愈伤组织转至含NAA 0.1mg/1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不定芽,最终不定芽枯萎并在其基部形成休眠的小鳞茎。在水仙自然播种季节前约半个月,将小鳞茎转至含NAA 0.03mg/1的1/2 MS培养基上,抽叶生根后,移植田间,次年5月采挖,选取球径为1.8—2.2cm的小鳞茎50个作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9.
利用华蔓茶藨子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研究华蔓茶藨子茎解剖构造及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华蔓茶藨子半木质化茎中不具备潜伏不定根原基,其不定根生根类型属于诱发皮部生根类型,不定根原始体来源于初生韧皮部下层的形成层。愈伤组织不分化为不定根。  相似文献   

10.
费约果插条生根特征和解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费约果品种尤力克当年生半木质化和木质化枝条为材料,研究了扦插时期对插条生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结果(分别是根长、根数和生根率)半木质化枝扦插优于木质化枝扦插。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费约果半木质化枝插条生根过程进行解剖结构观察,表明费约果插条无根原基存在,不定根原基为诱发型的,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髓射线的交叉区域,而在插条韧皮部连续排列成环状的厚壁细胞周围未见根原基的发生。不定根的发生主要经历了根原基的形成和不定根的产生2个过程,且大部分不定根产生于距插条基部切口0.1~2cm区域内。插条扦插过程中也形成愈伤组织,但未见愈伤组织中分化出根原基。  相似文献   

11.
朱顶红离体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及胚状体发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朱顶红鳞茎基部鳞片为外植体, 在MS + NAA 1 mg/L + BA 2 mg/L 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最高, 为93. 3 % , 愈伤组织上可以直接生芽, 生芽频率为90. 0 %。NAA 的诱导效果优于2 ,42D , BA 优于KT。愈靠近鳞茎基部愈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愈伤组织继代培养4 次后有胚状体产生。诱导产生的不定芽和胚状体在MS0 培养基上可以100 %生根。生根后的再生植株移栽到蛭石中, 浇MS 无机盐营养液, 成活率达98 %以上。不生根直接将不定芽移栽到消毒蛭石中, 成活率为85 %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板栗嫩枝扦插生根解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刘勇  肖德兴 《园艺学报》1997,24(1):8-12
板栗插条不定根原始体为诱生根原始体。不定奶原基起源于维管不形成层细胞或紧靠维管形成层初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不形成不定根原基,其中有些细胞分化为厚壁细胞。试验中发现有极少数不定根从愈伤组织长出,但其根原基原仍然是维管形成层细胞或紧管维管形成层初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不定根上的侧根起源于柱鞘细胞。  相似文献   

13.
水仙鳞茎切块在附加BA1mgl~(-1)和 2,4-D 0.1mgl~(-1)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白色致密的愈伤组织,这种白色致密的愈伤组织可在上述培养基上不断地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物转至添加BA1mgl~(-1)或不加植物激素或附加NAA0.1~0.mgl~(-1)的MS培养基上,均能分化出不定芽,但随着培养基中NAA浓度的提高,不定芽分化率下降,而不定根的分化率增高。冬末春初从愈伤组织培养物分化出的不定芽抽叶后,大部叶片在以后四个月内枯萎,形成休眠的小鳞茎。小鳞茎在水仙自然生长季节以前半个月转至添加NAA0.01~0.1mg1~(-1)或不加生长素的1/2MS培养基上,均能抽叶生根,以添加NAA 0.03mg1~(-1)的1/2MS培养基为最好。由小鳞茎长成的完整小植株,不需炼苗,可直接移栽田间,极易成活。  相似文献   

14.
以老鸦瓣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老鸦瓣小鳞茎的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层的鳞片分别优于中层和内层,凹面朝上的接种方式优于凹面朝下的接种方式;多种植物生长剂组合均可诱导鳞片产生小鳞茎,但以TDZ 0.3mg/L+6-BA 2.0mg/L最优,其诱导率可达93.3%,小鳞茎数可达12.21个;小鳞茎在1/4MS+NAA 0.1mg/L+IAA 0.3mg/L的培养基中表现最好,生根率达97%,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5.
核桃试管嫩茎生根的形态结构及激素调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核桃品种‘新早丰’试管嫩茎为试材, 对其诱导生根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及相关的生长素(IAA) 和脱落酸(ABA) 变化进行了研究。证实诱导生根过程中核桃嫩茎不定根原基发生于形成层, 特别是髓射线正对的形成层部分; 根原基起始分化期为诱导第6 天左右, 伸长期是第10天; 如果12 d之后仍放在诱导培养基中, 生根率下降, 并且出现茎基愈伤化、茎尖变黑和叶片脱落等现象; 若生根诱导10 d后转入无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 培养5 d左右可见根尖突出表皮, 根系发育正常; 同时与不定根形态发生相应的内源IAA和ABA的变化是根原基的发生期和伸长期, 内源IAA出现高峰, 内源ABA呈上升趋势,IAA /ABA值在根原基的发生前为最大, 随后降低。本研究不仅从形态结构证实了二步生根法的合理性, 而且从生理学角度阐述了不定根发生的IAA /ABA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从形态学、组织细胞学、生理生化水平、分子水平等多层面探究外源蔗糖浓度对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离体小鳞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外源蔗糖缺失时,离体换锦花鳞茎无法产生小鳞茎,蔗糖浓度为30 或60 g ? L-1时小鳞茎正常发生,但对小鳞茎发生数量影响不大。鳞片内的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在腋芽形成前不断积累,且鳞片基部淀粉粒的积累为此处小鳞茎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蔗糖促进了茉莉酸甲酯(MeJA)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抑制了LsWIP1、LsERS2和LsEIN2基因表达量的异常上升,表明蔗糖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启动了相关损伤保护机制,并促进了小鳞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梅插条生根的解剖和生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于1985~1986年研究了梅实生苗插条不定根发生和发育的组织解剖特征和生化变化,并对插条的贮藏养分与生根率的关系进行了通径系数分析。结果发现,梅嫩技插条的不定根原基产生于韧皮部薄壁细胞,硬枝插条的不定根原基则由形成层细胞产生。在插条不定根发生和生长中,可溶性糖和淀粉被大量消耗。插条贮藏养分对扦插生根率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可溶性糖、总氮、淀粉和 C/N,其中,总氮和淀粉对生根率起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陈煜 《福建果树》1993,(2):11-15
ABT生根粉是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王涛教授研制成功的一种植物外源激素,具有广谱、高效、促进生根等功能。它能促进植物不定根形成,缩短生根时间,促使不定根原基形成簇状根系,呈现爆发性生根。目前已应用于多种果树扦插育苗上。在苗木移栽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株筛选获得最佳的‘红骑士’优良单株,将选出的植株的鳞片不同部位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和小鳞茎,结果发现,2周后,鳞片切口处变褐,后逐渐产生小鳞茎,部位不同,诱导率不同,中部和下部比上部诱导率高,最佳培养基为MS+1mg/L 6-BA+0.1mg/LNAA。小鳞茎在生根培养基1/2MS+1.0 mg/LNAA上的生根率为61%。组培苗驯化移栽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百合属''''红骑士''''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株筛选获得最佳的'红骑士'优良单株,将选出的植株的鳞片不同部位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和小鳞茎,结果发现,2周后,鳞片切口处变褐,后逐渐产生小鳞茎,部位不同,诱导率不同,中部和下部比上部诱导率高,最佳培养基为MS 1mg/L 6-BA 0.1mg/LNAA.小鳞茎在生根培养基1/2MS 1.0 mg/LNAA上的生根率为61%.组培苗驯化移栽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