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基层农技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方法落后的局面。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农科所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农民田间学校和试验示范推广等项目实施,对农技推广方法和形式进行不断创新,探索出按农民所需进行农技培训、推广的"科技点餐"农科热线"一传十、十传百"整村推进等多种形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前自上而下的农技推广模式,而是从服务农民角度考虑,针对农民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
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由农技人员传授给农民,需通过一定的途径.笔者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多年,觉得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存在最大弊端是忽视了农民-农业技术的最终使用者.通常的农技推广过程,由县到乡、由乡到村,逐级以会代训,传授技术,对农民培训以广播讲座为主要途径.听广播,听得到、看不到,比较抽象,对新的东西不容易理解;听得到、问不到,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不知道怎样解决,技术难掌握,这就造成了适用技术到位率低.我市1993年引进"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在农技推广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农技推广人员对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感兴趣的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如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并以新品种示范、种植方式改革等为突破口,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果农收入、化解民事纠纷和矛盾、节本增效、培创科技示范基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黑龙江省拜泉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本情况,通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深入实施,我县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技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本文总结了我县农技推广机构出色完成农技推广工作各项任务,开创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的经验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围绕“一村一品”开办的农民田间学校,是促进农民与技术、市场、信息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是引导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知识向农村聚集的有效载体;是创新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农民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6.
重点论述了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三十字"密钥"是:讲给农民听,种给农民看,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管,帮助农民销,促进农民富。5年来,累计举办科技讲座1 000余期,推广新品种30个,新技术20项,推广面积133.3万hm2,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0亿元。三十字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成功经验只有根据农民的现实需求正确运用,灵活掌握,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全程服务,才能实现科技成果与农民需求真正有效的对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宝鸡市当前农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新时期宝鸡市五种农技推广的创新模式,并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旨在探索新时期农技推广模式的创新和推广体系的改革发展,为促进各地农技推广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曲折发展历程的回顾和现行体制下问题的分析,重点就如何建立一套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推广新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离、多元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泰和县作为江西省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试验县,近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背景,提出了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对策建议。结合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实际探索构建农技推广的新模式,为实现农业技术直接到田、到户,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广东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其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历史发展视角审视国内外农技推广发展脉络,指出目前广东农技推广发展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阶段.从机构编制、队伍素质、设施条件、经费保障等4个维度分析了广东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基于现有管理体制,提出了构建适合广东新农村建设农技推广体系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安徽省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介绍了朗溪县的经验,并提出了改革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对农业发展贡献很大,但目前在服务内容、服务推广方式、服务手段和运行机制上已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形势,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需要从客观上营造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发的社会环境和基础条件,但关键于农技推广体系本身的改革与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能用其它各类组织代替的作用、职能和服务范围,必须确保其机构、队伍和财政供给的稳定。农技推广体系要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没有创新,就缺乏活力,最终也难以稳定。  相似文献   

14.
校地结合农技推广创新模式的构建及重要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三农是涉农高校生存之源、立校之本,其社会服务职能与农技推广事业密不可分。校地结合农技推广模式是指农业院校通过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深度合作,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种集科研、教育、推广于一体的校地合作,一方面能够为地方农业生产模式的革新提供技术保障、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也可在实践中考究农业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同时有益于高校科研人员准确把握技术研发的主导方向。此外,通过引领技术推广为地方经济服务,也可为高校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平台,在积累应用型大学创办经验的同时提升社会声望。本文详尽叙述了校地结合农技推广创新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和重要涵义,在合理分析现行弊端的同时,提出若干建议,为该模式在我区域的构建和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农技推广服务模式主要以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为主,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互联网+”作为补充,但不能达到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建议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作用,利用农业院校定向培养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等途径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96%的县实行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农技推广管理体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正成为多元化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多元化社会服务组织发展迅猛,服务正由原先单一为农民代耕代种逐步发展到农田托管、农事打包服务、农事全程代理等多种形式。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认识不够,投入不到位;条件建设滞后,人才断层隐患凸显;专业狭窄无法应对农民需求和现代农业;多元化推广体系间缺乏利益联结机制和推广行为短期化等问题。对此提出提高认识强化宣传,构建农技推广事业法制保障;加强农技推广机构建设,设立引种示范专项资金;创新用人、激励和培训机制;明确农技推广主体,建立常态化产学研联盟;统筹规划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助力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京郊农民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接受慢,科学知识与技术进村入户渠道不畅,农业科技人员创新推广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创新培训方法,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科技应用率是京郊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多年实践摸索,从多种服务模式中筛选出适用性好、操作性强且受农民朋友广泛欢迎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零距离”农技推广,“套餐式”农技报务。在与对口帮扶的邱村镇塘口村“三农”实践工作中,获得广大农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正>洪泽县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制度建设,全面推行责任农技推广制度,通过县乡统筹、分片包干、挂钩结对和进村入户,构建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机制。责任农技推广制度的推行,实现了农技人员角色的转变,推进了农技推广全员化、全职化,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0.
汪来华  余璋华 《农技服务》2013,(10):1147-1147
农技推广的主要内容、推广过程、主要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