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12)
【目的】生态廊道是文化遗产廊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被修复又是生态廊道构建的核心工作。在文化遗产廊道中进行植被修复,既要满足生态修复的要求,又要满足传承历史风貌、呈现特色景观等更高的需求。风景林是在生态稳定前提下,具有观赏、游憩及旅游功能的人工或自然群落,具有较高的生态、美学、游览价值,能够实现文化遗产廊道中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因此,文化遗产廊道中的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十分重要且迫切。【方法】本研究以"大同市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专项规划"为例,探索遗产廊道中的风景林营造策略。具体方法:(1)依据法律法规确定遗产保护的缓冲区,在缓冲区范围外,通过数字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科学甄选造林范围,再依据具体立地条件划分为造林细班;(2)依据廊道具体情况制定植被景观风貌控制和造林强度控制;(3)以当地原生植物群落为蓝本,进行品种选择、植被群落构建和建植方式设计。【结果】本研究利用GIS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基础数据平台,通过林地适宜性评价、视域分析等方法实现了宜林地范围选取及细班划分,同时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依据研究区林木生长立地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控制、造林强度控制、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细班方案设计五方面打造了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大同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使研究区整体形成近自然、地域性、生态性、多样性的植被风貌,同时各分区凸显地域品种和群落的差异。【结论】该研究指导了大同市古长城沿线长度约250 km、面域近186 km2的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充分证明了上述风景林营造策略在遗产廊道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对大湘南区域的云豹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分析,并根据适宜性评价分析结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云豹保护廊道,结果表明,大湘南地区云豹生境面积为2718.87 km2,占全区域总面积的6.5%,其中适宜生境460.11 km2,次适宜生境2258.76 km2,云豹生境集中分布于远离人类且植被保持良好的中高海拔山地森林;根据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生成的湘南地区潜在云豹保护廊道共23条,其保护廊道总长为13580 km,并构成了"三核两横四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架,提出优化生态网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苹果生产和发展应遵循自然法则,作到适地适栽,才能发挥其高产优质的特点。苹果对气候
条件的要求,是长期发育过程中习得的一种特性,所以,常常从研究其原产地及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
以及在各地生长结果表现,来决定各种苹果生长的适应范围,作为苹果的区划和发展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用地孤岛化、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通过开展城市绿色廊道建设,建立连贯的绿色廊道网络,能起到充分发挥绿地系统整体规模效应的作用,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该研究从绿色廊道的基本概念入手,以枣庄市山亭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提出城市绿色廊道的构建方法,即提出绿色廊道选线模型、确立绿色廊道空间结构,为城市绿色廊道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干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建立一套基于"目标-准则-指标"3个层次的绿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以新疆北屯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研究区绿地适宜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绿地生态设施功能分区与规划对策,为干旱区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林地(42.39%)和农田(30.32%)是研究区主要景观,有较好的生态基底;绿地极适宜区(23.6%)是绿地丰富、人类休憩和旅游较频繁的区域,高适宜区(32.1%)分布在极适宜区周围的地带,中适宜区(21.6%)现有植被生态功能较低、受间接人为活动影响较强、生态系统结构较差,低适宜区(14.5%)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差,不适宜区(8.2%)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硬质表面;结合北屯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城市发展需求,软质表面被划分为绿地生态恢复区、绿地生态保育区、中低影响发展区和绿地适宜发展区,对各区制订对策为北屯绿地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的山东省聊城地区为案例区,通过对农业用地自然因素、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黄淮海平原典型农业区的农业用地适宜性程度.结果表明聊城市的土地质量中等偏上,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并初步验证运用GIS技术进行农业用地的适应性研究的科学性,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以袁州区为例,运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未利用地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做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选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因子权重值,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叠加分析,得出未利用地适宜性等级,为确定未利用地开发的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池州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建设情况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合理可行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评价体系。研究表明,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及偏下的层次,且不同区位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建议加大对新建居住区的软物质环境的建设力度,同时应加快完善对已建和在建的居住区物质环境的建设力度,以期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区文化特质浓郁、地域特色显著的宜居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DEA框架下测算新疆兵团农业在特定环境压力下的生态效率,并采用截断回归和自举估计法分析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兵团农业的生态效率很低,在特定环境压力下团场之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很小,管理活动中生态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密切相关。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物过量排放是新疆兵团农业生态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提高兵团农业生态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业科学》2015,(7)
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行政村为评价单元,从土壤、地貌、气候、社会条件4个方面构建了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和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开展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并划分适宜性等级,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区耕地整治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度适宜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14%,分布在鲁山县的中心城区、中部及西部乡镇,石龙区南部;中度适宜耕地占34.24%,主要分布在鲁山县东部及背孜乡(除中南部),宝丰县除观音堂乡南部与东部、前营乡外的其余乡镇,叶县西部,新华区,湛河区、石龙区北部,汝州市寄料镇西部、小屯镇东部等;临界适宜耕地比例为44.15%,主要分布在叶县(除西部),卫东区,郏县,汝州市南部、临汝镇西部、温泉镇除东北部、杨楼乡西部等乡镇;低度适宜耕地占16.47%,主要分布在舞钢市,汝州市的王寨乡北部、杨楼乡东部、温泉镇东北部、临汝镇(除西部)与汝州市的北部等乡镇。年均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为各适宜等级的影响因子,此外,人均GDP为高度适宜等级的影响因子,有效土层厚度为高度适宜、临界适宜和低度适宜等级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16.
为探讨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种植的适宜性分布特征,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永寿县作为研究对象,从立地条件、土壤类型、肥力水平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体系,并对各项指标建立相应隶属函数,对渭北高原优质苹果种植的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永寿县苹果种植高度适宜区、适宜区、勉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所占面积分别为6 835 hm~2、8 656 hm~2、17 308 hm~2、4 141 hm~2,分别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8. 50%、23. 43%、46. 85%、11. 21%;永寿县农用地对发展苹果种植的适宜性总体较高,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适宜性较高的地块主要分布在土壤肥力较好,坡度海拔较缓的南部塬区和中部沟壑区;最终总结了永寿县苹果种植总体适宜性分布规律,并针对不同的苹果适宜区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0,(2)
为加强土地生态管理,推进自然保护区土地合理利用,本研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人为干扰、生态功能区4类阻力因子建立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展开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并依据空间耦合关系,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根据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结果,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可分为4级适宜区:Ⅰ级适宜区占地4 036.04hm~2,应以生态保护为主,控制一切开发建设活动;Ⅱ级适宜区占地3 828.51 hm~2,应保持河流、生态园林等景观类型,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功能;Ⅲ级适宜区占地1 426.77 hm~2,应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底线,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展退耕还林;Ⅳ级适宜区占地692.11 hm~2,应秉持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以生态建设为主。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适宜性评价——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潜力大,是补充被占用耕地的重要途径之一,复垦要兼顾质量和效率,耕地适宜性评价有利于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地对宅基地进行复垦,同时对评价复垦的宅基地的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天津市西青区农村宅基地土壤、复垦后宅基地土壤和普通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11种评价因子,通过野外调研采样、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获取实验数据,利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建立耕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复垦后宅基地土壤与耕地土壤的数据验证耕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可靠性,然后对天津未复垦宅基地土壤的耕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到宅基地土壤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等级为4.41级,对应八九等地。宅基地土壤与耕地土壤相比在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较低,复垦时应适量地增加富含氮、磷、钾、有机质等肥料或者化肥的施用,土壤容重和粒径差距较大,复垦时应着重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应注重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20.
本研究利用洛伦兹曲线从空间角度对富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实际,从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3个层级出发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目标层是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系统层包括开发制约强度、现有开发水平和未来开发潜力3个维度,指标层包括16项具体指标;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模... 相似文献