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绵城市主要是通过雨水系统平衡场地的水文特性,从而避免因过多的降雨而造成城市出现的内涝情况,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产生的污染。本文主要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内涝的概况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为更好地发展建设生态城市,2014年11月,中国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体系。从生态城市发展中出现雨洪管理的问题出发,讨论了海绵城市理念和生态城市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研究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具体措施和意义,同时提出了保持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是避免海绵城市体系盲目地运动式发展的充分条件。为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海绵城市理念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态城市发展的变化也会做出其自身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极端天气发生时,大部分城市内涝严重,但这些城市往往又都是缺水城市。"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就是针对上述问题从根本上消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以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本文以挪威奥斯陆南森公园为例,介绍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是解决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难题的重要措施,但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海绵城市的健康发展。通过研究文献、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调查分析了河北地区海绵城市发展制约因素,识别出了技术水平不高、融资机制单一、公众对海绵城市认识不足、监管与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4个大类18个制约因素,为此,提出并建立了河北地区海绵城市发展制约因素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减轻城市径流污染程度、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稳定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海绵城市理念对市政道路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传统道路的弊端,海绵城市理念下道路建设的优势,提出了在海绵城市城市道路设计中应从规划层面把控、设计层面把握、道路建设制度把关的策略,以期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道路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海绵城市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降低城市径流污染率,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引入海绵城市建设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园林景观的综合性能。介绍了园林工程中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福州市园林工程中城市建设方法的应用,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法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海绵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可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使城市中的水迁移活动中更加自然,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合理引导和控制城市建设方向,结合绿地系统规划形成一个大的"海绵体",使城市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功能,有利于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莫操湖  陈哲夫  张航 《绿色科技》2019,(16):206-208,211
指出了生态文明宜居可持续发展建设始终贯穿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极端天气的频发,伴随着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如城市内涝、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热岛效应等,严重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针对此现象,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对湖南省常德市提出了建造海绵城市的构想:通过控制雨水径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地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恢复“海绵体”,构建“海绵体”网络。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海绵城市理念是科学的雨洪管理理念,对调控城市内涝有良好的效果。分析了几种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海绵城市应用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今后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当前城市化的进程在极大提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湖泊及河流被填埋、城市绿地逐渐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城市防洪难度也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城市发生和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时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城市对于雨水资源的不合理管理导致的。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将城市改造成为海绵一样具有吸水、存水功能的"海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以燕郊东外环路景观设计为例,针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道路设计进行了策略分析,提出了具体方法,为改善城市水资源利用和美化道路提供了解决案。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以园林绿化建设为例,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实现途径,旨在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使城市面临诸多"水"的问题。本文从海绵城市的内涵入手,归纳总结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着重从城市规划角度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策略,目标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治城市内涝及水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期为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随着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发展以及城市地下水开采过度、城市内涝、水质污染、雨水资源流失等一系列复杂的雨水问题,国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综述了海绵城市的理论及和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前提是可持续雨洪管理的系统规划及目标,并通过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点型绿地海绵治理技术与丹麦哥本哈根暴雨管理两个案例分析了目前该理论目标下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当今中国城市深受各类水问题的困扰,而水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导致了其需要被系统性治理,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这一大背景。基于海绵城市的相关理论,以三亚同心家园五期周边绿地为例,对其进行了规划设计,经实践表明:能达到水质改善、内涝缓解、环境提升的作用,可为我国其他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甲生  潘维良  黄高平 《绿色科技》2019,(8):140-141,144
从海绵城市工程建设角度,就立项准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和运行维护几个阶段的气象服务实践,例举了池州市海绵城市工程建设过程中气象服务具体措施,重点介绍了项目实施阶段专业气象服务及工程建成后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气象服务工作方案,提出了海绵城市气象服务的应对策略,以促进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气象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临沂市作为山东省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面临着内涝水灾和水资源短缺双重矛盾。鉴于此,调研了临沂市4个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系统分析了临沂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表现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临沂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性建议。以期为临沂市充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我国几乎每年雨季各大中城市都会有大雨及暴雨出现,同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即便是新建城区也难以幸免。与此同时,为根治城市积水和内涝问题,替代传统"快排模式"的"海绵城市"建设也被寄予厚望。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园林人任重道远。新常态下,需要的不再是快步前行,而是要停下脚步反思。要重新审视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每个行业人的角色和作用,慎重对待每一次的规划设计,停留、思考、求证求精求准,以寻求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全国各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如火如荼,城市林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阐述海绵城市建设机制与城市林业的内涵,探讨城市林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为促进城市林业和海绵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雁 《绿色科技》2021,(7):43-4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气候变化和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展开了弹性城市策略的研究,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并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整体环境质量。以环东湖绿道一期工程为例,重点分析了海绵城市构建技术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应用,提出了点线面一体的有效技术路径,为海绵理论实践与滨水生态景观设计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得更多水土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城市内涝现象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逐渐加重。利用SWMM暴雨管理模型对江苏大学海绵校园进行评价,分析了在2年、5年、10年的不同重现期里三种LID设施对下渗比例、径流系数、径流总量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LID设施改造能够有效控制下渗比例,减少径流系数,降低内涝风险,削减地表径流,增加径流总量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