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宁远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宁远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深入剖析当前茶叶产业存在的茶园基础设施薄弱、龙头企业对茶农增收缺乏带动作用、茶叶销售网络和茶叶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宁远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思路,主要包括创建标准茶叶基地(园区),促进规模化生产;加强市场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标准化水平;发展茶叶中介组织,提高茶产业组织化程度;培育优质品牌,开拓茶叶市场;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等对策,以期促进宁远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13,(2):49-50
普洱市有100多万茶农,然而由于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普洱市茶叶生产集约化水平低,茶叶数量、质量稳定性差,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茶农的增收。因此,如何让茶农以茶立业、以茶致富,在推进茶产业发展中,普洱市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加快茶产业发展,为茶农增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积极探索以茶叶基地为载体、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关键、以创新生产组织形势为突破口的现代茶叶产业发展新路子,推动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福建省作为产茶的大省,茶产业资源相当丰富。目前福建省茶园主要是由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经营,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的发展。该文从服务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出发,探讨解决茶农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瓶颈。【方法/过程】以茶叶规模农户为调研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其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茶叶社会化服务的因素。【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是否加入合作社、家庭涉茶人数、家庭涉茶年收入和土地流转价格等因素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金融服务的需求;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涉茶年收入、茶园面积、土地流转价格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技术服务的需求;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加入合作社、家庭涉茶人数、家庭涉茶年收入、茶园面积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并据此提出了完善茶叶社会化服务、加大服务供给等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2)加强茶农使用农药知识技术培训;(3)创新茶产业组织模式;(4)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5)建立茶叶绿色生产补贴制度;(6)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茶叶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茶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涨、国际绿色壁垒设置、节俭政策出台等不利因素,茶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产品库存积压,茶农积极性受到挫伤,造成设备闲置,大面积停工停厂,甚至出现茶园抛荒迹象,茶叶产量下降、质量下滑。加快转变茶产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特色茶产业将成为时代潮流。笔者对安砂传统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发展现代特色茶产业具体措施,为茶叶相关部门及茶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产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茶产业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和项目组对湖北、贵州等地的茶叶种植户和鲜叶加工厂员工的调查数据,从茶业产能与市场需求、国际竞争力与品牌发展、茶叶生产规范化和互联网渗透率等方面分析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挖掘其原因。研究发现,我国茶产业存在茶叶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力不足、茶叶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与组织化程度低和互联网渗透率低等问题,主要是我国茶叶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监管体制落实不到位、茶农绿色认知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龙头企业与知名品牌带动力度不够等因素造成。因此,建议以绿色、高效为发展目标,明确各主体职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品牌资源整合、完善茶叶营销网络、加强科技创新与转化、提高茶农绿色认知水平,以实现我国茶产业"重品质、重安全、重环保、重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收入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三农问题关注的核心,茶叶有史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我国种植茶叶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茶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地区生产种植者的生存问题,从近几年茶业整体的发展态势来看,茶叶产量持续增加,茶产业发展的走势是比较稳定,但我国绿茶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茶叶单价不高,然而茶叶生产成本却不断攀升,茶农的毛利润不断挤压,这导致茶叶生产者的种植动力开始下降,尤其中青年劳动力在比较利益的趋势下抛耕弃种,本文从茶产业发展整体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天台县三州乡的茶农的实地调查,探索地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茶产业中影响茶农收入增长的因素,为提升茶农收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茶叶已经成为湖州第一大经济作物,茶产业在湖州第一产业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攀升。文章在对湖州茶产业的现状以及对湖州茶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湖州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1)提高茶叶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2)建设绿色安全的茶叶标准体系;(3)推进湖州茶叶品牌建设;(4)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分析钦州市灵山县丰塘镇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认为茶叶自主品牌缺乏,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茶园缺乏有效监督管理;产业标准化水平低。找出问题,提出了茶企茶农形成有机结合体,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宣传引导,发展多元化茶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辐射面。对策,为推动丰塘镇茶叶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了解丰塘镇茶叶产业生产、经营情况,组织服务情况,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茶叶自主品牌缺乏,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茶园缺乏有效监督管理;产业标准化水平低。【对策】茶企茶农形成有机结合体,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宣传引号,发展多元化茶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辐射面。  相似文献   

10.
茶园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肖斌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1):208-209
茶园信息管理系统是茶产业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形式。在综合分析我国目前茶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茶叶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茶农信息服务网;专家咨询管理系统;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远程遥感控制茶园生产管理系统;茶叶市场信息系统和综合决策系统六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1.
新寨生态茶叶示范园茶叶直通式气象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7,(14):1-3
印江县有着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全县累计茶园面积2.47万公顷,投产茶园1.44万公顷,茶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因茶全县受益人口达10多万人。然而茶叶在生产过程中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大,所以茶叶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已经成为茶农的迫切需要之一。本文以新寨生态茶叶示范园的茶叶的气象服务作为切入点,分析适宜茶树生长的气候优势,和茶园出现的冻害、霜冻、倒春寒、雹害、暴雨洪涝和旱害等气象灾害天气对茶叶的影响,进而开发出适应园区并覆盖茶叶整个生育期的茶叶专题气象服务产品,以期为茶园的直通式服务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进而为整个印江县茶农增收致富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云龙县适宜茶树栽培的区域理论值为5333 hm~2。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云龙茶产业发展,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抓营销、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加快培育壮大云龙茶产业,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云龙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云龙茶叶生产起步晚、新茶农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当前歙县茶产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该地区茶叶产业提升对策,包括推进茶树良种引进、土地流转、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农培训,提升茶园效益,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实施品牌战略以及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14.
介绍易武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易武茶产业对策措施:抓好茶园基地建设,保护原生态古茶园,加强低产茶园改造;加强手工制作茶培训,加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对茶农扶持,对龙头企业扶持,从而促进易武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茶园规模、茶叶加工能力、绿色及有机茶园、古茶树资源、茶产业综合产值、茶产品价格、茶农收入、茶企实力等9个方面分析了云南茶产业现状,同时分析了云南茶产业发展面临的9个主要问题,最后阐述了云南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茶叶农药残留原因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由于有的茶农不规范使用农药,导致茶叶农药残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茶叶农药残留的原因,现提出防控技术,以指导茶农科学使用农药,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浅谈信阳市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存在的问题 (一)茶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信阳市虽然在近年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但因茶农面广而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化种植.大部分茶园因在偏远地区,增加了成本,同时给科学管理茶叶生产带采诸多不便,整体经济效益较低,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相似文献   

18.
王颉  王晓红 《农技服务》2022,(11):103-106
为陕西茶产业的发展及品牌化建设提供参考,介绍陕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生产成本增加及销售量减少、茶叶产量过剩、未形成良好的销售模式、品牌效应低、第三产业发展慢的问题。提出推动茶园数字化建设,提高茶农综合素质水平;加强陕西茶叶产业品牌效应,提供高质量产品;推进茶产业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培育茶旅文化发展,促进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茶叶保健功能开发和茶文化发展,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明显增长,茶叶产业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从产、加、销各个环节引进和整合现代生产要素,突出重点,积极推进湖南茶产业提质升级,努力打造千亿元茶产业。1.抓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要做到"三化"同步,即良种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良种化,就是要大力推广无性系优良品种,改造老茶园,新建茶  相似文献   

20.
勐海县作为中国有名的茶乡,其茶产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由于茶企管理方式不科学、品牌意识淡薄、茶农对古茶树过度采摘、制茶工艺落后等问题,使勐海县的茶产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勐海县的政府、茶企和茶农只能从实际出发,保护古树茶资源,加强无公害茶园建设;加强茶叶生产培训,提高茶叶标准化水平;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旅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