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家兔性成熟后,其活动量随之增强,不易增膘,采用阉割的办法既能促进肉兔增膘肥育,还可提高淘汰种兔和非留种毛兔的产毛量.幼兔的阉割时间一般以2~3月龄为宜,淘汰种兔随时可以进行.但应注意被阉割的家兔必须健康无病.现将其阉割技术,综合各地经验报道如下.一、公兔阉割技术(一)刀割法:保定免体,使兔腹部朝上,剪短阴囊附近的长毛,术者用左手将睾丸从腹股沟管挤入阴囊,并用食指和拇指捏紧固定,用碘酒消毒切口处,然后用酒精消毒后的去势手术刀沿睾丸垂直方向切开皮肤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遇 4例公兔有血去势引起肠管脱出 ,报告如下。我县城关孙某于 1 998年 6月带来 6只小公兔要求去势。方法是 :将兔仰卧保定 ,术部常规消毒后用 0 .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1 0 ml分别在阴囊术部皮下浸润麻醉 ,2 min后纵向切开阴囊及鞘膜 ,挤出睾丸 ,旋转后摘除。同法摘除另侧睾丸。由于切口较小 ,未缝合 ,只撒一些消炎粉防止感染。下午 ,畜主发现 4只去势公兔发生肠管脱出 ,要求治疗。我们首先将脱出的肠管用 0 .1 %高锰酸钾液彻底清洗 ;为方便脱出的肠管还纳腹腔 ,先将阴囊切口及腹股沟管扩大后再将脱出肠管送入腹腔 ;然后缝合腹股沟管…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管理,防止互相咬伤,要淘汰的公兔在育肥前可作阉割。公兔阴囊不明显,为贴在腹壁的两个皱褶。鞘膜管与阴囊内的鞘膜腔间无明显界限,睾丸细长,纵行位于阴囊内。  相似文献   

4.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227-227
隐睾:在胚胎期,睾丸和附睾均在腹腔内,位于肾脏附近。出生前后,二者一起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此过程称为睾丸下降。如有一侧或双侧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称隐睾。  相似文献   

5.
腹股沟管是由腹内斜肌、腹外斜肌与腹横肌在腹腔后部形成的一个不闭合的管状缝隙。其内环为腹股沟管的内口。在胚胎时,公畜睾丸在腹腔内,出生时才经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在兽医临床上,不论是马骡的去势术还是施行阴囊疝手术,都要求术者十分清楚腹股沟管内环的解剖部位,熟练地掌握内环的触摸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进行有关手术。因此,腹股沟管内环的触摸及确定素为临床兽医所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 一、家兔的生殖生理(一)公兔的性成熟、精子发生和精液特性:公兔性成熟的月龄,与品种、个体、饲养管理水平、气候以及遗传有关。一般在4—4.5月龄时,睾丸内就能产生成熟的精子,己达到性成熟阶段,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但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其适宜的初配月龄应推迟一些。通常毛兔在8—9月龄、体重3—3.5公斤时开始配种,皮肉兼用兔和肉用兔因生长较快,初配月龄可适当提前到7—8月龄、体重4公斤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7.
<正>(一)遗传缺损症的公母猪1.隐睾、单睾者。隐睾是指两个睾丸留在腹腔的肾脏后面,或在腹股沟内环处,未下降入阴囊内。单睾是有一侧睾丸降入阴囊内。睾丸在腹腔内,由于温度比在阴囊内高,可影响公猪的精子  相似文献   

8.
正动物睾丸在发育正常的情况下,由肾脏后方下降,通过腹股沟管。而幼犬在出生后40d左右,睾丸下降到阴囊,睾丸在腹股沟区域或腹腔内的滞留称为隐睾。隐睾出现于单侧、双侧都比较常见,相比较而言,单侧比较常见。建议摘除滞留的睾丸,因为它会持续分泌多余的激素,使动物体内温度异样,并有较大增加患肿瘤和遗传病的风险。(一)类型隐睾分为腹股沟隐睾和腹腔内隐睾。(二)诊断隐睾多发生于泰迪犬类,可以先通过对阴囊进行触  相似文献   

9.
1生精机能障碍 睾丸在腹腔或腹股沟内没有下降到阴囊称隐睾,是睾丸韧带异常发育引起单侧或双侧睾丸没有下降而形成。一侧性隐睾的正常睾丸有精子形成,两侧隐睾没有精子形成。睾丸、附睾都比较正常,  相似文献   

10.
在正常情况下,公猪出生后其睾丸即已降入阴囊内。但也有个别公猪出生后其睾丸在腹股沟管内停留,然后才降到阴囊内。如果公猪生后经过较长时间或到了阉割年龄睾丸仍滞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内,即为隐睾猪。  相似文献   

11.
隐睾即睾丸未下降到正常位置,在马比较常见。由于病马都有正常公马所具有的行为特征,因此,本病对马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侧或两侧睾丸都可能发生隐睾。隐睾分两大类:即腹股沟隐睾和腹腔隐睾,前者滞留于腹股沟内环和阴囊之间;后者滞留于腹腔内。在后一种情况下,鞘突一般都发育成了,而且可能外翻到腹股沟管内或者内翻入腹腔内。在胚胎发育期,鞘突通过腹股沟管向下伸展,同时把提睾内肌和来自腹横筋膜的一层筋膜也一块带下去。鞘突下降时,睾丸引带伸展至腹股沟的部分(以下简称睾丸引带——译者)也伴随下降。睾丸引带在下方与皮下组织融  相似文献   

12.
1 家兔的配种适龄 家兔一般4~6月龄便性成熟,开始发情,但此时兔尚未达到体成熟,如配种繁殖,易引起品种退化.通常毛用母兔7~8月龄、公兔8~9月龄、体重在3kg以上开始配种;皮用、肉用母兔5~6月龄、公兔7~8月龄、体重在2.5kg以上配种;皮肉兼用母兔6~7月龄、公兔7~8月龄、体重在3.5~4kg开始配种.  相似文献   

13.
豪猪雄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了解雄性豪猪的生殖生理,以便为豪猪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提供基础依据,进而提高豪猪繁殖效率,对雄性豪猪的生殖器官进行了系统解剖研究。结果表明,雄性豪猪的性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雄性豪猪没有阴囊,其睾丸位于腹股沟内;附睾很发达,附睾尾呈圆柱状,并有2.13~2.35 cm的长度游离于睾丸;阴茎前段具有阴茎骨,阴茎骨长2.68~2.90 cm;在阴茎龟头前端的尿生殖道开口处呈花瓣状。其它生殖器官也都具有各自的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繁殖是发展养兔业和增加养兔效益的重要环节。公、母兔交配产仔,本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要使它们繁殖更多更好的后代,就必须了解其生殖规律,掌握配种技术,使其依照人的意图进行繁殖。一、家兔的繁殖年龄仔兔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发育完全,公,母兔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卵子和性激素,具备了生殖机能,开始出现性欲活动,叫做性成熟。性成熟的年龄因品种、类型和性别等因素不同而异。一般小型品种比大型品种性成熟早,母兔比公兔性成熟早。小型品种的家兔3—4月龄,即已性成熟,中型品种4—5月龄,大型品种5—6月龄。性成熟并不意味着可以配种繁殖,因为这时身体的生长发育还不完全。合理的配种,应该在家兔身体  相似文献   

15.
睾丸滞留于腹股沟管或腹腔内,而不下降入阴囊者,称为隐睾。猪的隐睾常位于腰区肾脏后面,悬于腹腔背壁的短系膜上;有时则位于腹腔下壁或下外壁,腹股沟内环的稍前方;少数位于腹下壁的脐区或在骨盆内膀胱的下面。患隐睾的公猪一般表现为性欲强烈,生长缓慢,肉质低劣,饲养管理困难,经济效益低下。因此,患隐睾公猪要尽早进行去势术。笔者于2005年11月在贵州大学香猪纯种培养基地遇到几例香猪隐睾病例,现将隐睾去势手术报告于后。1发病原因隐睾发生的原因可能由于精索太短,粘连或纤维带阻止睾丸下降;阴囊发育不全;睾丸引带发育异常;遗传;作为睾丸鞘…  相似文献   

16.
朱纹 《兽医导刊》2010,(8):64-64
犬隐睾症是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通过腹股沟管沿着腹膜鞘突下降至阴囊,而停留在下降途中部位的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病率较高。正常情况下,犬在出生前后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内,若一侧或者两侧未下降至阴囊,则形成隐睾,单侧性的隐睾比双侧性的多见,且右侧比左侧容易发病。任何品种的犬均可发生。犬隐睾有两种:一种位于腹股沟管内,另一种位于腹腔内。  相似文献   

17.
朱纹 《动物保健》2010,(8):64-64
犬隐睾症是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通过腹股沟管沿着腹膜鞘突下降至阴囊,而停留在下降途中部位的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病率较高。正常情况下,犬在出生前后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内,若一侧或者两侧未下降至阴囊,则形成隐睾,单侧性的隐睾比双侧性的多见,且右侧比左侧容易发病。任何品种的犬均可发生。犬隐睾有两种:一种位于腹股沟管内,另一种位于腹腔内。  相似文献   

18.
1生精机能障碍 睾丸在腹腔或腹股沟内没有下降到阴囊称隐睾,是睾丸韧带异常发育引起单侧或双侧睾丸没有下降而形成。一侧性隐睾的正常睾丸有精子形成,两侧隐睾没有精子形成。睾丸、附睾都比较正常,无有效治疗方法。常见于马、猪、犬等,牛、羊、鹿较少见。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 2 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 ,给猪去势时曾遇到过两例在同一个猪体上长有公、母猪生殖器官的奇异猪 (阴阳猪 ) ,现于报道 ,供同行参考。病例 1:1985年 5月某日 ,李镇西关村三社张某的一头 4月龄花公猪约 2 5kg ,要求去势。从外形看生殖器官为公猪 ,当切开阴囊时 ,似有子宫样的东西暴露出来 ,经仔细检查 ,确属子宫 ,长短 ,粗细与同日龄母猪的子宫角相同 ,子宫角分左右两侧 ,但不同的是输卵管前连接的不是卵巢 ,而是睾丸和副睾 ,组织结构与睾丸相同。手术中先从阴囊中取出右侧子宫和睾丸 ,左侧子宫和睾丸由于通过腹股管进入腹腔 ,半月后从腹…  相似文献   

20.
腹股沟是公畜个体发育中腹腔内睾丸降入到阴囊的唯一途径 ,它是一漏斗形的肌肉缝隙 ,位于腹股沟部的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之间 ,有内外两个口。外口又称皮下环 ,是一裂缝 ,由腹外斜肌的腱膜形成 ,内口也称腹环 ,腹环以腹内斜肌的后缘为前界 ,以腹股沟韧带为后界 ,口呈卵圆形 ,其内是腹膜的延续 ,为腹股沟管 ,此管的延伸是阴囊内膜 (总鞘膜 )。 2 0 kg左右猪的腹股沟管位于耻骨前缘正中两侧的前方 2 cm处 ,距腹中线侧方 2~ 3cm处 ,由于猪的腹股沟管和鞘膜管短而宽 ,猪易发腹股沟阴囊疝及去势后小肠易脱出 ,这是公猪去势中常见的病例。但腹股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