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光胜  姚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28-230,241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宁国市通过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信息高速公路",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管理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5):101-105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管理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采用3层架构体系,运用.NET进行系统开发,实现了社务管理、生产监控、市场服务、社员管理及系统管理等功能,简单实用,符合目前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指导合作社生产管理,较为全面地解决了农业合作社信息化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台盟上海市委近日实地调研了上海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4.
福建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培良 《农学学报》2013,3(8):69-74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既是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举措,又是加快农业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对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状况进行调研后,叙述了欠发达地区建设信息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行性,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的潜力、优势和机遇期。提出了要把握住这个非常难得的重要契机,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发自觉地应用信息技术,通过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模式、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销售信息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信息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增强“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变革过程中一种新的实践,对促进农村事业社会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三农"资源利用集约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根据近年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增强"三力"。  相似文献   

6.
早春时节的2011年,全国"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在这"十二五"开局之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地方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依法加快发展阶段。三年多来,合作社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毓娟 《福建农业》2013,(11):1-1,4,5
在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简称农业"三品")基地建设中,把握好标准化创建的组织关、质量关、企农对接关、认证关、品牌关,实现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三明市农业"三品"基地发展的实践为例,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概念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条第一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9.
杜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078-8081,8083
"关中—天水"经济区已经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建设现代农业信息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和必然选择。移动通信在农业信息化应用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广泛推广与应用移动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与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分析了经济区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业移动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并以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为例,研究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合作社的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途径,并在地理信息平台上研制开发了乡饮乡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组建农产品出口基地、推广农业"五新"、有效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开展"农超对接"活动,起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为规范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提出初浅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在荆门市遴选出23家种植、养殖、农机服务中有较强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多种形式调研发现,荆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农业信息采集的目的不明确、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本文建议在发展理念上,变供给导向为需求导向,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并结合荆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提出了开发和推广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从厦门市同安区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安区是厦门市最大的行政区和农业大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以来,同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目前已成立310家。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步发展的"新四化"中,信息化是新增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20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新时期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财务管理作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保证合作社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继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有效手段,是农业实现规范化、专业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增强农民市场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竹山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将农户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培育、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是发展速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竹山县以农户增收为宗旨,紧紧围绕茶叶、冬枣、板栗、烟叶、花生等农产品,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帮助农民在技术、资金、信息、储运、  相似文献   

17.
李妍  郭丽波 《吉林农业》2011,(9):145-145
农业机械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由之路。双阳区齐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等方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18.
《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农超对接服务系统实时发布供求信息,逐步开展网上签约和交易试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安徽省宁国市通过加快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合作社铺就了一条连接市场的"信息化致富路"。  相似文献   

19.
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迎来特殊的新成员台湾农民"加盟"了!这是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获悉的消息。有关人士认为,这是闽台合作的重大突破,为泉州市农业吸引更多台资,共享农业技术成果再添新途径。 合作领域:制茶水果种植  相似文献   

20.
安岳县以省"万人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为契机,着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四大帮扶行动"。通过近一年的帮扶,全县合作社实现规范运行536个,创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合作社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带动农民能力都有了重大突破,为全县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