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9,(1):38-38
茉莉花茶占全国茶叶消费总量的25%,是福州的“千年品牌”。但目前福州市的茉莉花生产基地面积却不足700hm^2,不少花茶厂因缺花等因素外迁,茉莉花茶年产量仅约1万t。为此,2009年福州市将实施5大举措重振茉莉花茶产业:  相似文献   

2.
茉莉花茶是花茶中最主要的茶品种,也是茶叶消费市场中销量最大的茶品种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茉莉花茶产业已经成为广西在全国具有独特资源的产业,广西横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但受地域限制、信息化水平低、缺少知名品牌等因素影响,广西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互联网+"背景下,广西茉莉花茶产业需不断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解决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所面临的难题,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正福州因特有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造就福州茉莉花的独特品质,茉莉花被誉为福州市花,是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茉莉花茶又称茉莉香片,是汉族传统名茶,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宋代。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把茉莉花香与茶香交织在一起,让茶与花从相望走向相融,是福州人一个智慧的创造,生产出的茶叶深受人们喜爱。北宋年间,福州已经是茉莉满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进茉莉花茶产业的复兴。该文借助创新构建的"六力竞争模型",从产业的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威胁、环境作用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行业现有竞争者等6个方面对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分析,找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及威胁,并为提升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竞争力提出可行性策略,振兴福州茉莉花茶产业。  相似文献   

5.
<正>茉莉花是福州市花,其栽培时间几乎与古城福州历史一样悠久。在众多的香花中,福州茉莉花均以清香纯洁闻名遐迩。用茉莉鲜花与茶坯窨制而成的福州茉莉花茶既有烘青绿茶的香高味爽,又有茉莉花的浓郁清香,鲜灵持久,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冰糖甜"福州味,是各种花茶中的佼佼者,也是其它产地茉莉花茶所无法比拟的。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赞曰:"窨得茉莉无上味,列做人间第一香"。在《中国名茶录》里,福州茉莉花茶是花茶类别中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被西方人赞誉为具有"中国春天般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李浩 《福建农业》2007,(8):16-18
一、当前福安茶叶面临的困境 1.缺乏特色优势。历史上福安“坦洋功夫”茶叶曾经风靡欧亚大陆,目前红茶只有个别零星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期,茉莉花茶异军突起,“白云牌”系列高档花茶获巴黎国际金奖,并连续八次获部优产品,产品占领了北方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但近几年来,随着广西横县等地建立起十多万亩茉莉花基地,生产的茉莉花茶以低价冲击市场,且服务氛围好,吸引我市厂家远涉长途前往窨花,造成我市茉莉花产业的衰退。  相似文献   

7.
茶叶产业是广西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振兴茶叶产业对广西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分析近十年中国茶叶产业的基本情况,具体分析广西茶叶产业的总体情况及生产区域布局,通过拓展研究广西茶叶品牌发展可知,六堡茶、横县茉莉花茶等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名相对靠前,"三鹤""茂圣""大明山"等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排名逐步上升;广西茶叶产业存在茶树品种单一、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优质品牌较少等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良种选育、推进标准化生产、壮大桂茶品牌、延伸茶产业链等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提供参考,以加快茶叶产业振兴步伐。  相似文献   

8.
凡是花木,它的花芳香,有的可用来熏茶,以增加茶叶香味,改进茶叶的品质,叫熏茶花木.经过香花熏制加工的茶叶,叫花香茶,俗称花茶,例如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9.
凡是花木,它的花芳香,有的可用来熏茶。以增加茶叶香味,改进茶叶的品质,叫熏茶花木。经过香花熏制加工的茶叶,叫花香茶,俗称花茶,例如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10.
花茶是我国独特的一种茶叶品类,是一种再加工茶:由毛茶经过筛分、拣剔、复火制成茶坯后,再窖入各种香花而成为各种花茶。它既保持茶叶原来的香气滋味,又吸收各种花的鲜灵芬芳香气,所谓茶香花香,馥郁芬芳,两美兼备,别具风韵。可以窖制茶叶的香花有很多种,以茉莉花茶、珠兰花茶较为普遍,为大批量生产的花茶,其次如玳玳花茶玫瑰花茶。这些窖制花茶的花,绝大多数生长在庭园花圃之中,为人们所栽培管理、施肥和防治病虫害。这就是市场现有花茶的一般情况。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实验场为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满足人们对日常饮料日多样化的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包埋技术的柑橘花茶与传统茉莉花茶从茶汤气味嗅闻对比发现,茉莉花茶在茶汤挥发性成分的气味强度整体高于柑橘花茶,柑橘花茶则在茶汤挥发性成分的丰富性和持久性上强于茉莉花茶.从化合物定性角度看,柑橘花茶中来自柑橘花的芳樟醇、橙花醇、 D-柠檬烯等含量更高,而茉莉花茶中来自茉莉花的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等含量更高.茉莉花茶在冲泡5次后的气味主要为苯甲酸甲酯、香叶醇、反式石竹烯、邻甲氨基苯甲酸甲酯、 α-柏木烯、(顺式)苯甲酸叶醇酯等6种具有茉莉花香特征的物质构成.柑橘花茶在5次冲泡后有2-蒈烯、 D-柠檬烯、 γ-松油烯、芳樟醇、芳樟醇乙酸酯、 α-松油醇、橙花醇、苯甲醇、苯乙醇、香叶醇、苯甲腈、(α-, β-)金合欢烯、 β-紫罗酮、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14种呈香物质,气味整体结构较完整.从嗅觉识别上看,创新包埋工艺的柑橘花茶具有较好且稳定的气味输出.茶汤味觉方面,柑橘花茶在鲜味、丰富性方面高于茉莉花茶,在苦味和苦味回味方面均低于茉莉花茶,可减轻大众消费群体对于茶叶中苦涩味不适感的抵触.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福州茉莉花茶独特的品味和过硬的质量,改革开放前,我国出口的茉莉花茶百分之百为福州出产,成为知名的"中国春天的味道"。改革开放后,福州茉莉花茶的加工生产达到历史巅峰。近年来,福州市积极做大做强茉莉花茶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茉莉花茶之都,让茉莉花茶大放异彩,香飘海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信息》2004,(11):46-46
茉莉花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叶品种,深受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消费者的欢迎。大多数地区的人们都有喝茉莉花茶的习惯。在我国茶叶商品分类上,茉莉花茶被列为主要的茶类,我国年产茉莉花茶稳定在11万~12万t左右。但是2003年由于受到绿茶、乌龙茶等茶叶新贵的冲击,再加上一些茶商不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茉莉花茶生产的难题,研发了茉莉花茶新的赋香方式.结果表明: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极显著高于雾化法花茶和拌和法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拌和法花茶.复合汽化法花茶的香气组分总量,酯类、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含量均高于雾化法花茶,低于拌和法花茶;芳樟醇、乙酸苄酯、苯甲醇、α-法呢烯、苯甲酸叶醇酯、吲哚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7种茉莉花茶特征香气组分含量大小为:复合汽化法花茶(89.04%)拌和法花茶(87.56%)雾化法花茶(74.15%).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感官品质得分86.65,高于雾化法花茶(79.95),略低于拌和法花茶(89.00).  相似文献   

15.
花茶是我国独特茶类,用清高芬芳或馥郁甜香的香花窨制而成.生产的花色品种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代代花茶、柚子花茶.其中以茉莉花茶品质优、数量多而畅销.据统计,约占全国花茶总量的70%.为提高茉莉花茶品质,将有关窨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广西横县是著名的"中国茉莉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种植和花茶加工基地。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的80%、全球的60%。经过多年努力,横县相继被授予"世界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产中心"、"中国茉莉之乡"等称号。茉莉花产业已成为横县覆盖最广、带动农户最多、经济效益最好、最早实现产业化经营、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效果最显著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综合产值达  相似文献   

17.
陈芳 《福建农业》2006,(7):18-19
一、闽北茶叶的现状 南平市是全省主要茶产区之一,区内茶类繁多,有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五大茶类。武夷大红袍、肉桂、闽北水仙、正山小种红茶、蒸青绿茶、政和大白茶、闽北茉莉花茶等名杨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南平市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茶叶是慈利县延续千年的传统产业。近年来,慈利县茶叶产业已经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三合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杜仲雄花茶"声名鹊起,广福桥镇野生红茶开发渐入佳境,茶叶产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福州茉莉花茶历史悠久,品质上乘,享誉海内外。茶文化旅游作为茶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其独有的魅力受到了众多旅游者关注。从挖掘文化内涵、优化环境、研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拓客源5个方面探讨了福州茉莉花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0.
福州茉莉花茶历史悠久,滋味醇厚,深得消费者喜爱,但是福州茉莉花茶品牌打造并未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对福州茉莉花茶品牌打造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